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刚满20岁的龙波涛在国家危亡之际,怀着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毅然来到广州参加国民革命军。此后直到1951年去世,期间他仅回过一次老家。弥留之际,他留下遗愿嘱托后人:“你们以后一定要回宜春老家看看,并代我到先祖的墓地祭拜。我报考黄埔军校之后,一直在外为国尽忠,不能为家中老人尽孝,甚为遗憾!”
直到2017年,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龙波涛的儿子李镇明携家人踏上了回乡之路,替父亲完成了遗愿。
龙波涛遗像
a 转战沙场家难归
龙波涛,字耀如,1904年11月26日出生于宜春县。父亲龙海泉,字初云,在宜春县城开了一家杂货店铺,取名三胜泉,主要经营日用百货和食杂品,并兼营酿酒和制作豆腐。龙海泉共养育了两儿两女,龙波涛是其长子,次子龙松涛,在家教书。
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这场大规模的反日大运动很快席卷全国。6月,刚满20岁的龙波涛在国家危亡之际,怀着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毅然来到广州参加国民革命军,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四团五连,很快就被提拔为中尉排长。
1925年9月,原已被打败的广东军阀陈炯明残部,乘东征军主力回师广州,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之机,再次叛乱,重占潮州、汕头;盘踞广东东南部的军阀邓本殷也与其配合,企图向广州进攻。广州国民政府为彻底消灭广东省的军阀势力,遂决定进行第二次东征。当年10月,龙波涛随第一军参加了第二次东征。
由于龙波涛在战斗中英勇顽强、表现突出,于当年12月25日被选拔推荐进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该期俗称“黄埔四期”,因出了刘志丹、胡琏、李弥、张灵甫、高吉人、阙汉骞、谢晋元等国、共名将而较为显著。龙波涛当时以军官身份在“黄埔四期”的政治研究所学习,而此前周恩来、包惠僧等人刚在那里当过政治部主任。
1926年10月,从“黄埔四期”的政治研究所毕业后,龙波涛被派往总司令部警卫团四连担任中尉连附。此时,北伐战争正在中国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龙波涛随部向江西进军,很快就占领了九江、南昌,并一举歼灭了军阀孙传芳的主力,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为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由于作战勇敢、战绩突出,龙波涛很快就被提拔为总司令部补充四团一连上尉连长。
1927年底,国民革命军进行改编,第一个成建制的正规部队由此诞生。龙波涛于1928年2月被编入第一军第一师补充团一连担任上尉连长;4月,即被提拔到第一军第一师补充团一营担任少校营长;12月,又被提拔为浙江保安第四团少校团附,直至1933年7月。
1934年3月,龙波涛被调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9师新兵训练处担任少校大队长,专门负责新兵训练工作。由于新兵训练工作出色,又于1938年8月被提拔为军政部第七补训练处中校处员。
1941年2月,龙波涛担任陕西动员总指挥部中校股长。此时,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战场上急需大量的军事指挥人才。龙波涛由于新兵教学训练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国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就把他任命到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政治部担任中校指导员。
1943年8月,龙波涛担任第五军干训班军士大队中校副大队长、第五军副官处中校副官等职。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又于1944年1月担任第五军军务处第一课中校课长。抗战胜利后,龙波涛担任第五军分输送团一营中校营长。
1946年,内战爆发,龙波涛退役回到妻子的老家广东省揭阳市。
1951年10月19日,龙波涛因病不治,陷入弥留之际,给身边的亲人留下遗愿:“你们以后一定要回宜春老家看看,并代我到先祖的墓地祭拜!我报考黄埔军校之后,一直在外为国尽忠,不能为家中老人尽孝,甚为遗憾!”
