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肿瘤治疗室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主环大厅
兰州重离子医用加速器应用示范区建设项目是经省发改委批复的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创业示范园项目,也是市委、市政府的重点项目。根据规划,该项目总建筑面积34.5万平方米,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14.67亿元,总建筑面积9.35万平方米,包括重离子治疗中心(pt区)、门诊综合楼;二期投资14.13亿元,总建筑面积25.20万平方米,包括医疗用品管理中心、科技研发中心、辅助用房、老年康复中心、康复治疗中心、医疗设备管理中心及病房楼。 “重离子治癌安全不?需要花费多少钱?治疗的原理是什么?兰州重离子治癌医院的进程如何?”这是记者平时听到市民对兰州重离子医用加速器应用示范区建设项目关心最多的几个问题。近日记者走访了项目相关部门,为读者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重离子束治疗肿瘤独具优势
进入深层肿瘤治疗室中,摆放着一张手术治疗用的床,而靠近控制室的圆形墙面正中有一方孔,控制室左侧的电脑上显示着病人的治疗计划。负责重离子治癌项目的近物所研究员张红告诉记者:“通过ct、核磁共振等定位,事先制订好周密的治疗计划,确定重离子束照射多深、剂量多大等。然后根据病人病灶大小、深度、剂量大小,来确定治疗时间,一般10到12次,每次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大多数病例12次就治完了。你看,现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来的不规则黑孔是肿瘤的形状,接下来,重离子束流
就从墙上的方孔出来,照射躺在手术床上的患者的身体,而照射的位置就是这几个黑孔。”
张红告诉记者,说起传统癌症放疗,人们会联想起恶心、呕吐、脱发等字眼。常规放疗是指用x射线或者伽马射线来杀死癌细胞,随着深度的增加,肌体对x射线或伽马射线的吸收剂量呈指数衰减的趋势,在到达肿瘤部位之前,x射线或者伽马射线已经被正常组织吸收了一大半,“余威”所剩不多。常规放疗对有些癌细胞(比如恶性黑色素瘤、胰腺癌等)不敏感。整体来说,常规放疗很多时候是“伤敌一千,自损上万”。重离子最大的特点是有布拉格峰,不同于x射线或伽马射线,重离子在到达肿瘤部位之前的吸收剂量很小,基本上没有杀伤力,到达肿瘤部位时会出现一个尖锐的吸收峰,也就是说,重离子把自身的威力绝大多数都释放在肿瘤中,对健康组织损伤低,副作用小。此外,布拉格峰形成的高能量损失密度使得肿瘤细胞dna发生双键断裂的几率非常高,不容易修复,所以,重离子治疗治愈率比较高;重离子的相对生物学效应可达到3,治疗剂量小,可有效杀死乏氧肿瘤细胞,不会留下肿瘤核;重离子定位精度高,可对人体深部肿瘤实施三维扫描精确治疗;重离子每次治疗时间短,无痛,患者日常活动不受影响,治疗疗程短。
“简单来说,如果把普通放疗比喻成
手枪打碉堡的话,那重离子束就相当于加了精确制导的炮弹,特别适合于常规射线不敏感、不宜手术的难治肿瘤的治疗。重离子束以其独特的深度剂量分布、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等被誉为目前最先进放射治疗方法。”张红说。
重离子束以其对健康组织辐射损伤小、对肿瘤靶区杀伤力大、可准确定位和精确控制照射剂量等独特优势,从2006年重离子治疗装置迎来首个病例到如今,在中科院近物所的重离子束治疗癌症临床实验基地,完成了对213例肿瘤患者的治疗研究,经治疗的病人随访率达到了96%以上,截至目前,接受治疗的病人未发现明显的复发和转移病灶现象。
科研人员和志愿者为项目作出重要贡献
为了能更好地让重离子为癌症患者更好的“服务”,不少科研人员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张红就是其中一位。
2003年,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为研发重离子治癌技术,以“百人计划”项目把张红从国外请到所里,以3年为期。“重离子治癌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研究”被列为新的“973”项目,对项目首席科学家张红来说,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对家人歉疚的事。
张红的丈夫和孩子在美国,她告诉他们在兰州工作3年就回去。张红潜下心来,和同事一起,完成了与重离子治癌
临床试验相关的多项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动物实验,做了103例病人重离子束治疗人体浅层肿瘤临床试验和6例人体深部肿瘤患者重离子临床治疗试验,并取得了很好效果。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度过,总有忙不完的事在等着她,总有许多科研上的问题吸引着她。时间早超过了约定的3年,丈夫和孩子埋怨她“说话不算数”,但是张红还是继续留在兰州工作。结果,“973”项目确定下来了,这一次需要的研究周期是5年,张红更不能走了。
