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眉山、南充等市举行集体生态安葬仪式。
我省今年倡导禁燃禁放、绿色祭祀,各地殡葬服务单位纷纷开展鲜花换鞭炮、纸钱公益活动。
“买了香蜡纸钱,到了才发现不能烧了,陵园帮我们免费换成了鲜花。”3月31日上午,成都市一家陵园门口,来自成都市郫都区的童大爷一家前去拜祭父母,到了才发现禁止携带烟花爆竹、香蜡纸钱进入公墓。在陵园的鲜花换纸钱柜台,工作人员免费给童大爷一家换了两把鲜花,“母亲生前爱花,相信老人会更高兴的。”童大爷说,用鲜花代替传统祭品很理解也很支持,“空气好了,环境也更优美。”
今年,我省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绿色殡葬文明祭扫,继续推行节地生态环保安葬。各级民政部门和殡葬服务机构严格落实殡葬服务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扎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确保清明节群众祭扫活动平安有序。□丹童(图片由省民政厅提供)
加强管理保安全
为加强管理确保祭扫安全,省民政厅提早统筹部署春节和清明节的安全祭扫工作,召开全省清明节祭扫工作会议,对群众祭扫安全管理服务保障进行了再部署、再落实。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在春节各地组织风险隐患排查的基础上,按照殡葬重点场所、关键服务环节、重要设备用品“三必查”的要求,再次对殡葬服务机构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确保无遗漏、无盲区、无死角。
在各殡葬服务机构自查、本级民政部门核查的基础上,全省21个市(州)民政局交叉检查、民政厅重点督查清明祭扫,安全责任制、风险隐患整治、惠民殡葬政策、服务水平提升、推行节地生态葬、禁燃禁放等内容清单逐一得以落实。
严格纪律强服务
清明节前后,群众祭祀、安葬事务增多,省民政厅要求,各殡葬单位要严格纪律强化服务。坚持“公开、惠民、诚信、廉洁、高效”的原则,创新和细化便民惠民举措,将适当增设服务网点、便民窗口、祭扫专线、祭拜专区,拓展网上预约、代客祭扫、悲伤抚慰、医疗救急等服务功能。严格落实公开公示制度,特别是对殡葬服务收费项目、惠民殡葬政策享受对象及标准等涉及民生的重要内容,必须扩大公示范围,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做到阳光透明,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提升群众满意度。
移风易俗树新风
春节前,省民政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春节清明节期间群众安全祭祀有关工作的通知》,在全国率先推动实现在城市规划区殡葬服务场所禁燃禁放举措,决定从今年2月15日起,在成都市和各市(州)驻地城市周边的殡仪馆、火葬场、公墓等殡葬服务场所,一律禁止焚烧和燃放冥币、鞭炮。
今年清明节,是我省对大中城市的殡仪馆、火葬场、公墓等殡葬服务场所实行禁燃禁放的第一个清明节。为了引导市民生态祭祀,许多墓园取消了焚化台,改造为花台和观景平台,将香炉改造为花盆。同时,与来园群众签订文明祭祀承诺书,还开发了装有千纸鹤、黄丝带、拨浪鼓等物品的祭祀“福袋”代替传统可燃祭品,“从实施效果看,大部分群众接受度高,以后还将继续沿用。”一家墓园负责人说。
大力推行树葬、花葬等节地生态葬,今年向社会免费提供节地生态葬墓穴的数量比去年翻倍。全省将向社会免费提供不低于2000个节地生态穴位(格位)。成都、德阳、南充等地积极为选择节地生态葬的逝者举行骨灰集中安葬仪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更加深入人心。
抓实民生补短板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殡仪馆绿色环保标准化改造”项目首次纳入2018年全省20件民生实事之中,成为四川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和移风易俗,促进殡葬事业发展和殡葬领域环保改造的创新之举。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省民政厅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省级财政安排1亿元、市县配套1亿元,对火化炉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确保在2019年6月前,各地公办殡仪馆火化能力不足和火化等设施设备环保不达标的问题能得到全部解决。
文明祭祀
倡 议 书
广大市民朋友:
春风送暖,又逢清明。在这缅怀先烈、告慰逝者、追思故人的传统节日来临之际,为共度祥和平安的清明节,以健康、文明、低碳、有序的形式进行祭扫,提升四川文明形象,特向社会各界及全体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倡导节俭治丧。百善孝为先。倡导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树立厚养薄葬现代理念,提倡亲人在世时,常关心多陪伴,让亲人享受家庭温情、人世欢乐;亲人离世后,倡导治丧不讲排场、不比阔气,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让逝者欣慰、生者无憾。
二、倡导绿色殡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成社会共识。将亲人骨灰掺着花瓣安葬于花草树木之下、撒散于山川江河之中,象征生命常绿、精神永存。提倡生态、环保、低碳理念,采用树葬、花葬、撒散、深埋等节地生态方式安葬亲人,节约土地、造福子孙。
三、倡导文明祭祀。行孝当生前,祭奠重人心。对亲人最好的缅怀与纪念,当铭记其德行,传承其品格,实现其夙愿。倡导摒弃烧纸、焚香等污染环境的祭扫方式,采取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祭文诵读、网络祭祀、社区公祭等低碳、环保方式纪念故人,变注重实地实物祭扫为精神传承缅怀,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情感融入现代文明表达方式。
四、倡导安全有序。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期间,正值人流和车流高峰,交通拥堵,建议科学合理安排时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错峰祭扫。在殡葬服务机构祭扫时,做好自身安全防护,服从管理部门安排,维护祭祀场所秩序,确保活动安全、和谐、有序。
绿水为清,日月为明。寄托哀思外不拘于形,内应重于心。在这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之际,让我们共同以绿色环保祭扫方式,共度一个文明、低碳、和谐、平安的清明。
四川省殡葬协会
2018年4月2日
原标题:文明绿色祭祀 阳光透明服务——省民政厅多项举措让清明更清朗
“巾帼创业创新致力脱贫增收”经验交流会召开
“内师杯”内江市第三届大中专乒乓球联赛落幕
博厦桥路段增加借道左转车道 缓解交通压力
8万元扶持金雪中送炭 助力九寨沟残疾养殖户恢复生产
市领导开展节前走访慰问活动向老党员和一线建设者送祝福
文明绿色祭祀 阳光透明服务 四川省民政厅多项举措让清明更清
返乡当花农,农田变花海 幸福像玫瑰花一样绽放
2018广东旅游国庆大数据 湛江排名第七
商业资源集聚度 新一线城市商业魅力武汉排第四
女性如何经营家庭幸福?这场情感沙龙给你答案
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加强巡查修复市政设施
九江经开区港城第二小学开展“三爱三节”主题活动
95后酒后撞死人找人顶包 称心里害怕不想坐牢
我市举办社科普及基地建设工作研讨会
苏州合力保护电力设施 微信举报可获奖励
威远县举行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礼仪专题讲座
工业园区海关推广企业税单自主打印 打通无纸化改革最后一公里
市交通运输局:演练立足实战 应急救援高效
咸安区召开2018年招硕引博引进人员岗前动员会
“沈锡纯中国画作品展”在福建省美术馆9月9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