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要抓住“精准”牛鼻子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产业扶贫是铲除穷根的根本之策和必由之路,早已成为全国各地的共识。然而,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必须因地制宜,切忌盲目跟风。白沙镇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要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关键在于抓住“精准”这个牛鼻子。
白沙镇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1亩,要继续在地里刨出路,显然困难重重。合浦县和白沙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扬“人多”之长、避“地少”之短,集中力量发展制衣这一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并通过村企合作模式,辐射发展乡村(扶贫)制衣车间,将就业岗位送到贫困户家门前,让他们实实在在分享到了产业发展的红利。同时,为企业升级发展精准“把脉”,强化政策扶持,做好服务配套工作,全力帮助企业做大做强,走出了一条贫困人口参与度高、企业发展动力强、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的好路子,为全市乡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样本,值得借鉴和学习。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当前,全面脱贫已进入“倒计时”,我市有2万多人尚未脱贫,形势逼人,时不我待。要确保如期脱贫、杜绝返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必须有产业支撑。我们要认真研究精准脱贫攻坚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立足市场需求,发挥各自优势,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选准见效快、发展后劲足、持续增收的特色产业,精准开展扶持发展。要着力打造产业基地,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形成星火燎原之势,让资本、技术和人才源源不断涌向农村,持续增强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使贫困群众在发展大潮中如期脱贫,过上富足的生活。
北海日报 评论员 黄娴

成都居住证积分入户细则发布 献血做慈善可加分
采摘野菜须谨慎 长在路边、田地、公园的可能被污染
刘彩波参加长潭三圳蕉华代表团讨论
黔江:环保投诉立行立改 督察行动获市民点赞
谯城区为356名农民工讨回工资975万元
产业扶贫要抓住“精准”牛鼻子
截至15日9时 龙昆南转盘南往北尾部排至城西路口
阳泉综合交通客运枢纽项目附属工程开工
嵊州打造“放心榨面”生产基地 70家小作坊完成整改21家关停
繁昌: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
岳阳市经信委圆满完成2018年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
新城街道健康东街社区教育中心学校启动
[二道区]召开城市管理、环卫业务双重管理工作协调推进会
贵阳市民宗委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
北京将建200所冰雪运动特色校 拟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市商务局“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高效推进
社区公共卫生间升级改造惊艳居民
寒潮突袭 菜农忙为蔬菜“穿衣”
双峰县2534户危房贫困户住进安全房
山西伯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拉恒一行到我区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