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余人,与2016年全国摸排数据902万余人相比,下降22.7%。另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比例从2016年的65.3%上升至2018年的78.2%。
“留守”是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产物,留守儿童作为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一直被全社会所关注和关爱。早在2016年,国务院就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并于不久前同意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除了这些顶层设计外,各级政府以及社会组织在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健全关爱服务体系等方面绵绵用力,上述两组数据就是这些努力及其成效的生动注脚。
关爱和保护留守儿童,是一项良心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让每一位留守儿童在关爱中成长,需要我们付出百倍的耐心和热情,在落实、落细上下足功夫。斯里兰卡把留守儿童动态保护细化为有流动意愿、准备离开、儿童留守和家人返乡四个阶段并给予相应支持,最大限度减少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风险。目前我国也已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法律保护、政策构建和资金支持相结合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笔者在经过专项调研后认为,做好关爱全覆盖,有必要建立并完善社区补偿教育机制。
儿童期是个体性格和社会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实施社区补偿教育能够有针对性地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社区补偿教育是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能力的监督、优化和促进机制,也是留守儿童社会关爱和保障机制的探索创新。以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知识和能力”建设为核心,社区补偿教育通过扎根乡土的共同体意识塑造和社区记忆保护,将会提升村民社区参与意识,完善村庄自治能力,并最终夯实乡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网络。
要加快探索儿童环境友好型城乡社区建设,营造有益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包容性成长空间。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设计中,应该重视通过社区补偿教育促进留守和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能力治理,将社区营造为连接城乡社会资源的纽带和平台。具体来说,一方面为家庭、儿童照料者以及社区居民提供育儿知识和方法的培训,增进社区育儿保健、儿童社区融入、社区文化发展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优化包容和关爱的城市社区环境,切实增进城乡文化自然融合,让乡村儿童在“留守”和“流动”的身份转换过程中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作者:陈静,系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教师)
淮北市确定每月28日为“人民调解日”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阳江十八子集团上千员工相聚 家宴温暖人心
叙永县:市领导徐斌率队赴叙调研
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比赛让“高大上”理论“接地气”
赣榆区正视投诉主动“揭短” 群众理解踊跃“点赞”
加强社区补偿教育关爱留守儿童
灵璧县强化民生工程资金管理
天津放宽落户条件 1天吸引30万人
G354肖家坳至开阳县城公路改扩建工程的林业勘察(二次)竞争性谈判公告
我市部署打击拒执犯罪工作
磁县县委书记、漳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吴从江到华强中华成语文化博览园现场办公
万寿宫商城改造计划明年5月竣工
假期渐入尾声 雅西高速返程高峰车流量逐渐增高
“一平方公里”金融聚集区正在形成
佛坪洋县镇巴脱贫攻坚誓师
我市城管部门加强烟花爆竹垃圾管理
市政协召开深化“放管服”改革调研工作座谈会
白衣天使跨界摘科技大奖
通了!通了!钦江五桥终于要通车了!
辽中区:为民生担当让“创城”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