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崇川探索推进“党建+” 融合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

“对于年老党员和年轻流动党员,有没有更加有效的管理方式?”“我觉得社区搞的这个党员示范楼道做法很新颖,我想问问王书记,下一步如何结合不同楼道自身的特色,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楼道文化?”
本月中旬,崇川区虹桥街道第四期党建擂台赛上,居民代表的提问引起街道、社区工作者的深入思考,进一步拓展了探索“党建+楼道”的微自治模式、深化社区治理的思路。
近年来,崇川区牢固树立“党建+”融合理念,运用改革创新思维,以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为重点,深入实施社区城市化改革,着力深化“四位一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取得较好实效。
“党建+”严格标准,建好基层组织
崇川区是南通主城区,城市规模、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的同时,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崇川区委一班人认识到,必须以改革手段破解城市化管理新问题,全面增强基层党建组织力和引领社会治理能力,努力推动资源下沉、民心向上。
法治为纲、德治为魂、服务为本、自治为基的“四位一体”基层治理体系,是崇川的传统特色;社区党委-邻里党支部-楼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小四位一体”组织构建,是新形势下党建融合新路径。“社区党委+公共服务=力促法治、邻里党支部+基层服务=力谋善治、楼幢党小组+志愿服务=力聚德治、党员中心户+评议服务=力引自治,大小四位一体是可以实现融合运行的。”虹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俊说,上个月通过拍卖认领活动,街道多家党建联盟成员与“楼道驿站”对接,认领了相关服务,“我们会挖掘优秀典型,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形成全社会尊重志愿者的良好风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崇川坚持落实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要求,不断规范基层组织设置和党建阵地建设,“从2012年开始,我们创新邻里单元,建成731个邻里支部,做实党组织建设最小单元。”崇川区委区级机关工委书记蒋海华说,这两年,崇川又打造了社区邻里党建2.0版,重新划分929个邻里并编码,建强“小四位一体”组织网络;在无居民纯单位型社区设立联合党组织,成立社区共建促进会。
此外,崇川区还拟定了《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操作手册》,在党的建设、惠民服务、基本保障等6个领域,探索构建社区建设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出台《崇川区社区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试行)》,规范打造居民区社区、单位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推进社区空间布局、功能安排、标识挂牌,力争年底80%以上社区达标。
“党建+”创新管理,提升党性修养
党员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为提升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崇川积极规范“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生活,并创建慈善博物馆、陆洪小镇等10个党员实训基地,全区千余名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定期参加实训,在知行合一中提升党性修养。
常青乐龄护理院和江海美食文化街区,是狼山镇街道打造的两个党员教育实训基地,分别设置了强身康复、护理聊天及活动宣传、接待解说等岗位,“在这里参与志愿服务,也提升自己的归属感。”城山社区干部冯超说,今年“两会”之后,常青乐龄基地还增设了“楠楠说两会”专题,由全国人大代表李楠楠讲述最新鲜的“两会党课”。
“我们将党员划分为在职党员、无职党员、离退休党员、年老体弱党员、流动党员五类群体,进行分类管理。”军山社区党委书记陈秀清介绍说,如对在职党员强化“责任式”考核管理,来自企事业单位的在职党员则采取“双报到”形式,“他们在社区参与实践活动,我们会定期向其所在单位反馈。”此外,社区还组织居住在辖区但组织关系不在社区的12名离退休党员干部成立了非建制支部,邀请他们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一年来,社区采纳离退休党员意见20多条,老党员参与社区电梯配件招标、安保合约续签等重大事项决策监督21次。
观音山新城世伦桥社区世濠花园小区内的电瓶车充电桩、狼山镇街道剑山社区的便民理发站……从2016年起,崇川每个社区都有20万元的党组织为民服务专项资金,用来解决百姓反映强烈的民生实事,得到百姓广泛好评,“让党组织和党员有成就感,也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蒋海华说。
“党建+”志愿服务,发挥党员作用
党建为民,是崇川区始终坚持的原则。在深化改革中聚焦医疗、养老、教育等重大民生问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500米”,崇川不断筑牢社会治理的群众基础。
近五年,区财政累计投入近10亿元,高标准建设社区公共服务平台、邻里服务处,涵盖了便民服务、社区医疗、文体活动、信息交互等多种功能,一站满足居民基本需求。同时全面推行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建立党代表集体工作室、个人工作室和网上工作室等,每年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4万多件。
日常工作之外,崇川党员干部还积极开展助老、助残、助困、助企等志愿服务,组建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1200余支,开展千家社团服务万户居民活动,每年服务超20万人次,“365”服务队、“爱心送餐”等常年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
今年6月获评全国十大暖心故事的“巾帼挽霞”项目,由新城桥街道侨友艺术团团长钱吉华于2012年创办,6年来,共帮扶100多位孤寡老人,志愿者也从原先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525人。“生活中啥也不缺,就是少个陪说话的人。”家住八厂社区的陆敏老人说,“巾帼挽霞”的“小老人”志愿者们,经常为“老老人”唱歌跳舞,陪着聊天做手工,给大家带来心灵的慰藉,使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记者 何家玉 沈雪梅

全市农业系统举办第一届乒乓球比赛
“三个用心”让美丽乡村建设提速升级
“一八九八名家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四期开讲
火星时代MUX设计中心落成 6学员获全国首批认证
高新区多点联动 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南通崇川探索推进“党建+” 融合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
保障“两节”期间公共卫生安全 我们是认真的
华安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
袁闻聪出席市直工委、市旅发委、市级群团部门传达全国两会精神专题会议
张家港市举行生态环境绿色治理研究中心授牌仪式
昆明二环各种闪光灯夜间行驶严重影响安全
“遂川茶油”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衡南县] “关爱之光”文艺晚会走进衡南一中
李正印在调研我市大数据产业时强调 打造数谷吕梁 实现智赢未来
临沂综保区单月进出口额均超1亿美元 同比增长808%
晋城市快递行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旅客流量攀升!今年来我市出入境人员验放量突破5万
市侨办召开“整治公款出国旅游”专项检查会议
宁远举办“强化国家版图意识 共同守护美丽家园”主题活动
巴中市赴西安专项引才推介活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