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岁青莲书院现身江油彰明镇?文博专家呼吁修缮保护


  绵阳新闻网讯 青莲书院残存于江油市彰明镇?房主因不堪维修之苦,打算拆除重建现代建筑……4月27日上午,根据江油市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人员谢小东提供的线索和佐证资料,江油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专程前往彰明镇,对彰明小学旁的一座疑似清代青莲书院的古建筑进行了初步考察。
  呈现于眼前的,是一幢穿斗结构、青瓦覆盖的两进四合院,后为两层木楼。周遭荒草荆棘疯长,业已显得破败、萧条不堪。与清同治《彰明县志》手绘城池图中标注的书院位置与外貌高度吻合。纵观江油现存的古建筑,如此规模和结构的四合院在江油市境内,除寺庙外,亦属鲜见。
  在工作人员考察的过程中,一路人证实小时候曾在这里上过学。后该栋建筑被私人购买,由于年久失修,无人居住,院内杂草丛生,显得荒凉。房主人每年要花钱请人翻修,现正打算拆掉重建。
  1958年,江油、彰明两县合并。随之,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彰明县渐渐淡出人们记忆。根据史料记载,青莲书院系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彰明知县胡整所建。清乾隆《彰明志略·卷十艺文志》中收录有一篇胡整所撰的《新建青莲书院记》,记载了书院创建的经过:“癸酉冬,余下车昌明,考古稽今,如先儒李太白先生,与杜工部诗名同耀盛唐,青莲渡是其故里,粉竹楼等处,系其读书之地……岁丙子,详请设立祠学,率同外翰邓君、县尉叶君,共襄其事,择地于学宫西建青莲祠三间,旧存碑刻迁竖其堂前面,添建书院正房三间、东西两廊六间,延请名师,以为生徒讲习之地。”
  青莲书院在当时既是学校,又是祠庙,每岁十一月望日,按祀典规定都要在此举行祭祀活动。当时,县人亦称青莲书院为太白祠。在嘉庆和道光年间,两任彰明知县对青莲书院又进行过增修和扩建。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推行新政,废科举、建学堂,青莲书院被改为彰明高等小学堂,1950后再改为彰明小学。
  为呼吁重视和保护,江油文化界专家刘术云先生在江油论坛发了一篇名为《彰明发现疑是青莲书院,命运堪忧》的帖文。该帖在网民中立即引起了较高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一时众说纷纭,有人赞成保护,有人反对。5月3日,市文管所考古人员何映辉再次前往考察,认为疑似青莲书院建于清末明初,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可以申报为不可移动的文物点加以保护。因此,建议房屋主人千万不要拆除,而是筹措资金尽快修缮。
  据悉,清代江油的匡山书院和彰明的青莲书院曾是与纪念李白有关的重要文化遗迹。近年来,在江油市政协委员和市民的呼吁下,匡山书院的重建工作已被提上议事日程。而彰明的青莲书院至今已消失了110多年,希望通过相关部门的严谨考证,如果确定该处古建筑为青莲书院的遗存,政府应加以修缮保护,为江油的李白文化资源增添一笔宝贵的财富。(刘术云 谢小东 绵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元松 文/图)

车俊就郭口顺事迹作出批示不忘初心,奉献人生
7名“四叶草”融入社会以残助残
四川省“百镇建设行动”拟扩面增量 射洪3镇上榜
石台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
260岁青莲书院现身江油彰明镇?文博专家呼吁修缮保护
六旬女士吃啥吐啥半年暴瘦30斤 竟是心理原因所致
我市启动2018年“情系考生 爱心送考”公益活动
22亿元 清华获国内高校最高捐赠
【市城管局】市城管执法支队一大队、六大队积极投入防汛抢险工作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 举行专题学习会
不忍肇事者赔太多 老阿姨提前出院
道路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桂阳群防群治安居乐业
我市将举办“欢乐潇湘·美丽郴州我的家”群众美术书法摄影活动
市中区顺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四川职称改革怎么改?以后评职称品德是首位!
5万张门票大放送
微调查:近六成学生每天阅读不足30分钟
中国印刷高等教育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