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个项目动工,29个项目投产 451.4亿投资提速“两个河源”建设


阿里巴巴广东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华夏易能(广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凯中精密制造技术有限公司项目、河源市雄华光学科技有限公司……6月29日上午,全市产业类项目集中动工投产仪式举行,70个产业项目集中动工,29个产业项目投产,总投资达451.4亿元,预计年产值310.3亿元。加速奔跑的河源,再次成为投资者争相投资的热土。
优质项目接踵而至,大企业纷至沓来,不仅为我市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也充分证明“两个河源”发展思路的“虹吸效应”日益显现。特别是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将河源既写进粤北生态发展区,又写进珠三角核心区;省委书记李希在参加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河源组讨论时,分析指出了河源面临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乡村振兴战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四大机遇”,并认为河源有可能率先突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和发展最大瓶颈。这充分证明“两个河源”发展思路与省委的要求基本一致,更加坚定了社会各界对河源发展的信心。
凡大事要事,必作于细,必成于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和建设“两个河源”的发展思路,让河源成为大企业、大项目争抢的“香饽饽”,也对河源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源将按照市委七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加快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要求,从细节着手、从实处用力,全力以赴为项目发展提供更全面、更便捷、更周到的服务和更宽松的政策环境,确保每一个项目有力有序加快建设,为河源高质量和较高速度发展作出新贡献。
项目集聚再掀投资热潮
在6月29日我市举行的产业类项目集中动工投产仪式上,企业“抢滩”河源的场面再次上演:99个产业项目集中动工投产,其中超10亿元项目9个,超5亿元项目25个,项目涵盖了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命健康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仅仅是今年河源招商引资工作的一个缩影。2018年对河源来说注定是不凡的一年:今年初,我市先后与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保利集团等6家央企和阿里巴巴、砺剑集团、香港铜锣湾集团等16家大型知名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3月29日举行了2018广东河源投资年会,共有58个项目签订投资协议,合同投资总额1188.6亿元,将众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转化成了更加具体实在、更具可操作性的投资协议。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我市已经与央企总部、著名民企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总额近万亿元,比亚迪等一批著名企业也将近期与我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河源城市的价值越来越显现,发展的前景越来越广阔,一拨拨投资热潮鼓满河源乘风远航的风帆。
“两个河源”成为企业竞相追逐的沃土
“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河源生态环境一流、资源禀赋突出、交通区位优越,是全省唯一一个同时近距离接受广州、深圳、香港3个一线城市辐射带动的地区。同时,按照省委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布局,河源既要打造山青水绿、环境优美的生态河源,又要打造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的现代河源。在今年召开的市委七届四次全会上,河源站在未来30年乘风远航的高度,战略性地提出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和建设生态河源、现代河源“两个河源”的发展思路,成功将企业的目光聚焦到河源。
“河源具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可以近距离接受广州、深圳、香港的辐射,落户在河源,阿里巴巴可以为华南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核心区域提供最优质的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服务。”阿里巴巴研发事业部副总经理黄伟龙对阿里巴巴广东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在河源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河源市模具机械行业协会会长、杰美集团董事长刘跃对“两个河源”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他认为,生态河源和现代河源的发展思路非常精准,既可以发挥河源的生态优势,又能指导产业形成集群,促进产业发展,对吸引珠三角产业转移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他介绍说,首批签约落户河源深圳国际模具城的16家企业,已经有15家动工,其中4家已经建成试产,“大家都非常看好‘两个河源’”。
“两个河源”发展思路,明确了我市发展方向,拓展了发展空间,厚植了发展优势,集聚了发展要素,为河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延伸区和大腹地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梧桐成荫,凤凰自来。生态河源、现代河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两个河源”正日益成为重量级企业战略布局首选地、投资的沃土。
优质服务让企业频频点赞
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发展要素聚集,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软实力之一,是决定企业是否落户的关键因素。
“河源是我见过的最高效、最贴心、最温暖的政府之一,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河源的速度、河源的热情、河源的服务以及政府部门强大的统筹协调能力。”黄伟龙在致辞中对河源的的营商环境满是赞誉。
黄伟龙介绍说,从双方就阿里巴巴广东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
进行投资接洽以来,仅仅用了两个月就签署了投资协议;随后,河源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项目推进建设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和项目所在地政府都主动服务,在土地征迁、土地平整、土地招拍挂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规划、国土、林业等部门在项目用地指标等方面一路“绿灯”,项目从签约到动工,仅用了3个月时间。
像黄伟龙一样为河源营商环境点赞的企业还有很多。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浩宇直言,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到河源投资的最大因素,优质的服务让河源成为投资发展的热土。
