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挖掘历史文化 “点睛”小村美景

宿迁网讯(记者 侯苏雨 通讯员 李闻) 小桥流水,亭台楼榭,白墙黛瓦……精致的园林景观,竟也出现在了农村的田间地头。
10月19日,记者在宿城区耿车镇刘圩村看到,村内沟渠河塘环绕,三五横桥卧波,如诗如画。“以前,村民大多从事废旧塑料回收加工,那时村里到处都是垃圾,眼前的河水也污浊不堪,散发着阵阵恶臭。”刘圩村村民胡志军告诉记者,他从小在这里生活,看着村庄由“脏乱差”变成“美如画”,内心很是欣喜。
2016年全市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整治拉开帷幕,耿车镇向着绿色产业基地、低碳宜居家园和美丽环境小镇转型,这个时候,刘圩村也围绕着“水美乡村”的建设思路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先后开展了水系整治梳理、驳岸整治、连通节点、水质恢复等相关工作,同时,统筹兼顾‘水、树、房、路、田、产业、公共服务’要素,健全垃圾转运体系,做好村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延续乡村和自然有机融合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保留乡村田园风貌。”刘圩村党支部书记丁义录说。
刘圩村的美不仅有如诗如画的风景,还有历史文化的“点睛”。
顺着小路向村子深处走去,前王老宅便出现在眼前。走进老宅,院落乡情馆置于其中,场馆内通过“圩娓道来”“圩美记忆”“圩人风骨”三个部分讲述了刘圩村的历史文化。除此之外,记者还在村里看到一口古井。“这口井叫‘天圆’,村子里还有一口井是正方形的被称为‘地方’。这两口古井都是历史上留传下来的,因此,在‘水美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也对古井进行了复原。”丁义录介绍。
刘圩村里不仅有古代历史的彰显,还有近现代历史的记录。在刘圩村蜿蜒的小路上串联着“鼎心亭”“赏心亭”“聚心亭”三个亭子。记者了解到,这三个亭子分别以废旧物资整治、村庄环境改善和凝心聚力发展为主题,“记录”着刘圩村“改头换面”的重要历史节点。
“刘圩村历史文化悠久,其中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构成了乡村独特的景观,也是我们村的魅力所在。”丁义录告诉记者,村庄建设过程中,在保留特有风貌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了历史文化,通过文化阵地建设,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天津海关侦破近2000吨危险性固体废物走私大案
港口区积极开展征兵宣传活动
市食药监局向帮扶村捐赠办公用品
朱前明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市政府党组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犹王莹主持并作学习小结万广明胡尔纲出席
宿迁:挖掘历史文化 “点睛”小村美景
我市一日内阻拦电信诈骗案件331起
潍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推迟召开潍坊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决定
听济宁红房子医院产科大咖给你聊聊准妈妈必学的孕期保健知识
提醒!今晚起沙口路、东明路部分区域将停气
衡水政务服务大厅搬迁至南外环
造“中国芯” 圆“中国梦” 珠海博雅科技有限公司奋发创新疾步向国内顶尖世界前列目标迈进
邹城市看庄镇举行庆“六•一”表彰大会暨文艺汇演
营口新闻传媒中心“新春走基层”首站走进辽宁亲和源养老产业园
市商务局:突出“五个促进” 推动电商扶贫
重庆幼儿园萌娃军训初体验:有笑点有成长
省决咨委来汉调研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宣城打造“好人宣城”:熠熠星光 闪耀宛陵
3月15日桃花源闭园一天 万人共舞创基尼斯纪录
东城开展消防安全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