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遭侵权 绥阳县农民诗人依法维权

  事发遵义绥阳县,经法官调解,责任方支付3千元补偿
贵阳网讯遵义市绥阳县一位农民诗人,在50年代曾创作一首民间诗歌《昨夜等郎紧不来》,不料该诗歌却被人侵权改编成了一首音乐作品。日前,经绥阳县法院援助中心进行相关司法援助,老人成功维权,对方向其支付3000元补助金。
“昨夜等郎紧不来,烧了几多冤枉柴。仔鸡炖汤都干了,油煎豆腐起青苔。”这首语言朴实、意境夸张却又非常传神的民间诗歌《昨夜等郎紧不来》,在绥阳可谓家喻户晓。该诗由现已83岁高龄的绥阳农民诗人韩某,创作于50年代,曾被收录于《中国歌谣集成·遵义卷》、《贵州民歌集》。
今年,韩某和绥阳县诗歌学会发现,这首诗歌被改编成了一首音乐作品《昨夜等郎紧不来》,作者为刘某,但刘某并未取得韩某本人同意。认为自己的著作权遭到侵犯,韩某及绥阳县诗歌学会决定维权,并向绥阳县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根据法律规定,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因此绥阳县法律援助中心将本次案件转送遵义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承办。
承办该案的黄朝勇律师介绍,因刘某已认识到自己的侵权行为,并主动到韩某家中拜访示好,且没有被告方从中获取多大经济利益的证据。经调解,刘某于9月20日对侵权行为做出更正,在其音乐作品中分别署名词作者、曲作者,并向韩某一次性支付了补助金3000元。对此,韩某表示接受。
据悉,绥阳县有“中国诗乡”之称,从宋明至清代,绥阳历史上留存诗文的诗人有100多位,目前有农民诗歌作者近200人。
(记者 黄宝华)
编辑 覃 会
统筹 彭钥嘉
编审 干江沄

强化担当狠抓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王建清代表走上“代表通道” 讲述“工匠精神”如何“衣钵相传”!
兰州新区成陇药创新创业高地
快来看看“空中120”的操作手册
宁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现征集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
诗歌遭侵权 绥阳县农民诗人依法维权
市发改委参加全省能源消耗“双控”工作调度会
王真儿:命运的岔路上,差点活成了罗海燕
端午小长假首日 十堰交警出动290名警力保畅保安全
清原县:凌厉攻势出重拳 亮剑铸盾护青山
狮石乡产业脱贫路子宽
比点钞 学理财 老老少少嗨翻天
湖工大学子耗时2年记录市井生活 万余张照片剪切武汉记忆
海归博士沈阳连续三年创新创业 可获15万补贴
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党总支开展“广州美景人人爱,垃圾清洁靠大家”志愿服务活动
庆元:“抱团”谋划乡村风景线 共建边界最美“大花园”
西工区法院推行“指尖”送达司法文书
今年上半年阳江市新引进项目119个
全市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
杜延安:抢抓政策机遇补短板 加快项目建设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