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鹿城文化中心城市书房一座难求。
温州网讯 昨天,是浙江大学大一学生杨嘉文放假回家的第十二天。前一晚要睡觉时,她想着,第二天得早起。要去家附近的城市书房看书学习,因为暑假,城市书房里的座位几乎爆满,她也免不得加入抢位大军。
行走在温州大街小巷,你总能不经意间发现位于街角的那座城市书房。与外面烈日炎炎相比,书房内的安静与清凉犹如世外桃源。人们捧着书本,或坐或站,读得如痴如醉。
浙大学霸加入
暑期抢座队伍
8月2日上午9点半的鹿城文化中心城市书房里,座无虚席,就连楼梯上都坐着看书的小孩,一位家长更是带了一块小凉席,铺在地上给儿子坐着看书。这么多人,却一点声音都听不见。
今年19岁的杨嘉文,就坐在里面。杨嘉文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2017年高考,她以673分的总分,位次全省第1100多名,成功进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医学试验班。能进入浙大竺可桢学院,意味着是尖子中的尖子。
学霸在这里面临着新的“竞争”。“昨天9点多来的,发现已经没位置了,所以今天8点半就到了,城市书房的位子真是越来越抢手了,和我们浙大图书馆的位子可以一拼!”杨嘉文发朋友圈“吐槽”说。
结果很快,朋友圈下面就收到了不少朋友的回复:“昨天晚上全家人去了县前分馆,同样座无虚席,我妈说在那儿想找个位子,真的很难……”“我今天早上在杨府山分馆做志愿者,人真的很多啊!没想到大家都这么爱看书。”“你又去了?等我一起啊,下午我也来。”
“看来喜欢去城市书房的人还真不少。”杨嘉文说。
因城市书房
外地同学羡慕她
这是杨嘉文和城市书房相伴的第二年。一年前的高三寒假,她带着试探性的目的第一次踏进书房,就像一见钟情般爱上了,她说:“书房离我家步行只需5分钟,而且周围居民区聚集,餐饮店又多,中午饿了出来吃个饭很方便。”
那年寒假,为备战高考,杨嘉文几乎把时间都耗在这里。从早上9点一直到下午3点,在埋头做卷子累了的时候,选一本书房里的书翻看,因为历史不太好,她就在这里看了不少关于五代史的书,而这些阅读时光成了高三里难得的休闲。
有时她还会偷偷观察来这里的人,中年人来这里最爱翻阅的是菜谱,漫画书绝对是小朋友的最爱,上班族来都爱带着电脑。虽然每个人来这里的人目的不同,但来了这里之后,他们都是那么默契,或是阅读或是忙着自己的事。
如今虽然上了大学,杨嘉文还是爱来这里,书包里塞着作业、耳机和水杯。“我的不少外地同学,回家后学习都是去咖啡馆,但那儿通常需要最低消费。我就和他们说,在温州有城市书房,一样有空调,一样有座位,却不收一分钱,更有免费的水供应,他们可羡慕了。”杨嘉文说。
城市书房
未来真的会更多
2014年,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推出创新之举:开出24小时全天候开放、无人值守、面向所有人群免费借阅的城市书房。如今,城市书房已经成为温州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我市11个县(市、区)已建成的城市书房达到52家。今年我市将再建20家城市书房,目标达到70家。数据显示,有197万人次享受了城市书房的便利,外借图书103.8万册。
晚上回家时,杨爸爸心疼女儿暑假还要起这么早,杨嘉文打趣道:“要是将来温州的城市书房越来越多,那时就不用起那么早了。”这是杨嘉文的心愿,也是很多温州市民的心愿。但这个心愿很快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实现。
城市书房建设,被作为民生福祉,写进了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工作报告中:“积极创建国家公关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新增城市书房、百姓书屋、文化驿站25个,新建文化礼堂194个。”
城市书房成为了温州的文化品牌,不仅申请了商标和专利,更颁布了地方标准,目前全省已经推广并建成了133家,全国也有40个城市在复制,这朵阅读之花未来将开遍全国。
来源:温州晚报
记者:范晨/文
李立/摄
庆“七一”全市县区政协机关党建工作座谈会召开
市区民办初中电脑派位录取 3362名考生抽取1800个名额
省商务厅副厅长乔兴力来太和县调研香精香料、发制品产业发展形势
东海:东海农业结构调整成果接受市观摩
晋城青少年税法学堂启动
浙大学子加入暑期抢座队伍 因城市书房被同学羡慕
苏仙区国税局完成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工作
女子与家人争执从5楼跳下 被4楼邻居一把抓住(图)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郑州占五席 新郑新密荥阳登封巩义上榜
湖南春节游别样年味 旅游节庆活动备受游客青睐
高阳县举办第三届网络文化节
【两会进行时】政协委员热议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
醴陵市住建局节前慰问送温暖
临海永丰严防村级账目“灯下黑”
明光:技术改造助发展
省第十八届运动会9月11日开幕六大特色展示我省体育成就
2018年度佛山民政开放月启幕体验民政服务感受爱民温度
地板座凳损坏严重年久失修 城市装饰别攒着修
“万名党员进课堂”专题报告会举行
嘉鱼潘家湾镇以项目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