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无距科技有限公司的参赛作品
8月22日,2018中国沈阳海智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二届“中国智谷·星汇杯”创新创业大赛阶段进入初审。来自德国、日本、英国、北京、上海、沈阳、大连、鞍山等地的77个科研团队和67个科技型企业热情参与。
营造活动氛围,不断激发创新活力。近年来,浑南区成功举办中国双创周、中国创新挑战赛(辽宁)、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辽宁赛区)等各类创新创业活动500余场。“创业浑南”、“海创工程”等形成地区特色,“浑南创客”等创业品牌效应不断增强。
实现科技人才向企业家的蜕变
“首届中国智谷·星汇杯创新创业大赛吸引22家高校院所、30余个院士、长江学者及万人计划专家团队、8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热情参与,参赛项目获得创业投资1450万元,这极大地点燃了众多创业团队的参赛热情。”大赛组委会的负责人说,随着双创政策和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政策的落地实施,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热情不断高涨,科技成果转化力量不断增强,“此次参赛项目数量比去年增长30%。”
一家来自上海的科技型企业负责人在报名参赛时表示,“我是辽宁人,一直关注星创赛,虽然企业在上海,但希望通过这次科技型创新赛事,可以得到家乡政府的支持,回乡创业,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该项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沈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科技型赛事,旨在激发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热情,提升创新创业水平,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弘扬创新创业文化,促进科技和金融相结合,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大赛组委会设置金奖10项、银奖10项、铜奖10项,获奖项目有机会获得创业经费10-20万元、对在海外取得博士及以上学位来沈创业给予生活补贴15万元、负责入围决赛的海(境)内外创业团队来沈机票、食宿及市内交通费用。
同时,组委会提供6000万元天使投资基金,针对符合投资标的的创业项目进行100-500万元股权投资,并且通过组织创业培训、行业沙龙、专题论坛等活动为项目对接技术、人才和中介服务资源,联合投资机构、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针对重点项目进行协同孵化。
搭起辽宁振兴的梦想舞台
8月15日,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辽宁赛区)暨第六届辽宁创新创业大赛行业赛启动仪式及先进制造行业赛在沈阳高新区举办。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是由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家网信办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共同指导举办的一项以“科技创新,成就大业”为主题的全国性创业比赛。
此次大赛中,最年长的创业者是来自锦州的65岁的陈法廷,他毕业于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在退休之前从事医疗工作,他带着他的发明“无创伤气道打开器”来到现场,自信地说:“年龄不应该成为创业的障碍,在我的创新团队,有来自清华大学和东北大学等顶尖高校的科技工作者担任技术支持。”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从2012年开始已成功举办六届,目前大赛已是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双创赛事,也是全国最大的众创空间和最强的众扶平台。经过五年时间的积累,大赛已成为参赛企业与投融资机构对接的有效平台,充分显示了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巨大潜力,已成为辽宁省科技企业融资对接、技术合作、成果转化、培养吸纳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也是辽宁省整合创新创业要素,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辽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力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的强力抓手和梦想舞台。
打造东北首条双创街
8月13日,在市科技部门和浑南区的大力支持下,由沈阳双创街牵头的沈阳·中国智谷双创街“清创汇”正式成立,浑南区科技经信局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表示祝贺。“清创汇”对浑南发展战略起到助推作用,能迅速形成聚集人才力量、发挥人才优势的局面,浑南区也将继续支持中国智谷沈阳双创街和“清创汇”的进一步发展,为浑南振兴积蓄更强力量。
作为京沈对接重点项目,沈阳·中国智谷双创街是由沈阳市浑南区联合北京双创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创新创业聚集区,是东北第一条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特色街区。目前,沈阳双创街自4月26日开街运营以来,吸纳企业35家,98%的街区面积得到实际利用,举办活动52场,企业投融资金融服务3家,带动创新创业3000人次。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傅淞岩
特约记者林宽
虞城县闻集乡韩庄村:村里娃考上大学 合作社发给红包
政企搭台助力我市中小微企业融资
非音乐专业拥有30万"歌迷" 武汉大二男生发表原创单曲
我市组织集中调研枫江环境污染、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洞口住建:数字化档案化解工程项目的“尴尬”
双创大赛为创客逐梦插上“翅膀”
巡察公告
纪委书记走亲戚
海丰县宗教界人士学习消防安全技能
市北区组织观摩环境整治街道项目
我市将实施“八项工程”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石岐区爱卫会督导辖区登革热防控工作
【理上网来】《共产党宣言》对中国影响至深意义非凡
异地交叉检查 四川污染源普查动真格
登封市召开脱贫攻坚推进会
珠海航空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文:产业园开园十年,从“一片荒凉”到“一地难求”
合肥向“升学宴”、“谢师宴”亮红灯
一张蓝图激活发展潜能——空间规划改革的宁夏探索
专访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Zamir Ahmed Awan
莫让“狗患”抹黑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