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演员追逐梦想排演优秀戏剧作品 市宫星空剧社迎来首次公演


自1月5日至昨天,《这是最后的斗争》在茉莉花剧场连演3天,这是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星空剧社成立半年来交出的第一份成绩单。
首部戏选中《这是最后的斗争》
成立于2017年6月6日的“星空剧社”,是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发起的公益项目,旨在繁荣上海职工戏剧文化,排演优秀戏剧作品。剧社成员有学校教师、基金经理、教育机构人事部职员等。他们的首部大戏选中著名剧作家孟冰作品《这是最后的斗争》,讲述老干部何光明与孩子间的故事,以现实主义笔触描写社会转型期中一家三代人的困惑与坚守。
半年多来,来自各行各业的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聚在一起排练,从最开始的剧本坐读到联排,再到公演前夕冲刺,度过无数个日夜。导演顾攀表示,人物多、台词复杂对业余的职工演员来说难度不小,扮演何光明的演员赵明需要挑战80岁的角色,“经验都是舞台‘滚’出来的,一开始坐排时候,他们找不着北。通过一次次热身,大家对剧本和人物越来越熟悉。”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事业发展部馆员孙量在《这是最后的斗争》饰演何光明之子、国防大学教授何大明。他坦言,角色和自己的生活距离很远,因此在言谈举止、神态把握上做了很多功课,不断在网上搜视频和资料,让自己的状态与教授“无缝衔接”。
角色和幕后工作全由职工担任
《这是最后的斗争》的11位角色全部由职工演员担任,幕后工作人员也是如此,比如担任舞台监督的李晟骅来自虹桥锦江大酒店。李晟骅热爱舞台与音乐,除了参与话剧演出,还曾在爱乐合唱团登台。《这是最后的斗争》中,李晟骅甘居幕后,负责整台剧道具整理、上下场道具摆放,同时协助副导演纠正演员台词、把控场上节奏。小到桌上一盘菜、演员手里拎的篮子,李晟骅都煞费苦心,“演出当天,演员桌子上的菜都是现成的。我特意联系了一家饭店,到时送来热腾腾的饭菜,冒着气,闻着有香味,观众看起来才感觉真实。”演员手里拎的菜篮子,李晟骅也考虑周到,“里面装满冬天过年的各种时令蔬菜,尤其是大白菜要多放几颗,体现剧作的北方特色。”没有能够亲身登台演出,李晟骅不觉得遗憾,“从大家围坐一起熟悉剧本起,我全程参与,真的学到了很多。这是我第一次当舞台监督,累积了不少经验。如果下次星空剧社排戏,我会争取一个角色。”
市总工会宣教部职工志愿者负责人李琰目睹创排全过程。她深有感触地说,上海职工话剧曾在舞台上有着出众表现,市工人文化宫创排《于无声处》就是最好的例子。星空剧社有些成员毕业于表演科班,工作后改行了,但他们内心都保留着对于表演的热爱。通过《这是最后的斗争》,这些职工演员找到了二十岁出头时的感觉,让李琰不禁畅想,“排演一台大戏,让舞台留住他们的芳华。他们是给大家讲故事的人,也是公益精神的体现。也许新一代的职工演员就此诞生了,唱响正能量,为职工讲好共产党人的故事。”
星空剧社2018年还会举办各项活动,发掘和培养职工中戏剧表演人才,为职工戏剧爱好者提供欣赏、学习、表演戏剧的平台。

3月小客车车牌竞价重回3字头
杨林考察调研城区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工作
即墨区出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益阳和常德发生两起非洲猪瘟疫情 已得到无害化处理
商家施工占道
职工演员追逐梦想排演优秀戏剧作品 市宫星空剧社迎来首次公演
厚街旅游宣传推广周5月19日开幕
水中搭起便民桥
郁金香花开引客来
25日起全市供热热运行 26日起错峰开栓
九江市中医医院付义、王莹、刘永芳入选第六批全国老中医学术指导老师及继承人名单
曲江新区开展在建地铁施工领域安全攻坚行动督查检查
“庐剧作曲人才培养”班在肥开班
临海食安处置立体化
省内首家“三级甲等眼科医院”在河北省眼科医院揭牌
全面推进“无差别” 科技助力“零跑腿”海宁以信息化建设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江北新区加快产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高质量建设“六个新区”
台风带来强降雨 最大降雨达241.5毫米
寿县扎实推动林长制落地生根
我市专项治理校外培训机构 8月底前公布《白名单》《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