市委七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要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打造河源营商环境新优势,加快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目前,河源正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体系,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特别是自贸区的制度创新成果,创新建立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构建与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相适应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用实际行动,让企业在河源感受到与珠三角先进城市同等水平的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 董伟伟)
项目梳理
动工投产项目多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动力新动能提升河源产业实力
6月29日,我市举行产业类项目集中动工投产仪式,99个项目集中动工投产。记者梳理发现,此次集中动工投产项目以工业、城建、文化旅游、交通、民生类为主,涵盖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命健康等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阿里巴巴广东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将在河源高新区、源城区和江东新区建设三大数据园区,将为阿里巴巴集团未来的业务提供强大动力,也为河源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融合应用注入新动力,树立新标杆,可带动电子商务服务业、互联网金融、现代智能物流、跨境电子商务、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产业集聚河源。
雄华光学科技手机玻璃,巨恒光电科技摄像头保护镜片开发,东聚能源科技移动电源产品、平板类电子产品等项目,将为我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注入新动力。
高端装备制造业会聚了新动能。蓝海米克的精密模具及汽车模具研发设计与制造,凯中精密制造的汽车连接器等精密零组件,米尔迪克智能机械厂的机械设备,精方科技的精密医疗、高端智能数控设备、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制造等项目,将为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新材料产业项目也加快集聚。戈兰迪新材料科技的工业新材料研发,美克顿微金属项目磁性材料等项目动工投产,为新材料领域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华夏易能(广东)新能源科技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电池组件、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科瓦新能源制造的太阳能设备和电池,中机国能智慧能源的分布式能源、园区能源系统等项目,将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此次集中动工投产的产业类项目,对河源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聚、提升产业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必将为全市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本报记者 张平)
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在县区多点开花
县区是“两个河源”建设的主力军。6月29日,除了在河源高新区设立主会场外,我市各县区分会场也同步举行产业类项目集中动工投产仪式,把签约的一份份投资协议变成一个个实体项目,推动生态河源、现代河源“两个河源”建设。
在源城区,阿里巴巴云数据中心等4个项目集中动工,总投资额达60多亿元。当天动工的项目包括阿里巴巴云数据中心,响水森林公园,上村村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基地以及春沐源温泉民宿和餐厅,涉及工业类、文化旅游类、民生类、文化类等领域,推动源城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东源县,集中动工的产业类项目有10个,合同投资总额近51亿
元;集中投产的产业类项目有6个,合同投资总额21亿元。这些项目涉及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全域旅游、交通等领域,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加快东源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产业层次水平,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在和平县,共有17个产业类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总投资额达40.4亿元。此次集中开工和投产的17个产业类项目,全部为科技含量较高、产业关联度强的项目,必将为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和改善民生创造新优势、增添新动能。
在龙川县,共有9个产业类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总投资额达65.2亿元。这次集中开工和投产的9个产业类项目,全部为科技含量较高、产业关联度强的项目,为龙川产业园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在紫金县,11个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总投资29.6亿元,预计全部竣工投产后,可年创产值33.56亿元。集中动工的10个项目均是亿元以上项目,其中3亿元以上项目4个,涵盖了现代服务业、电子、科技、管道天然气、食品等行业领域。
在连平县,共有总投资17亿元的6个动工项目,以及2个投产项目集中动工投产,这8个项目涉及机械制造、电子科技、新型材料等行业,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是连平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项目,将推动紫金加快发展。
在江东新区,12个项目集中动工、3个项目集中投产,总投资额逾66亿元。集中动工的12个项目总投资约57.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集中投产项目3个,总投资约8.3亿元。这些项目涵盖了高端装备制造、新电子、新材料等多个高新科技行业、领域,将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 何海华 李成东 陈小玲 苏勇军 王永红 田红秀 叶春雨 黄世军 冯晓铭 特约记者 黄赟 谢鑫 刘伟东 黄廷首 杨国栋 黄从高 徐精华 黄晓明)
现场直击
动工项目建设热 投产企业生产忙
6月29日,在河源高新区主会场和五县一区、江东新区6个分会场同步举行的全市产业类项目集中动工投产仪式,再次掀起“两个河源”建设热潮。当天,记者走访了解到,动工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投产企业生产一片繁忙。
当天,位于河源高新区内的河源砺剑特电科技有限公司smt生产车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操作电子产品保护板贴片机。该公司6条移动电源生产线、2条smt后焊生产线、2条保护板自动生产线正式投产。
