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本新闻专著,牵出一段奇缘佳话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博士生导师陈作平参观范长江故居 本报记者 王斌 摄
  陈志强是内江日报社的记者,42岁才“试水”新闻, 59岁仍坚守在新闻采写第一线。其间17年,他以真实的文字报道为宣传内江作出了贡献: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四川日报》等发稿数百篇,获四川省新闻奖55个,其中一二等奖达16个;今年1月,他用 “长江故里”首部新闻专著——《实用新闻课》,为自己的新闻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
  在书的后记中,陈志强还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感谢素不相识的陈作平教授,是他撰写的专著《新闻报道新思路——新闻报道认识论原理和运用》,使自己受到启发,才有了撰写《实用新闻课》的想法……百度一下方知,这位素不相识的陈作平教授,就是中国传媒大学宣传部部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奖评委陈作平。
  4月20日,在市记协、市社科联和内江日报社联合召开的《实用新闻课》出版座谈会上,这位中国新闻理论界的知名专家“闪亮登场”,并给予《实用新闻课》高度评价。会上,当获知他在12小时前仍与陈志强素不相识时,人们大为惊讶、感叹——
  缘分始于一本书
  大约是在2002年时,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志强在逛书店时,看到了一本名为《新闻报道新思路——新闻报道认识论原理和运用》的书,他便买回了家。
  仔细阅读后,陈志强发现,这本书虽然并不是很厚实,但内容非常丰富,并且书中所提出的诸多问题,都是在新闻采编实践中确实存在的问题,书中作者的理论构想引起了陈志强的思考。受到此书的启发,陈志强开始着手撰写《实用新闻课》。
  十多年来,陈志强反复阅读《新闻报道新思路——新闻报道认识论原理和运用》,现在,这本书已经变得非常陈旧,书中的重点也被陈志强标注了出来,还整理成了电子版。而这本书的作者正是陈作平。
  2017年11月,《实用新闻课》印刷完成,陈志强当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给远在首都的陈作平寄一本样书。可寄快件需要收件人的地址和电话,陈志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网上搜索中国传媒大学的地址,之后又经过多次辗转才打听到了陈作平的电话,终于在2018年春节前,陈志强将样书与一封书信寄了出去。
  随着样书的寄出,陈志强的心也悬在了半空中。“这地址是否正确?”“陈教授有没有收到我寄的书呢?”“他看了过后会有什么反应呢?”“他会不会不作任何回复?”各种不安的想法涌上了陈志强的心头。
  即使陈志强已经有了不被理睬的心理准备,但他仍处在忐忑的期盼中。而最终,陈志强等来的竟是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陈作平很快作了回复,短信中,陈作平这样写道:“志强老师好!大作收到,初次翻阅,感觉很实用,很有新意。感谢您对我《新闻报道新思路——新闻报道认识论原理和运用》的肯定。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简短的几句回复让陈志强万分感动和激动。
  当市里决定召开《实用新闻课》出版座谈会后,陈志强向陈作平发出邀请,希望他能来内江参会。他知道,陈作平工作非常忙碌,所以短信发出后,陈志强就已经作好了被拒绝的准备。而令人欣喜的是,陈作平竟欣然接受了陈志强的邀请。
  由于座谈会的时间迟迟没有敲定,二人的约定也只能一再变更,可对于这些,陈作平都充分理解,并表示,如到时没有不能推掉的工作,他一定到场。通过这些细节,陈志强看到了陈作平作为一个知名新闻传播学专家对基层新闻工作者的关怀,他怀着一颗感激的心,期盼着陈作平的到来。

武网第五季正赛开打
不动产抵押登记将实现网上申报
勇立潮头 逐浪前行 继续推动综合改革稳步进行
凤岗镇召开推进落实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动员会
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
两本新闻专著,牵出一段奇缘佳话
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巡查机构贯彻落实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动员会举行
市卫计委组织开展百白破疫苗接种咨询服务师资培训
唱响新时代爱国奉献最强音
一次办好 烟台公安服务群众“一心一意”零等待
省辐射环境监察站来我市进行核计术利用单位执法监督检查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规草案6月26日起可参观
北京妇产医院医生药师联合出诊 一站式服务孕产妇
2018威海铁三世界杯赛9月开赛
沈阳市慈善总会文化义演进乡村
中牟县委书记潘开名督办中央环保督察组“回头看”交办问题整改情况
濉溪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相军等开展慰问贫困青少年活动
“全国交通安全日”宣传活动
好消息! 重庆49家开发区进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
南通在老年人活动中心办茶花展 88个精品展至3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