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依然面临着一系列短板: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发展滞后,人穷村也穷。这个时候,如果扶贫只顾栽些盆景,搞些面子上的事,作风漂浮,那就不能实现如期脱贫目标,就交不了账。(4月1日人民网)
这几年脱贫攻坚行动,确实比前些年有了质了提升,尤其是在力量的攻坚方面,几乎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第一书记,有联系的帮扶单位、定点联系党员干部,而且,各级政府在财力的支持上,也是不遗余力,大量专项资金撒向农村,抓建设,强产业,搞发展,可谓是风风火火,近三年的脱贫人数均超过了1千万。
不可否认,这几年农村的产业发展是最明显的,也成为了农民脱贫的重要途径。因地制宜搞种养殖、搞电商、搞现代农业等等,遍地开花,助推农民增收。但也有个别地方,帮扶不准不实,用的劲不够大,未用在关节点,反而在算账方面下足了功夫,热衷于搞纸面文章。
有的地方将贫困户全纳入低保,每年就有近三千元收入,再买点牛、羊、鸡等给贫困户喂养,年底卖了也能获得几百上千元收入,再算算贫困户的粮食收入,基本上稳稳当当超过贫困线。表面上看,这一切似乎并没有错,但实际上却让有感觉不对劲,因为贫困户以前怎么干,现在还是怎么干,自身并没有增强“造血”功能,只是政府“输血”更多了。如果政府取消低保,他们就会立马返贫,如果政府不花钱买牲畜给他们喂养,他们又会少了一笔收入,但政府长期这样“输血”,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增加了不少负担,也违背了扶贫的初衷。
既然是精准扶贫,就要立足于一个乡、一个村,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从完善基础设施开始,侧重于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推动一个村整体发展,贫困户从中受益。只有让一个村掌握着一项长远的“谋生”技能,贫困户的增收才有长效保障,激发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填表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填好农民心中这本账,切实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脱贫了,而不单是靠在一些冷冰冰的数字上做文章。(来源:景德镇新闻网)
黄石市与华中科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让黄石高质量发展插上创新的翅膀
“段子手”老师是一枚暖男 不守时学生当一学期司机
桑植县开展防汛抢险应急演练
明天立夏市区最高温重回30℃ 今起三天雨势减弱
市区联动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
[网评]精准扶贫要少做“账面文章”
高港区委书记顾萍率团赴舟山慰问海军官兵
今明两天烟台阴雨天气还将持续 气温较为凉爽舒适
衢江再现水运复兴
秋入田间收获丰
娄底市公路局召开2018年养护路政治超工作会议
江苏省2019年普招艺术类考试时间、考点确定
【惨剧】芜湖发生车辆碰撞事故,电动车车主被截肢
仪陇县着力念好“减、优、严、实”四字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我市积极破解企业群众办事难问题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23次主任会议 王荣木主持
吴兴警方摧毁一特大网络赌博团伙
[民生热线]网曝枣阳信昌孵化场涉嫌出售假冒劣质苏禽一代雏鸡苗 畜牧局回复予以维权
曾都城投伸出援手帮其改造危房
我市棚户区改造和老小区管理工作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