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网(记者 但唐文)7月23日报道 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强势回归,将于今晚20:00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第二季将走进战国、秦汉时代,从这段中国历史上最具创造力的时代所遗留的历史文物中选取25件国之重器,讲述它们的故事。其中,来自四川博物院的“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今晚将亮相,为我们说说它的故事。
出土于百花潭中学 讲诉战国时期成都人的社会生活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是战国时期的一种酒器,口径13.2厘米,高40.3厘米,1965年于成都市百花潭中学出土。该壶侈口溜肩,鼓腹圈足。在壶的肩上有兽面衔环,头上有三鸭形钮,如果把这个盖子翻转过来,就变成了小盘子的支架,可以盛放一些食物。肩部还有对称兽面衔环双耳,壶身上布满用含铅类矿物镶嵌错金的图案。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又被称作“嵌错乐舞水陆攻战纹铜壶”,“嵌错”工艺,早在商代时期就已出现。就是工匠们先在铜壶上刻出图像的浅槽,然后把金银丝嵌进浅槽,接下来再用一种叫“错石”的工具对嵌了金银丝的图像进行打磨,最后用毛皮沾水反复的擦亮,使之和壶身一样平滑。
战国中晚期,由于社会结构和社会观念的变化,青铜器开始出现写实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成都市郊及附近市县考古发现的大批青铜器,表明巴蜀先民们在融合了来自中原及秦楚文化的同时,创造出了自己独有的巴蜀文化。“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就是典型代表。目前,这件文物正在“古蜀华章”国博巡展展出。
壶身纹饰共有4层 刻有200余名不同人物形象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通体遍布图案,壶身纹饰共有4层,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地反映了2300多年前战国时期巴蜀大地上生产、生活、军事、礼俗的多个生活场面。
第一层左为习射图象,右为采桑歌舞图象。习射图象中有人射箭有人举靶有人报靶,描述了古人习射时的场景,在当时,“射”成为贵族们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而在采桑的画面,有人忙着采摘桑叶,有人接应传送。树下还有人跳起豪放的劳动舞,采桑女面向舞者击掌伴奏。据了解,古蜀国与中原的商、周王朝文化交流频繁,成都平原流行《桑林》之舞很有可能传承自商代。采桑之时树下起舞,也是古代青年男女社会交际的重要场合。
第二层也分为两部分,左边是宴乐战舞的场景,展示的有编钟、磬等乐器,宴乐战舞是四川流行的巴渝舞。右边是弋射和练习射靶的场景。图中,中了箭的大鸟被箭上的一根长长的绳索收回来,古时将箭杆上的生线叫“缴”。
第三层是整个壶身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描绘的是战国时期水陆攻战的场景,他们手里拿着戈、矛、剑等各种兵器奋力厮杀;有的正敲击钲、鼓指挥军队;左边部分架梯攻城,有的人头都被砍落下来,右边部分为水战情景,人们手持长戈、长矛,船头两人正在奋力厮杀,整个战争场面十分激烈。据了解,水军是春秋末期才形成的新军种,且出现在傍海临江的地区。
第四层描绘的是猎人捕猎的场景。圈足饰菱形纹和四瓣纹。整个壶身仅有40厘米高,却刻有200多不同的人物形象。这对于研究战国时期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8516米!深圳登山家刘永忠登顶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
天山海世界文旅特色小镇开工 总投资约200亿元
今年下半年各地支持发展工业互联网政策或密集出台
雨花区召开对接长沙市南部新城规划建设座谈会
聚焦双创企业热点 对话国内投资大咖
《如果国宝会说话》今晚回归 听成都的“战国壶”要说些啥?
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政策落实情况检查开展
中国共产党衡水市第四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决议
采暖季省会供暖日趋平稳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就中考由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替代答记者问
包头大剧院入围2017年华北区域大型演出场馆活力十强
省住建厅:重大建设项目施工信息必须向社会公开
学习借鉴谋发展 外出考察取真经
有一种勇往直前叫“最美逆行”
——记身经百战的消防队员洪亚楷
7个“问题候车亭”被“认领” 雪浪三站台新候车亭下周亮相
望城区安全知识宣传进校园 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四城联创”工作要真正动起来
海南为引进人才设立就诊绿色通道 这四类人可享受
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
打好攻坚战 共护湖州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