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四·二六”暴动总指挥“刘青天”


周恩来参加东征时,身边总有个紫金籍的年轻人追随着。他就是比周恩来长两岁的刘琴西,被世人称为“东江三杰”之一刘尔崧的胞兄。
东征胜利后,周恩来担任东江各属行政委员会委员长,刘琴西出任东江各属巡视员,协助周恩来巡视东江各地革命运动。市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杨石健认为,周恩来提拨共产党员刘琴西等人为施政要员,其目的是加强共产党对东江地区的领导,为建立东江地区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
刘琴西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于1922年加入共产党,尔后参加国民革命军,在平定广州商团叛乱斗争中英勇奋战,立功受奖,并随周恩来参加了两次东征,工作表现突出,得到了周恩来的充分肯定。
刘琴西曾任中共紫金县特别支部书记,群众基础好,也是创建东江地区党组织的要员。他出任巡视员期间,大力宣传革命思想,帮助东江地区建立了一批党的组织,发展优秀党员,如组建中央苏区五兴龙县委等,同时还积极倡导建立区乡农民协会,为东江地区革命根据地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书香世家子弟走上革命道路
刘琴西生于1896年,比小弟刘尔崧大3岁。位于紫金城北“花园刘”的书香家世,让刘琴西兄弟在小时候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他们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清朝贡生,其父刘世铭是光绪丁酉科拔贡第一名,叙选直隶州判,授五品官。清朝灭亡后,刘世铭曾做过县长。
辛亥革命兴起,紫金县城掀起剪辫运动,富有反抗精神的刘琴西,那时才15岁,正处于叛逆期。他和私塾同学一起,蹲守在紫城马路口,手持剪刀,对进城赶墟的人进行宣传,并动手剪辫。1913年,刘琴西进入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读书,因学校伙食很差,有两个同学打破碗碟以示抗议,被学校开除学籍。刘琴西站了出来,带着同学们闹学潮,迫使学校收回成命。
1916年,刘琴西高小毕业,与另一同学因成绩优异,被选送到广州东山石马岗的农林学校读书。他毕业返乡后,没有找到工作。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刘琴西在紫金县城和同学一起到街头演讲,高唱革命歌曲,焚烧日货,捉住奸商游街。此时,刘尔崧已考入广东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在学校里很快成为风云人物。他介绍哥哥进入广东宣讲员养成所学习,并认识了阮啸仙、周其鉴、张善铭等“甲工”活跃分子,和他们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探讨中国革命出路。同年,刘琴西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彭湃等人参加青年团发起组织的白话剧社,排演过社会新剧《碧海磷香》。(《南粤英烈传》第一辑)
1922年,刘琴西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返回家乡紫金开展革命活动,与赖炎光、刘乃宏等人,在县城成立了青年团的外围组织——新学生社紫金分社,又开办了紫金劳动夜校,前者有成员百余人,后者有学员50多人,培养了一大批革命骨干。
1924年1月,刘琴西调到广州市从事工人运动,在平定广州商团叛乱斗争中英勇奋战,立功受奖。
“刘青天”海丰怒撤赌馆烟馆嫖馆
1925年3月,刘琴西受周恩来的委派,随东征军来到海丰县,担任汕尾市政局长期间,建立了汕尾总工会,组织开展了工人运动和市政工作,初步形成了一股力量,为共产党领导汕尾地区革命斗争、推动工农运动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汕尾面朝大海,毗邻港澳,赌馆、烟馆和嫖馆甚多。饱读马列主义书籍的刘琴西,深知人民是社会的主人,必须依靠群众,才能治理好市政。于是,刘琴西经常微服私访,身穿粗布裤头(短裤),脚穿木棕屐,肩披毛巾,以平民身份深入工场、码头、店铺、民居、农家,与工人、农民、居民、渔民拉家常,倾听群众意见和呼声,并向他们讲述革命道理,唤醒群众。
