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在这里闪光——写在湘潭日报社新印刷设备投入使用之际


湘潭新闻网3月22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曾晓蓉 方阳)3月20日凌晨5点,随着当天的《湘潭日报》正式付印,来自上海高斯图文印刷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斯)的工程师团队和湘潭日报社印务中心的干部职工纷纷击掌相庆。这标志着,湘潭日报社新印刷设备顺利完成了安装和调试,正式投入了使用。而这一天,比合同约定时间提前了9天!
“若不是高斯团队的敬业和专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报纸成功付印后,湘潭日报社印务中心干部职工齐刷刷地为高斯团队竖起了大拇指,称他们就是身边的榜样和能工巧匠。到底是怎样的一支队伍,可以让合作单位如此不吝赞美之词?带着好奇,我们走近了这支队伍。
时间是3月20日下午,当天的报纸早已顺利出库,离第二天报纸凌晨付印还有近十小时,但湘潭日报社印刷车间内,却很是热闹。来自高斯的工程师团队正结合凌晨印刷时的情况给报社印务中心技术人员再次讲解新设备的操作,丝毫不顾此前早上6点多才下班,马上又要上晚班的疲惫。“听懂了没有,记住了没有”是这些70后、80后技术人员最常说的一句话。“他们手把手地教,非常耐心,非常细致。”报社印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印刷设备操控是一门技术活,稍有失误,就可能导致出错。老师们的耐心让大家感谢之余满满的感动。这样的感动持续在整个设备安装调试乃至整个合作过程中。
今年是湘潭日报社成立60周年,也是湘潭日报社开启全面改革,推动融合发展的关键一年。印刷是报纸出版的重要一环,号称是报社三大生命线(采编、经营、印刷)之一。为提升印刷质量和能力,增强发展后劲,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湘潭日报社决定更新已经运转了11个年头的印刷设备。然而,设备更新期间,报纸只能送外地付印,成本大大增加。
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湘潭日报社60周年社庆纪念日前能顺利用上新设备,3月1日,时间的指针尚停留在农历正月十四,来自高斯的工程师戴骏和顾海鹰就来到了湘潭日报社。随后,其他6名工程师也按各自技术环节和时间节点相继到来。阴雨连绵,如何把重达80多吨的整套印刷系统顺利挪进印刷车间,保证设备不受潮,成了第一道难题。高斯团队和“天公”比起了速度,仅用了3天就干了原本需要7天的活,确保设备全部安全转移到了车间并初步安装到位。
主机安装、附件安装、电气安装、支架安装……通电调试、机械调试、电气调试、印刷调试……接下来十几天时间里,高斯团队放弃了周末,连续作战,一个个环节稳步推进。“时常看到几个陌生人在地上爬,在机器上捏拿。”一些好奇的报社员工说。尽管就住在离报社仅一墙之隔的宾馆,但中午大家也不曾回房休息,每天简单吃过中饭之后,又开始了新的忙碌。“怕因为我们节奏太慢,影响报社社庆,所以尽量往前赶。”戴骏说道。
更让大家感慨的是,尽管高斯团队成员来自多家不同的公司,涉及多个专业多个领域,但整个工作过程十分团结,仿佛就是“一股绳”。报社印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整套印刷设备涉及无数个零件,但因为各环节配合十分默契,几乎全部是一步精准安装到位,整个试印的过程也非常顺利。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次合作,我们不仅收获了新装备,也收获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报社印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因为报纸印刷时间的特殊性,印务中心职工此前均已习惯了凌晨上班。但过去的20天,感染于高斯团队的敬业,印务中心的全体职工集体倒过来了时差,一边全力配合安装调试,一边认真学习,尽管牺牲了不少休息时间,但没有人叫苦,没有人喊累,没有人因为身体不适或家庭拖累而告假离开岗位。

市政府办公厅机关党组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湘潭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实施办法》政策解读
去年粤剧艺术博物馆共接待观众19万人次
市科技局综合派驻纪检组调研科技特派员项目实施情况
扬州卫生应急互救体验馆揭牌 公共场所已有45台“救命神器”
工匠精神在这里闪光——写在湘潭日报社新印刷设备投入使用之际
揭东区全力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
武陵区紫桥小学:举行2018年秋季开学典礼暨“学习宪法法律,做最美守法少年”启动仪式
市政协领导调研包保社区文明创建
人才服务进驻市民大厅 “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完善
我市启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打嗝打个不停,或是因为没尝试这4个方法,赶紧学起来
全国大众跆拳道邀请赛在我市举行
娄底举办全市乡镇(街道)宣传委员意识形态工作培训班
固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仲兴所开展肉制品专项检查
由“荒茅村”之变看产业扶贫
湖南省拟“打包”修改11件地方性法规
黄石因运动而美丽
感受驻地发展魅力激发履行使命热情
鼎湖区中医院:“移动护士站”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