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57年的高考准考证“回家”啦

  高考准考证看似薄薄一张纸,却记录了一个人改变命运的瞬间。6月19日,在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的牵线搭桥下,一张1961年的高考准考证终于“回家”了。时光荏苒,当年的那个青葱少年如今已是古稀老人。
今年高考期间,本报曾独家报道沈阳知名收藏家詹洪阁通过媒体为高考准考证找家的新闻。詹洪阁告诉记者,从1987年至今,他收藏了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现在的高考准考证200余张。其中有三张1961年沈阳考区的高考准考证,三位考生的姓名分别是刘相国(男)、张焕斗(男)和李成林(男)。他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将这三张迷路多年的高考准考证物归原主。
经过十余天的苦苦等待,我们终于等到了见证奇迹的时刻。日前,市民刘相国主动与记者取得了联系。“其中有一张准考证是我的,当时我20岁,万万没想到,57年过去了,我还能再见到它。”刘相国表示,来自农村的他通过那次考试考入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北京邮电学院,即现在的北京邮电大学。
刘相国感慨,他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如果没有那次决定命运的考试,他很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农村,因此这一纸高考准考证对他而言意义非凡。
刘相国告诉记者,由于家庭状况一般,高考结束后,他留在县里做了一阵短工。在大学里,他学的是电报电话专业,毕业后回到沈阳,先后进入辽宁省邮电管理局、辽宁省长途电信传输局工作,为辽宁的邮电事业贡献了30年。
刘相国表示,前些天,突然有老同事通过微信询问他是否在1961年参加了高考,得到确认后,对方告知有媒体正在寻找他。刘相国找出报纸一看,竟然真是自己的准考证。
对于高考准考证的失而复得,刘相国用六个字形容,那就是惊讶、惊奇、惊喜。为了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刘相国专门赋诗一首,名为《准考证复得有感》:当年高考君伴行,时过境迁各西东;君幸偶遇詹洪阁,把你珍藏到如今;电台报纸齐呼唤,催我速速来认君;惊讶惊奇又惊喜,五十七年终团聚;多谢无私收藏者,多谢沈阳媒体人;恕我没有啥回报,寥寥数语表心情。
看到刘相国拿到高考准考证时那无比兴奋的样子,詹洪阁表示,这彰显了收集抢救历史文献的价值和意义,今后他将继续为自己所收藏的高考准考证寻找主人,帮更多的人找回高考记忆。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高级记者白昕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我市开辟国际产能合作新阵地
中央北路改造下月启动 下半年这些道路要整治
西安区举行“重家庭、传家教、树家风”报告会
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谢廷文:老人幸福就是我的最大快乐
抚顺29项系列活动夯实全域旅游根基
迷路57年的高考准考证“回家”啦
嘉善法院召开执行工作新闻发布会
雪情为令 海港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迅速行动
九江双语实验学校举行安全记心间第23个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活动
我市集中整治危运行业安全隐患
解读市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两桩假日出游堵心事 景区如何"亡羊补牢"
京师远望拟落户东源
九江市水利局积极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生产工作
市质监局学习《中共阜阳市委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实施细则》
放河灯、篝火晚会、丛林探险、情景剧表演等将在张庄亮相
大亚湾社工进市场宣传禁毒
莱西市: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全市企业科研成果转化工作
拱墅区最大的“阳光老人家”昨天开放 居家养老探索养老自我“造血”新模式
大鹏新区生态资源环境综合执法局组织召开2018年工作务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