河源砺剑特电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锂电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电源等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其相关的技术咨询、软件开发等业务,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年创税1500万元以上。
江东新区临江镇澄岭、前进片区,挖掘机、轧路机、铲车、工程车繁忙穿梭……江东新区产业园(二期)2.3平方公里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工地一片繁忙。该项目是江东新区拓展产业发展承载平台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目前首期0.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已正动工建设,为该区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筑好巢。“企业将组建一支强干的项目管理团队,拿出最精干的施工人员,科学调配,精心施工,以饱满的热情、充足的干劲投身到项目建设中。”项目合作方——苏商系信和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怀青说。
广东轩朗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于2010年在东莞市成立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研发各类光学膜片、光学板材以及各类功能性光学材料等,主要客户为创维、康佳、tcl、韩国lg、超声和信利、华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由其投资建设的广东轩朗河源总部和生产基地,今年3月开始试投产,是江东新区落户企业中的“头生子”,目前企业全部生产要素和经营主体都搬到了江东新区。
“截至今年5月,基地生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近80%,主营业额已经超过1亿元。”广东轩朗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贺孝林介绍,其企业合作商和客户到河源基地考察后,对企业的生产环境、生产规模和员工的变化感到很震惊,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新材料开发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本报记者 黄世军 张平)
企业声音
“我们看好河源发展前景”
“两个河源”建设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正日益成为投资的洼地、价值的高地和重量级企业落子布局的战略首选地。在6月29日举行的河源市产业类项目集中动工投产仪式上,企业家畅谈“两个河源”优势,纷纷表示将为“两个河源”建设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贡献力量。
阿里巴巴集团研发事业部副总经理黄伟龙:“四大机遇”定会吸引更多央企民企落户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阿里巴巴仅用2个月时间就和河源签署了投资协议,河源市政府专门成立了项目推进建设领导小组,使项目能够提前动工。我深有感触,河源市政府部门是我所见过的最高效的政府,也是最贴心、最温暖的政府。我坚信,河源有这样的服务速度和服务效率,按照李希书记在省委全会河源组讨论时提出的“四大机遇”以及河源独特的资源禀赋,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央企和大型民企来河源落户,也一定会在这些项目的带动下发展得更快。河源山好、水好、人好、资源丰富,为阿里巴巴建设世界级的项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河源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将助力阿里巴巴为华南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核心区域提供最优质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河源市委市政府开放包容的态度、优质的服务,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阿里巴巴将为河源大数据产业聚集发展、融合应用注入新动力,树立新标杆,大力推动河源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河源市巨恒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郑伟:为现代河源建设注入高科技元素
河源政府服务高效廉洁,是广东营商环境良好的典型地区。经过多方考虑,我们最终被河源政府的诚意打动,决定将生产基地从韩国搬到河源。我们将全力支持“两个河源”建设,特别是企业手机芯片采用韩国的最新技术,将为现代河源建设注入高科技元素。
深圳杰美晟模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河源市模具机械行业协会会长刘跃:打造成为全球高端模具制造业基地
随着河源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更多的产业更多的企业将落户河源。对模具产业来说,首批16家企业中已经有15家动工了,其中有4家已经试产。我们希望把河源模具产业城打造成为全球高端模具制造业基地,为河源工业经济增长增添动力。
广东普能达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周纪芬:争取成为园区企业的标杆
河源政务服务效率高,营商环境优越,园区规划全面、合理,综合配套基础设施已经完善,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公司将坚定信心,全力以赴,争取成为园区企业的标杆,为河源的发展作出企业应有的贡献。
广东顺的精密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建新:项目从意向到动工不到四个月
河源投资环境好 ,投资优惠政策较多,政府办事效率高, 我们项目从意向到投资再到动工,不到四个月时间。项目投产后,主要从事高附加值的高端设备制造,在国内同行业里面达到先进水平,为“两个河源”建设贡献企业力量。 (本报记者 敖海冲)

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车俊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市食药监管局召开春节期间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部署会
新南街道九龙社区开展庆七一建党节活动
光明新区住房和建设局开展新区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实名制和分账制度落实情况督查工作
南山区卫生监督所开展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
70个项目动工,29个项目投产 451.4亿投资提速“两个河源”建设
28条瓶颈路通车过半
全国海洋经济调查线下推广走进三亚摸清“家底”
市政协副主席李光霞到我镇检查消防安全生产工作
【金乡县】孔凡萍来我县开展政德教育现场教学演示论证活动
青连铁路进入收官冲刺阶段 九月底前完成轨道铺设
关于开展“101%服务流动红旗”优质服务竞赛活动评选的公告
张维国参加市委办公室机关第一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时强调大力学习弘扬“红船精神” 担当职责使命争当时代先锋
市政府与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就创新区建设签署合作协议
去年我市徽商回归项目资金全省第一
芜湖“掌上智慧医疗”再升级市中医医院迷你挂号缴费机正式上线
“改革引擎”发力 打造创新之城
宝鸡成为“驴妈妈网”西北十大周边游目的地
【农安县】县政府召开廉政工作会议
猕猴桃结岀脱贫致富“黄金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