2003年,孩子在上中学。2011年,孩子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可张红还是没能回去。因为她“说话不算话”,她的孩子逐渐有了疏远,家人对她也颇有怨言。
除了科研人员,不少参与临床前期试验的志愿者对重离子治癌这个项目也有很大帮助。这些志愿者中最大的88岁,最小的10个月。记者了解到,一位老人胳膊上长了个碗大的肿瘤,北京某大医院建议截肢。老人到近物所申请当志愿者,希望能保住胳膊。科研人员接纳了老人,用重离子束一块一块照射老人胳膊上的肿瘤。如今老人的肿瘤消失了大部分,正处在观察恢复阶段。也正是这些志愿者志愿参加临床前试验,让重离子治癌的可靠性和可能性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同时为科研人员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在已经进行的200多例临床前期的
试验中,不少志愿者把重离子治癌当作了唯一的希望,有的志愿者因为病情较重,甚至说出了把自己“死马当作活马医”的话。看到人们对重离子治癌如此急切,科研人员更急切了,他们希望更好的完善医用重离子治癌装置,能够让装置早日得到应用。
打破国外医疗器械垄断地位
记者从兰州城投以及中科院近物所了解到,兰州重离子医用加速器产业化及应用示范基地项目分研发制造、应用示范、公共服务三大产业化应用示范区,分两期实施。其中,兰州重离子肿瘤治疗中心总建设用地约3.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43万平方米。包括pt区、办公及能源动力中心。最主要的pt区建筑面积为19943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968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0258平方米;建筑总高度23.40米,室内外高差0.5米。二期建设重离子医用加速器公共服务区,基于中科院近物所已有的人才团队,联合国际、国内知名院校与重离子医学相应的教育资源,设立重离子医学培训中心和个性化医疗康复、医疗护理中心等。
该项目总投资60.8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37.6亿元,于2012年12月底开建,位于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345450平方米,重离子肿瘤治疗中心已基本完工。该项目二期工程总投资23.2亿元,医疗设备管理中心、二期病房楼、老年康复中心建筑已封顶。
近物所成果转化与产业处处长蔡晓红研究员表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器械设备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已完成医疗器械注册检测,即将进行临床试验,预计年内可以上市。蔡晓红说,目前我国高端医疗器械95%以上依赖进口,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实现国产化标志着我们打破了国外医疗器械的垄断地位。目前我国癌症高发,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的上市可以让肿瘤患者在得到更好治疗的同时,降低治疗成本。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的国产化可以打造相关装备制造和运行服务等数千亿的产业,创造经济效益收入215.01亿元,净利润51.98亿元,实交税金8.62亿元,出口创汇0.73亿元,节约资金7.67亿元,合作转化收入21.64亿元。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理文/图
6月东莞制造业PMI回升至52.2 生产、订单指数稳步增长
用扫黑除恶实际战果 回应群众期待——访什邡市委政法委书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张滔
2018年台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拟认定公示
上海市第十二届老年文化艺术节火热开幕
人民银行等部门发文规范互金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
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预计年内上市
女孩乘滴滴遇害 浙江运管责令滴滴暂停浙江地区顺风车业务
道县:千亩葡萄丰收百名群众致富
常山组建“廉情智囊团”
桦南县组织收听收看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龙海程溪:鼓励乡村创业 开发就业新模式
老小区停车难 这群老人有办法
市领导带队督查潮汕环线高速公路进展情况
雅安市委农工委督查名山区“五美乡村”行动
贵池举办“秋浦湿地生态贵池”文学采风活动
文化桂林:烽火狼烟八十里山关
山东儒商大会2018:临沂市金融项目签约30亿元
厦门警方深化放管服改革 为群众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青岛这些地方美成这样了你还不来 错过再等一年
全市保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