龙波涛故去之后,他的后人一直漂泊在外,并改姓李,因时机未成熟,他们始终没去宜春寻找老家的亲人。
b 黄埔后代帮寻亲
2017年1月25日,龙波涛的儿子李镇明、孙子李勇回到宜春老家
2016年6月的一天,抗日烈士易安华的孙子易超平在黄埔后代微信群中发布了纪念爷爷的文章——《不可忘却的壮歌——记抗日烈士易安华将军》。远在广东省揭阳市的李勇看到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同为黄埔后人,李勇的爷爷龙波涛也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学员,又与易安华将军同为宜春人,自从军报国离开宜春后,几乎没有回过老家。他们一家长期背井离乡,漂泊在外,与老家宜春的亲人失去联系几十年了,现在他的父辈李镇明兄妹三人都年事已高,寻根问祖、思念家乡亲人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
随后,李勇和易超平取得联系,将爷爷龙波涛从军报国及多次尝试与老家联系但未成功的情况告诉了他,希望得到他的帮助。
得知李勇的情况后,同为黄埔后人的易超平感同身受,当即表示愿尽其所能,帮助他寻找到祖籍地以及家乡的亲人。
可是,李勇提供的关于龙波涛的资料信息非常有限,只知道他是宜春人,具体是哪个县哪个乡却不知道。而现在的宜春市辖有十个县市,龙姓家族遍布,且以万载县较集中。龙波涛究竟是哪里人呢?凭现有的资料无疑是大海捞针,为了增强寻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易超平对仅有的信息进行了全面分析,根据自己爷爷易安华当年在黄埔的资料也注明是江西宜春人,由此,他推测龙波涛的祖籍地和爷爷易安华应同为现宜春市袁州区。因此,他开始与袁州区的志愿者qq群、义工qq群、微信群进行联系,发布了《关于在江西宜春寻找抗战老兵龙波涛祖籍地的启事》,请宜春地区的爱心人士和志愿者帮忙寻找。
不久,志愿者龙丽女士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即《宜春苏家塘龙氏族谱》中有关龙波涛的记载:“初云长子龙波涛,年轻时读过军校,因出生、学习、当兵在外,家里人一无所知,仅就抗日战争时期(约1938年左右)回过一次家,据笔者记忆,那是他随部队在宜春城东湛郎桥大教场军事训练时回的家,在新屋上厅坐了一下,身着绿色军官服,手戴白手套,据说是中队长(连长)一级干部,因没有戴军衔和挂符号,辨别不清,以后一直没有音讯。”
《宜春苏家塘龙氏族谱》同时记载:“初云幼子龙松涛,年轻时跟随父亲开店做生意,新中国成立后回家种田,1956年至1960年间曾任人民公社牛王庙大队会计……子三:江波、江亚、江甫,女一春兰……”
这些资料所述,极像李勇先生需要寻找的爷爷龙波涛的情况。
得知这一情况后,易超平立即与宜春老家的堂弟易梦瑞取得联系,请他想办法到宜春苏家塘一带寻找龙波涛弟弟龙松涛的后人龙江波、龙江亚、龙江甫。易梦瑞经过努力找到了龙松涛的儿子龙江波,随后,易超平将龙江波的手机号码告诉了李勇,让李勇和龙江波直接沟通。
李勇与龙江波进行沟通后,双方认为情况大致相似。
一个月后,李勇又通过相关档案部门获得了龙波涛的有关信息。档案记载:龙波涛,1904年11月26日出生,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分输送团一营中校营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研究所4期,江西省宜春县人,永久通讯处:江西省宜春县三胜泉交。
“三胜泉”正是龙江波的爷爷龙初云当年在宜春县城开店的店铺名称,并且直系亲属名字也赫然在原始资料档案里面。至此,两边提供的信息才完全吻合,寻亲结果确凿无疑。
2017年1月25日,龙波涛的儿子李镇明、孙子李勇一行,踏上了宜春老家的故土。他们为先辈扫墓,种下行孝树,终于完成了龙波涛的遗愿。
“父亲和家乡的亲人失联90多年,如今我能替他找到老家,回到老家,真的很激动!爸爸的遗愿完成了。”李镇明激动地说。
(记者徐宝金)
139家本地电商加入诚信联盟 维护网购消费权益
滨州市举办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党支部书记培训班
市规划局召开市规划委员会2018年第4次专家会
中山市认真部署春节期间出版物市场和网络有害信息专项整治
1-10月通江县政府性投资项目审计成效明显
抗日英雄龙波涛:少小离家终未回 后人寻亲告英灵
市重点局紧急召开防范雨雪冰冻天气部署会议
王成在和顺县左权县调研时强调
泗水人大:召开第二批法官检察官履职调研工作会议
全市首台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在六合区投入使用
黄金周我市94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总销售额超9亿元
画下有故事的童年“马可杯”绘画大赛启动欢迎最美“童画”
南澳海域一船员突发急病
天台一中学生课桌下有个“袖珍生态园”
常平:醉驾被抓就说后悔猛求情?然而这并没有用
王双全在台州调研时强调 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关于检举宋军等犯罪集团犯罪线索的通告
第十二届中国石家庄国际医药博览会今日开幕
孙云飞慰问优秀教师代表
奇才!南海实验学校有位保安,靠视频自学成为书法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