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近一年的陕历博基本陈列改造马上就要完成,新的基本陈列会有哪些不同和惊喜呢?
“杨官寨遗址出土的人面型陶器座,石峁遗址出土的陶鹰和壁画,潼关税村隋墓出土的陶俑,还有五代冯晖墓的砖雕等等,这些平日难得一见的文物,都将出现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升级改造后的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展览上。”陕西历史博物馆相关负责人透露。
据悉新的基本陈列将于国际博物馆日(5月18日)当天正式与游客见面。陕西历史博物馆上一次对基本陈列进行升级改造是2008年,这10年里,我省的考古新发现层出不穷,不断填补着大家对中华文明的认知,但原先的基本陈列却因为布展较早,没有这方面的补充。
据悉,此次基本陈列改造最大的特点就是补充近十年的最新考古成果。按照最新的展陈大纲,在原有主题体系不变的情况下,以时间为序,将最能体现这些考古新发现的研究成果及文物,补充进原有的各个单元中。
比如第一单元史前文明原本只有5个小节内容,因为石峁和杨官寨等考古新发现,增加到了9个小节。最后一个单元唐以后的长安原本只有5个小节,现在也增加到了7个小节。展览小节数量增加,以及文物的丰富。有效提升了陕历博基本陈列对于陕西古代文明的梳理和展示水准。
据了解,本次陕历博基本陈列升级改造工作最大亮点在于开辟了国宝馆,这里基本囊括了陕西最顶级的文物珍品。按照计划,名单上的一百件(套)文物将以3个月为一期,陆续进入国宝馆进行重点展示。
记者了解到,收藏于咸阳文保中心的西周体量最大的青铜鼎——淳化大鼎将成为亮相国宝馆的第一件重点文物。同时陕西历史博物馆还将以“国宝回家”为题,协调收藏于国家博物馆和其他省外博物馆的“陕西籍”文物来这里展出。
除了新增文物之外,大量的艺术品(雕塑、模型、场景等)和多媒体设施(投影、动漫、互动体验游戏等)也将出现在最新的基本陈列展中,以便让广大游客更直观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信息来源:西安晚报
纽崔莱健康跑 9月16日邀您相约开封西湖一起奔跑
鲤城区街头现漂流书屋 引领“书香、共享”风尚
冷得很认真!今天刮北风晚上最低3℃
随手丢弃垃圾 影响市容环境
市供销总社与铜山区政府签署“5+1精准扶贫工程”战略合作协议
改造后的陕历博基本陈列 将于后天揭开面纱
赣榆两部戏入围文化部2017年戏曲剧本孵化计划
贵溪市彭湾乡扎实做好征兵工作
山海关区开展召开文物鉴赏活动
扫黑除恶有哪五项工作措施?
打造“政采先锋”品牌
商务楼与居民楼共建"朋友圈"
咸阳市开展世界献血者日主题宣传活动
2018.07.07晚间天气预报
全市2018年征兵工作拉开序幕
团风“四轮驱动”整合精准扶贫资金
商丘市虞城高中入选2018年度“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
市人大动员部署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项雪龙调研群团工作
商墓村:“美丽经济”水乡风正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