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黄岩区中心幼儿园的内部环境。本报通讯员王敏智摄
美好生活是什么?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在市民江灵燕的眼中,孩子能够快乐成长,上一所好的幼儿园,就是美好生活;在江口街道埭头村村民施美萍看来,不出远门,就近择医,就是美好生活;对退休老人王玲冬来说,能够“泡”在文化站的书吧里消磨一上午,就是美好生活……
百姓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维系着民心,凝聚着民意。黄岩新一届区委区政府上任以来,就将公共服务作为全区六大亟需补齐的短板,以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为重点,坚持把新增财力80%以上用于民生建设,为民办实事工作考核多次获全市第一,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学要优教,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每天早上7点50分,黄岩百花幼儿园的保健医生金晶会准时出现在幼儿园门口,对进园的小朋友们进行体检,确保小朋友们健康入园。百花幼儿园是黄岩去年新建的一所公立幼儿园,从开园伊始,这项流程就一直保持到现在。
“幼儿园在细节上做得非常好,女儿每到周末还想着去幼儿园,每天都在快乐中成长。”市民江灵燕告诉记者。
美好生活从教育开始。近年来,黄岩高度关注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水平稳步提升。去年6月,该区制定《黄岩区基础教育提升计划(2017—2019)》,计划三年内投入31.81亿元,新增教育用地900余亩,新建、迁建、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5所,接收、新建、迁建幼儿园19所,新建民办幼儿园2所。
据统计,今年该区教育财政总投入预计为16.71亿元,相比去年增长8.8%。单单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项,就超过了“十二五”期间总和,北师大台州实验学校、黄岩初级中学、黄岩中学附属小学等一批教育重点工程相继开工。而今年预计总投入8.52亿元,达去年的1.89倍。
大手笔真金白银的投入,彰显着黄岩高擎“优先发展教育”大旗的决心和魄力。“基础教育提升计划的实施,全面拉开了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帷幕,基本奠定了今后10年黄岩基础教育发展框架。”黄岩区教育局局长徐勇说。
病有所医,满足多元化就医需求
近日,在江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病房里,记者见到了埭头村村民施美萍,她因肋骨骨折住院治疗,“以前生病了要么熬着要么跑到城里,现在在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服务,很方便。”
“多亏了市一医的人才和技术支持,病房才能开展起来。”江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林志敏说。近年来,黄岩深入实施“双下沉两提升”工程,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和医学人才流向基层,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度,依托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及黄岩区中医院的综合医疗优势,从市、区级医院派出医护专业团队常驻江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5家中心卫生院,开展临床、带教、培训等工作,将管理、技术、文化等资源“打包”到基层医疗机构。
此外,该区还积极向外借力引智,高站位、高标准探索加强协作办医水平。去年,孙颖浩院士台一医工作站、黄煌经方台州工作室、庞德湘省级名中医工作室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工作站先后落户黄岩。
在提升基层医疗水平的同时,黄岩大抓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6亿元启动和完成了一系列新建和改扩建工程。“期盼了这么久,终于建好了。”6月27日,总投资1.3亿元的黄岩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开始试营业,不少准妈妈在朋友圈里纷纷点赞转发。新院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总建筑面积达2.28万平方米,按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标准建设,设置床位150张,与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院区形成了鲜明对比。
黄岩的就医环境将迎来新的蜕变。市一医、区中医院、区公共卫生中心、沈宝山国医馆、康泽医院、浙东健康城等一大批医疗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圈即将实现,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文化惠民,为百姓幸福生活“加码”
对于家住柏树家园的居民王玲冬来说,一头“钻”进和合书吧看书消磨时光,成了她退休后的一大爱好。“这里的藏书丰富,环境又好,一般上午有空我都会‘泡’在这里。”提起东城街道综合文化站,王玲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她告诉记者,“前阵子我还报名参加了文化站免费开设的绘画班,在老师细心指导下,原先绘画零基础的我现在也能画画了。”
东城街道综合文化站面积1500多平方米,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排练厅、电子阅览室、美工活动室、多媒体培训教室等一应俱全。东城街道综合文化站是黄岩推进综合文化站项目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黄岩19个乡镇街道已基本完成综合文化站建设,每个文化站每周至少开放42小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有了新的需求,黄岩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投入不断加大,启动和建设了一批标志性的公共文化设施。
在西城街道雅林村,黄岩图书馆新馆的建设已经全面动工。去年5月,黄岩区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收藏8200多件藏品,其中有84件是国家一级文物。此外,黄岩文化馆新馆、青少年宫也已完成选址,未来城区的公共文化新设施将为市民提供更多更丰富的精神文化服务。
“上不了中央电视台,可以上我们文化礼堂的大舞台。”南城街道山前村村民对文化礼堂的热爱溢于言表。村民们习惯在节假日自发组织文艺晚会,自编自导自演,百姓“村晚”成为村里热门话题。
从以往的台下欣赏,到如今自己上台演出,老百姓们成了文化的主人。放眼农村,文化的“种子”也已深深扎根于乡村大地,开花结果,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今年,黄岩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百日攻坚行动”为抓手,计划全年新建文化礼堂70家以上,目前已提前建成15家礼堂,该区累计建成166家农村文化礼堂。
市人大学习全国人代会精神
常德市武陵区法治政府示范经验全省推介
中国网:河北承德市司法局到围场县检查指导律师工作
我市三人获省“中小学名校长”荣誉称号
今日清明
美好生活 共建共享
旅顺口区购物节启幕
交通运输行业:在建交通项目全面停止施工
客商齐聚热闹对接 跨境电商产业资源对接会成效显著
151户市场主体22日诞生
【网络中国节·端午节】端午节期间潮州免费开放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
鸡西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托县创建“内蒙古自治区健康促进县”工作顺利启动
青岛海关打掉化妆品走私团伙 案值约8300万抓获16人
群众到业务大厅办事不再需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
拥军爱民鱼水情深“双拥”模范城再谋新篇章
高埗将免费播放85场电影 让你的“夜生活”有声有色
市农委召开第三季度一产生产调度会
“风雪夜归人”守卫城市交通“生命线”
全力攻坚 确保脱贫摘帽“到点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