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初见毕忠霞时,她左手拄着拐杖倚在床边,向门口看着,等待外出干活的丈夫回家,眼睛里写着无助;三年后再相见,她笑盈盈地站在自家摊床前,热情地招呼着过往顾客,略施粉黛的脸上透着神采。“我最大的愿望是能在丹东安家,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曾是她不可企及的梦想,如今终于梦圆。
5月1日,永昌大市场。毕忠霞在自家菜摊前忙里忙外,赶上“五一”小长假,光顾的人明显增多,虽然疲惫,但她很享受这样的忙碌,毕竟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今年是毕忠霞一家从河南来丹东的第20个年头。离开故土、客居他乡的滋味不好受,尤其是当面临难题孤立无援时,一种“外人”的孤独感便会油然而生。毕忠霞一家对此深有体会。一家六口在一个租来的小平房里蜗居,年迈双亲要赡养,两个孩子要上学,毕忠霞和丈夫起早贪黑在早市摆摊卖菜维持生计。后来毕忠霞左腿不慎受伤,作为家里主要劳动力的她“趴窝”很长一段时间,只能心疼地看着耄耋之年的父母捡拾废品以减轻家中压力,丈夫早出晚归拼命挣钱。
好在这种艰难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多年来,很多丹东人尽地主之谊,不时向毕忠霞一家伸出援手。毕忠霞家租住的房子在永昌街道北桥社区辖区,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用各种办法帮衬着这个家庭。“‘你有困难,我在身边’,这是我们很多年前对她的一句承诺,这些年我们也一直关注着她。”北桥社区党委书记于丹阳说,她前几天刚特意去了一趟毕忠霞的菜摊,看到她生意不错,家里老人孩子都很好,社区工作人员都为这个家庭高兴。
这些年,北桥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定期走访毕忠霞家,给他们送去日用品,给两个孩子送去学习用品和衣物。毕忠霞在早市摆摊时,社区里已形成了不成文的默契,工作人员包括亲戚朋友,都尽可能去她的摊儿上买菜。
“她们总惦记我家,那年汛期雨特别大,我腿不行,社区怕我爹妈住在平房不安全,连夜找车帮着搬家,我到现在都记得……”毕忠霞对北桥社区姐妹们的关心念念不忘。后来因为退路进厅不能继续在早市上摆摊卖货,而进大厅无疑要面临更多的成本,考虑到毕忠霞家的特殊情况,北桥社区特意为她申请了残联扶持残疾人就业的3000元救助金,还为她开证明在办理营业执照时提供诸多便利,毕忠霞一家顺利进驻永昌大市场,有了自己的固定摊床。
经过多年的努力,毕忠霞一家在丹东的生活越来越好,女儿大学即将毕业,留在外地找工作,儿子上小学品学兼优,双亲身体康健,毕忠霞和丈夫每天为自己的小生意忙活着,乐此不疲。“来丹东20年了,不回去了,这地方好,人也好,我打算一辈子就在丹东生活。”如今毕忠霞一家不再是“租客”,她和家人通过奋斗,已实现了在丹东买房的梦想。 记者 刘蕙宇
珍惜与父亲一起的时光 湖工职院学子父亲节纷纷晒“合影”
渝贵铁路线上的“守桥人”
传达中央和省委有关会议精神 进一步研究部署我市深化机构改革工作
省供销社到我市调研综合改革情况
周燕: 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攻坚战持久战
“外来户”在丹东感觉很温暖
河长的一天都在忙啥?吴川长岐镇河长需察看小东江
乘客低血糖晕倒 43路公交车变身救护车
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潘新潮到我镇调研
洞口岩山镇中心校举行师德师风集中培训
我市组织部分离退休干部开展参观考察活动
传染病预防知识进校园
松江石湖荡镇城管持续联合整治张庄村内“三合一”隐患
卫辉市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项目询价成交结果公告
《金轮服装市场私画停车位,车线内6辆车被拖走》后续
做了那么多年眼保健操有用吗?部分市民认为没用或是用处不大
“2016-2017嘉兴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家)”今起公示
唐山工人医院开展“检医共建”大型专家义诊活动(图)
市美丽办考核太和县2017年度美丽乡村建设
高龄老人雨夜迷路 民警奔走20小时助其与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