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春天漫山野花,夏季森林氧吧,秋天枫叶似火,冬天银装素裹。一条溪流从大山深处蜿蜒流出,清澈见底的溪水是林蛙的良好栖息地……有“全国生态文化村”之誉的宽甸三道湾村美得令人心旷神怡。
三道湾村森林覆盖率达94%,如何把绿色资源优势变为绿色产业?村党支部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围绕“党建+旅游”促发展,以三道湾村级公路为轴线,将其规划建设成为一带(枫叶景观带)、三区(农业采摘区、娱乐垂钓区、休闲度假区)发展布局。同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完成了15公里油路、桥涵、蓄水坝和水利防洪等基础设施,引进民间投资兴建了三道湾村民俗博物院,修建了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活动广场。
基础设施改善了,村民们发展旅游产业的热情攀升。村党支部鼓励农民党员兴办农家乐,既保护生态,又脱贫致富。2017年村集体收入16.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近1.6万元。“全村一共178户,搞农家乐的有20户,一进入旅游季,到处是人,到处是车。”村民程绍利乐呵呵地说,得益于“十里枫叶长廊”景观,最近几年,来三道湾旅游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收入翻番增长。程绍利开的农家乐,“五一”期间一个房间收费300元,还得提前预订。“大伙整明白了:只要有绿水青山,就不愁没有金山银山!”
是基层党组织鼓励农民转变观念,依托当地资源拓宽致富渠道,为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春季的振安区汤山城镇龙湖村苏醒了。清澈的河水穿村而过,错落的农家小院冒着炊烟,一条干净整洁的硬化道路笔直地通到大山深处。村口硕大的景观石上“龙玉谷”几个字,在晨曦中显得格外温润。行走在沟坎里,清新的空气让游人忍不住畅快地来一个深呼吸。
龙湖村党支部书记孙胜利介绍说,龙湖村从“卖玉米”转向“卖生态”发了财。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来,带来了越来越旺的人气和财气。2015年,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开业,每年夏天络绎不绝的私家车、旅游大巴和游客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村党支部趁热打铁,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村旅游业有机结合,发展健康休闲、采摘、餐饮等于一体的近郊旅游业,打造市民的“后花园”。
“倒回去五年,村里很少有陌生人,本村的年轻人也快走光了。”孙胜利说,那时村里到处冷冷清清,“留下来的农民守着土地,成年累月地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收入一直不高。”发展旅游产业后,让村民看到了希望。从农家乐到乡村游,从全域旅游到乡村振兴,三年来,龙湖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百姓致富,也加速了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村党支部还不断加强“里子”和“面子”的内功修炼:设置了垃圾投放站,像城市一样,由镇里的垃圾清运车每周定点收垃圾,卫生环境得到了根本好转;旅游业带来了民风改善,村民养成了不乱丢垃圾、文明礼貌的习惯,村庄环境日新月异,进城打工的农民开始回归。
红火的背后,乡村旅游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不少游客反映,农家乐越来越多,但感觉各个景点之间的区别不大,基本上都是吃饭、烤肉、戏水,没有什么特色。“相互‘克隆’,容易给游客带来审美疲劳,时间一长就没人来了。”孙胜利说,村党支部围绕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做了很多努力,但总感觉缺乏长期规划。
“沟域经济为山区发展打开了一扇窗。”谈起下一步工作,汤山城镇副镇长韩惠婷表示,乡村振兴战略更加坚定了乡镇党委推进“党建+旅游”的信心。”汤山城镇的旅游资源比不上邻近景区的乡镇,但却有一大势——离丹东市区不过半小时车程。每到夏季,前来这个“后花园”避暑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今年初,汤山城镇按照“一沟一业、一沟一特”的想法,引导各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乡村旅游注入了科技、绿色、健康内涵,通过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一二三产业整合发展,昔日的荒坡沟壑正在变成“金山银川”。记者 宋琳
夜幕下扭曲的“速度与激情”
黄岩强化“三个监管”捍卫舌尖上的安全
新安中学2018级高一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开训仪式隆重举行
31日气温升得快最高重回30℃
十九大报告引发广泛热议 我市四位党员畅谈体会
绿色产业有“面子”更要有“里子”
“送万福进万家”书法志愿公益活动走进大宝山 新春祝福春联送万家
河北发展五年回眸之二:抓突破建雄安,协同发展更深化
济宁站首次增开直达石家庄列车
昆药集团2018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66亿元 同比下降5%
柞水县扶贫“爱心超市”搭建党群“连心桥”
经开区教文体局召开文明程度指数测评迎检部署暨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
池州搭建家庭教育公益课堂
质监未央分局正式入驻区政务服务中心
市政府与山东铁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开福区组织开展2018年党政领导干部 安全生产业务培训会
[武侯区]武侯区关工委召开2018年关心下一代工作会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交通运输保障协调会在珠海召开 航展直达专线将增加到9条
丽水旅游“厕所革命”引领城乡人居环境变革
民主法治花开姜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