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路:从极度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的完美逆袭

    百色新闻网通讯员 农玉箫
图为何英路在管理桑田。
    在德保县都安乡农棋村,提起何英路,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称:“真是好样的!”
    一个穷苦家庭出身的孩子,既没有过高的学历文凭,也没有绝艺超群的技术才能,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不等不靠,自强不息,通过种桑养蚕,年收入超20万元,当上了村里种养合作社的社长,成功带动了30多家农户发展种桑养蚕致富,从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一名致富带头人,在脱贫攻坚中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
    日前,笔者来到了他的蚕房,看到他下正和几名工人正在蚕房里捡蚕茧。他说,他家现在种有230亩桑树,共有5个蚕房(去年建1个,今年建4个),面积总共2200㎡。今年以来,5个蚕房轮流卖蚕茧,每个蚕房已经卖了3-6个不等批次,预计今年蚕茧收入将近20万元左右,而他也成了都安乡远近闻名的蚕业大户。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他的言谈中,他说到的最多的话就是“没办法,以前太穷了,总得搏一搏。”轻描淡写的话语中,让我们感觉到当年贫穷带给他的无奈和心酸。何英路共有3个兄弟姐妹,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小的时候家里穷困至极,每当准备开学就得卖米、烧炭卖炭凑学费。有一年,为了凑足他和妹妹上学的学费,他跟他爸爸到山上烧木炭,木炭当时才0.30元/公斤,他们连续烧了一个星期才挣到学费。读到初二,因为家里实在困难,他便主动辍学,把学习的机会让给了他的妹妹。“我学习其实很好的,我也喜欢读书,但是没办法,为了我老妹。”他说。
图为何英路在蚕房工作。
    1998年,16岁的何英路选择了外出务工。因读书少,年纪小,在外打工期间,没少吃苦头,但凭着一股勤劳肯干的劲,略有所成。在广东打工的十几年间,他先后在制衣厂、电子厂等工厂做过普工,工资也从最开始的400-500元/月到2000-3000元/月不等。2013年,为了孩子的上学问题,他作出了回乡创业的决定。
    多年在外打拼练就了何英路敢闯敢做的拼搏精神,回到家乡后,他开始跟着村民一起种烟,虽然有收益但满足不了他要挣大钱的欲望。2015年,县里开始大力鼓励支持种桑养蚕,不仅免费发放桑苗,还补贴建蚕房,何英路看到发展的机遇,他开始谋划着要种桑养蚕,而且种就要往“大”了种。他跟亲戚朋友借钱租地、建蚕房,最后,种了30多亩桑树,夫妻俩亲手将一块一块铁皮搭成了300㎡的蚕房。赶巧这两年蚕茧价格不断上涨,靠着卖蚕茧他们家去年就收入了10多万元,顺利摘掉贫困的帽子。
图为合作社群众在管理蚕宝宝。
    尝到甜头的何英路按耐不住了,他要扩大规模。今年,他又贷款20多万元,陆续建了4个蚕房,租了200多亩地种桑树。现在,他的5个蚕房都是处在热火朝天的忙碌状态,为了蚕房正常运转,他还请了10-20个工人,每人每天80元工钱,解决了村里部分剩余劳动力,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
    饮水思源,不忘初心。何英路在实现个人脱贫致富的同时,积极引导村里的群众发展种桑养蚕,在村里成立了种桑养蚕合作社,截至目前,共有30多户加入了合作社,何英路被村民推选为合作社社长。“党和政府帮助我从困难中走了出来,我也应该尽自己的一分力,有钱就大家一起赚,大家都过上好日子了,那才叫真正的致富脱贫!”他笑呵呵地说。

永顺县国税局 “星火致富计划”示范点挂牌扶持贫困户种植猕猴桃
昭化区改革创新促进科学理财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回头看”交办件办理情况(6月24日)
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值班值守 全力做好春节服务保障工作
我市海防打私办举办反走私工作培训班
何英路:从极度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的完美逆袭
“远离毒品 健康人生”从我做起
砍掉有碍创新的繁文缛节
跨国组织卖淫 年收入过亿,幕后老板自白:我从小的愿望是……
大全凯帆开关获批国家高端装备标准化试点项目
李爱武专题调度岳阳主城区交通综合整治工作
市政协委员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开班
去年全市查处无照经营4818户 整治后亮照经营率达98%以上
实行堵疏结合 南京南站划定网约出租车带客区
宁夏制造业“藏龙卧虎” 这些企业在全世界响当当
市政协召开党组会议十二届十三次主席会议
尤溪落实合同项目81项 总投资18.3亿元
浙江(青田)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入选全省对外开放10项重大举措之一
市委召开常委会议关建勋主持
科技局:组织开展科技部“百千万”科技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