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学群,真让我感动


林汇泉
  郑学群,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为了摆脱贫困,带领一方贫困户,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自力更生修公路,发展产业增收,脱贫致富。在23年的时间里,不等、不靠、不要,就是靠自己,真的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没资金,二没资源,三没物资,唯一有的是没日没夜。他多次受伤,始终不渝地坚持,最终迎来了火麦溪的春天。他的故事,让我感慨万千。
  党和国家一直都在重视扶贫工作,拿出大笔的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其实他们可以等;农业等相关部门也下达了让农民脱贫致富的项目,他们也可以等;对于贫困户、低保户更是有很多政策,他们更可以等。如果主动的话,也可以伸手要,也可以跟别人比,因为他们的自然条件太差,靠他们自己修不了公路,发展不起来产业,即使发展了产业,也会因为运输问题变不成钱。他们有理由要,国家也有理由给。可是,郑学群不是这样。他是一个真正的铁汉子,7个贫困户集资了2100元钱,他敢动工修5公里的公路;政府号召发展木本油产业,他用自己的一双手,在几百亩山岭中栽种了5000多株核桃树,且不断投资和维护了8年;每年靠发展养牛、养羊的收入改善生活,维修公路,培养了两个学生;还无偿照顾一个孤独老人达10年之久。他也成功地从“低保户”脱贫了,在那样偏僻的地方建起了水泥楼房。我不敢想。
  郑学群受伤后有一只耳朵失聪,他与人谈话声调忽高忽低,谈不上有先进的理论思想,更讲不出大道理,但他确有为国分忧的大局意识,他的心灵深处有朴实善良的情感,他的身上迸发出一种勇敢的精神。他就是我心目中的现代活愚公。我们是多么需要这样的活愚公。他心中的太行、王屋二山就是他自己应该搬掉的,他没有想这是政府的责任,他没有想脱贫就是干部应该承担的工作,他没有想依赖别人。他想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靠自力更生才能真正走出贫困,才能巩固致富的成果,也才能走得更远。他想的是要带动大家一起干,人心齐,泰山移,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假设我们每个人,都能像他这样立志脱贫;假设我们每个人都能像他这样立志奋斗,那就不是脱贫不脱贫的问题了,也不是小康不小康的问题,而是我们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必定会快速振兴和崛起。 (作者单位:长阳政协)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召开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任务交办会
花溪区:不折不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任务
关于鹤岗市交通运输局网站临时下线的公告
2017年12月份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进展情况
辽河文化研究院在沈阳城市学院成立
郑学群,真让我感动
市工商局释放商事制度改革叠加效应 服务发展取得新成效
成都构建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吉州区鹭洲西路新增多个交通标识标牌
鱼峰区妇联开展“三八”妇女节插花活动
磨刀不误砍柴工 清太坪“尖刀班”提振精神再出发
学府雅筑沿街饭店落实污染问题整改
成都“金沙短片扶持计划”走进广州深圳 
刘锋在调研城建交通工作时要求:高标准严要求强监管 抢工期赶进度保质量
市中区"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签约金额45亿元
宜春高质量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清明去扫墓 路况早知道
退休“三姐”回乡创业带大伙致富
瓯江口市监分局望闻问切把脉奶粉市场
淅川县九重镇举办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乐教乐学平台应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