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基本特征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委十届四次全会在全面分析我市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提出要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动省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会明确,下一步要着力做强做优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健康、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商贸物流四大产业,着力培育壮大旅游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与文化创意、节能环保四大产业,构建“4+4”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做到“五个强化”,从而坚定不移地全力推进。
建“4+4”产业格局 做到“五个强化”
全会将“抓高质量发展,提升经济总量”放在“五抓五提升”战略行动的首要位置。并提出把“4+4”产业格局,作为我们今后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具体工作中,要重点做到“五个强化”,确保每个产业都有载体、有抓手、有项目,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培育一批市场空间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的支柱产业。考虑到我市的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以及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未来趋势、与京津和雄安新区产业对接融合的现实需要,全会明确提出,下一步要着力做强做优新一代信息技术(卫星导航、光电、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等)、生物医药健康(医药制剂、现代中药、基因工程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健康养老等)、先进装备制造(通用航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现代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商贸、会展等)四大产业,着力培育壮大旅游业(旅游综合体、文化体验、“旅游+”等)、金融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科技服务与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科技信息服务、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节能环保(环境监测技术研发、环保设备、监测服务等)四大产业,从而构建起“4+4”产业发展格局。
全会强调,“4+4”产业格局,是我们今后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全力推进。各县(市)区也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自的产业基础和优势,研究谋划自己的现代产业格局。在具体工作中,重点做到“五个强化”,确保每个产业都有载体、有抓手、有项目,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
1
强化顶层设计
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市坚持政策推动,制定出台了振兴工业实体经济、支持技术创新、重点工业行业结构调整提升、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为推动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围绕“4+4”产业发展格局,全会要求,要按照“起点要高、关联度要大、布局要合理”的原则,抓紧研发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路径、拿出产业发展举措。要制定出台一批配套扶持政策,为全市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要通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举办明年旅发大会等措施,搭建起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2
强化协同创新
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去年,我市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为1.83%,低于全国0.28个百分点;今年科技贡献率虽然达到56%,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全会明确,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全市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
要把建设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作为重大契机,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加大自选动作的谋划和实施力度,研究制定一批重大科技创新举措,着力建设一批高端产品生产和集散基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构建“京津雄研发+石家庄转化”的创新格局,加快建设全省科技创新示范区。
同时,把军民深度融合作为重要途径,加强对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军民融合创新科技园、河北军鼎科技园等重点项目的服务盯办,加速建设军民融合产业集群。
人才是创新的灵魂。全会提出,要把人才作为重要支撑,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完善人才绿卡等保障政策,全力引进创新型、管理型、技能型等各方面人才。
3
强化项目建设
提供产业发展支撑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通过专业招商、竞争性招商,以及园区提档升级、项目集中开工和观摩拉练等活动,全市项目建设呈现出数量多、质量好、块头大的特点。截至目前,全市亿元以上项目1509个、完成投资4550.6亿元。
新的一年中,如何才能在项目建设上再进一步,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强支撑?全会明确,围绕坚持把项目和园区作为重中之重,在做“实”上下功夫。要做实项目推进机制,健全产业链、精准化招商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建设投资项目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并强化对项目的考核。要把新增企业、新增纳税以及吸纳就业、环境影响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切实增强项目建设实效。
开发区是项目建设的载体。在开发区“四项改革”全面完成、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全会再次强调,要做实开发区建设,要健全“有进有出、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考核排全市后3名的,第一年亮黄牌,连续两年的予以全市通报、限期整改、调整退出等处理,并对开发区主要领导进行调整。重点推进与工信部共建智能智造产业园、与科技部共建中美科技创新产业园建设,打造面向未来的产业集群。
4
强化改革开放
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全会认为,明年是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和工作坐标。省委九届六次全会部署了九项重点改革任务,我们要围绕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确定我市改革重点,并逐项制定方案、明确任务,以更大的决心推进改革创新,为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和动力。
明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以此为契机,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力抓好“破、立、降”工作,为现代产业发展提供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抓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推行企业绿卡制度,扎实开展“双创双服”活动、“降费减负”专项行动,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我市对外开放水平总体还不够高,发展外向型经济势在必行。对此,全会要求,树立全球视野和大开放观,围绕扩大开放抓改革,及时跟进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政策,加快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抓紧打通国际贸易大通道,鼓励建材、纺织等优势产能和装备技术“走出去”,在国际产能合作中提升发展水平。
5
强化农业农村
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格局,离不开农业的有力支撑。全会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要深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切实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创建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要认真落实国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在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打造一批美丽乡村旅游度假区,切实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2018年经济工作安排:
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明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统领,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九届六次全会以及省委、省政府对省会建设的一系列指示要求,抢抓区域竞争发展的历史窗口期和战略机遇期,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治污染各项工作,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省会、经济强市。
做好八方面工作
实现经济发展预期
在市委十届四次全会上,我市确定了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并提出要重点做好八方面工作。
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格局。要围绕构建“4+4”产业发展格局,着力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型产业,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着力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研究制定综合性规划和专项实施方案,以及若干配套措施,形成行动计划,推动经济加快转型升级。
以扩大有质量的投资为重点,强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明年,要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做活土地上下功夫,围绕有质量的投资和项目建设,多措并举、多点发力,以优质增量带动和活跃发展全局。
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着力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总要求,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抓紧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调优调特调强农业结构,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
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推动发展动能加速转换。抓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突出“四个聚焦”(聚焦创新主体培育,聚焦创新能力建设,聚焦创新人才支撑,聚焦质量品牌培育),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培育一批实体化、资本化、国际化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引进一批尖端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创新队伍,增强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抓手,厚植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建设“一关三线八口岸”,打造全口岸型“无水港”城市。大力发展“陆港经济”,打通环地中海、黑海国际贸易大走廊。规划建设中俄“两国双园”,努力培育以技术创新、中俄贸易为纽带的产业集群,带动产业转型发展。
以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为引领,提升城市品位和影响力。坚持在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中寻找省会坐标,强化顶层设计,优化空间布局,完善载体功能,加强城市综合治理,着力实施空间拓展工程、道路畅通工程、功能提升功能和治理提标工程,打造高品位现代化的省会城市。
以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为主攻方向,强力实施铁腕治污。要下更大决心、采取更有力措施,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突出大气污染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坚决深化水和土壤污染防治,始终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打,一个难点一个难点地攻克,切实解决好突出环境问题,确保年年都有新变化。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增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通过实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社会保障兜底、社会事业全面提升和社会治理创新,办好民生实事,补齐民生短板,真正把民生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儿上。
民警教识别假币
市统计局“1+9+4”行动开启“追赶超越”新征程
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推广中心落成开幕揭牌仪式在市文化广场隆重举行
蔡 燕:变废为宝 循环农业大有可为
新规实施在即 电动车扎堆上牌
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解读(下)
怀宁“六项硬招”为宗教事业发展导明方向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主任会议召开
“城市精神”聚拢人心
岩藤农场22日起举行金秋田园花海节
市经信委赴歙县调研重点项目和“市级队”工业企业
又一个车贷平台扛不住了 金牌理财宣布暂停所有业务
相似的心情 一样的牵挂——漳州市区高考首日见闻
国家、省贸促会领导深入我市企业调研
新站区启动食安整治“百日行动”
烟台春季车展圆满落幕 5天共售车6200余台
秦皇岛市财政局开展2017年度领导班子和市管干部考核
森林“降火神” 皖南显神威
省高院领导在富平法院调研
罗定市第六届房地产博览会圆满落幕 4天展会活动吸引近15万人次到场参观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