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冀中区的抗日形势不再处于一味被动挨打的局面。1939年12月底,《导报》改名为《冀中导报》在武强县北代村正式复刊。复刊后的《冀中导报》,改变了过去跟随冀中领导机关活动的方针,而是走进乡镇、村落,紧紧依靠地方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活跃在定县、安平、无极、安国、饶阳、深县、深泽、博野、武强一带,开始了地下印刷的特殊时期。
这些地方很多“堡垒”村和“堡垒”户相继建立起来,报社的工作人员分散住在群众的家中,有的甚至住在离敌人据点很近的村子里,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办报搞印刷。一旦发现敌人来了,老乡们就赶紧给工作人员通风报信,他们就把东西藏好,把洞口掩埋,扛起锄头、牵起牲口,混在老百姓中,等敌人走了,再回村出报纸。这套分散隐蔽又机动灵活的办报方法效果非常显著,报纸发行量由原来的几百份迅速扩大到了几千份。这些报纸不仅给人们带去了精神慰藉,更让广大人民群众看见了党的领导,看见了胜利的曙光,同时也将越来越多的冀中人民的力量凝聚在一起。
百团大战后,《冀中导报》逐渐供不应求,于是印刷厂将油印改为较清晰的石印,四开四版,三日或者五日刊,印数也大大增加,印刷厂的生产规模也得以扩大,由一个厂发展到两个厂。由于群众工作做得好,印刷厂一年多未遭到敌军破坏,直到1941年底,为配合反“扫荡”才将印刷厂转移到东阳暮村。在这期间,《冀中导报》宣传报道了冀中区的武装斗争,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情况,揭露了敌人的罪行,激发了群众的抗日热情。
1942年,日军发动了骇人听闻的“五一大扫荡”,《冀中导报》的印制厂更是成了敌人眼中钉、肉中刺,许多印刷组点遭到破坏,印刷设备被摧毁,报纸书刊被焚毁,许多同志被捕牺牲。被迫转移到平汉铁路以西晋察冀山区根据地后,于1942年8月不得不被迫第二次停刊,但分散到各分区的工作人员仍继续坚持办报,进行抗日宣传工作,《团结报》《黎明报》《胜利报》《前锋》等小型的报纸刊物相继印刷出版,散布在冀中平原的各个地方,印刷之花遍地开放。尽管后来遭受了重大的损失和牺牲,但冀中军民依旧从那些残章断句中了解到党仍然在坚强地领导着斗争。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机关全体人员会议
哈尔滨极地馆海象驯养师,带“伊娃”给大家送欢乐
趁前妻熟睡“借用”其指纹解锁手机 男子5次用微信转走三万余元
陆丰的注意了,收到这种到付快递,直接拒收
利川市谋道镇苏马荡度假区开辟新通道
地下印刷 花开遍地红 ——河北新华第一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历史沿革之二
我市事业单位招聘468人
全国首份关税保证保险单在京开出
浦江创新论坛总结会——总结回顾2017,研究部署2018
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克勤一行来我市视察调研
平和五寨:召开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培训大会
衡水市公安局部署开展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警务机制改革试点工
监控中的情侣小偷落网 偷完准备离开临沂结果被抓
妇联“春风行动”促就业
“迎财神”热情高 乡村游不停歇 短线民俗游持续旺
南阳易佰福食品公司开展“品味黄牛肉酱”活动
市委召开2018年第6次常委会会议要求以强烈的“四个意识”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
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冯韶慧主持并讲话
乐山一个农民志愿者的大梦想:温暖一座村
城区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怀化交警在行动!
市委党校举行秋季学期开学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