通过宣传发动,搬运、理发工人首先响应,在刘琴西的指导下建立了工会。接着,店员、木匠、盐田工会也相继成立。6月上旬,成立了汕尾总工会。在刘琴西的领导下,汕尾的工人运动和市政工作陆续开展起来了。
对于汕尾地区存在严重的黄、赌、毒、嫖等不良现象,对此刘琴西有了对策。此前的市政官员对此不闻不问,甚至互相勾结,从中牟利。刘琴西先是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整治“三馆”的社会治安宣传活动,通过工会、农会组织对工人和农民加强教育,要求他们远离“三馆”。“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此为釜底抽薪之计。然后,对开设“三馆”的土豪劣绅给予坚决打击,限期取缔“三馆”。
靠这些龌龊行当发财的奸商,哪肯就此罢手自断财路,他们想收买刘琴西。东市有位姓林的土豪带上2万银元,一见刘琴西,马上打恭作揖,跪在地上请安,并献上银元。刘琴西大怒,严词痛斥,令人将其捆绑起来,命人将其所携银元用线串好系于其颈,牵到街上游街示众,看到不可一世的有钱大佬都如此狼狈,其他奸商看得直抽凉气。
刘琴西部署市政工作人员和警员明察暗访,发动广大市民检举揭发,发现一起就严惩一起。经过1个多月的严厉惩治,长期横行街市的“三馆”都收档改行,社会秩序明显好转。刘琴西将没收“三馆”的财物,除留部分作为政府部门经费外,其余都分给穷苦市民。群众称赞说,刘琴西是活包公,汕尾“雨过天晴”了。于是人们称他为“刘青天”。(《紫金文史》第7辑)
在汕尾任职期间,刘琴西在大市场召开审判大会,选择经过调查研究,确认为冤案的案子,进行公开审判,为民伸冤。他将“犯人”逐一宣判,不到2小时,就改判了20多个案子,宣判无罪的当场释放。汕尾的民众齐赞刘琴西公正廉明,为民伸冤。“刘青天”判案的事,很快传遍海丰县。(《河源先贤风华》)
第二次东征时,蒋介石、周恩来到了海丰。从黄埔学校毕业的学生李劳工向周恩来汇报了刘琴西在汕尾施政的情况,周恩来听了很高兴,对其大加赞赏。
不久,周恩来撤掉了陆丰县镇压农民运动的县长,任命刘琴西为陆丰县县长。他赴任时,汕尾的民众自发集合在大马路两旁为他送行,有的特地为他做了县长穿的长衫,有的抬来大轿送他赴任,刘琴西都婉言谢绝。他穿着草鞋,头戴竹笠,手拿雨伞,提着一个白藤箱,频频挥手向市民告别。
在陆丰县,人们早早聚集在欢迎大会会场等候,时间一到,只见一个脚穿草鞋头戴竹笠的人,一直从大门口走向演讲台,人们才知道这就是刘县长。
在陆丰任职虽然时间不长,但刘琴西仍是坚持了一贯作风,深入调查研究,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同年11月下旬,刘琴西在紫金县农会特派员钟子怀陪同下,到河源县康禾、曲龙、白鸠坑等地(今属东源)宣传发动农民起来斗争,指导建立了河源县第一个农会组织——河源县典龙乡农民协会。
指挥紫金“四·二六”等武装暴动
1927年4月18日,33岁的刘琴西从汕头秘密潜回紫金县城。3天前,他的亲弟弟刘尔崧在广州被捕,生死未卜。
“4·12”反革命政变后,大批共产党人被捕或被杀。4月上旬,中共广东区委决定,当月30日晚,在海丰、陆丰、紫金三县同时举行武装暴动,刘琴西为紫金暴动的负责人。
刘琴西召集刘乃宏、钟灵、钟一强、傅榮霖、钟子廉、缪冠儒及省农运特派员戴耀田和县农会副会长钟乐善等人,研究和部署暴动的具体行动计划;同时成立了紫金县武装暴动委员会指挥部,刘琴西任总指挥,戴耀田任副总指挥,下设南、西、北三路农民自卫军。暴动指挥部就设在刘乃宏为书记的国民党紫金县党部(即秋香江边天后坪附近的谭公庙内)。
不料,国民党紫金县当局很快获悉刘琴西回乡组织暴动这一情况,县长郭民发派出暗探四处搜捕刘琴西。暴动委员会决定将暴动时间提前至4月26日晚,并通知三路农军在26日傍晚前赶到县城附近驻扎。
26日晚,刘乃宏以国民党县党部名义宴请县警卫队长谢作镛等人,把他们灌得酩酊大醉后看管起来。深夜11时,暴动开始。整个攻城过程只花了一个多小时,右派县长郭民发等人被活捉。农军打开监狱释放了172名在押人员,有22个重获自由的在押人员报名参加了革命队伍。
除了胜利领导“四·二六” 武装暴动,刘琴西还多次在附近城乡领导武装大暴动并取得胜利。1927年9月7日,刘琴西、张威、黄雍在新田集中了陆丰西北部及紫金炮子两地农军400余人,于当日突然袭击陆丰大安圩,打死国民党大安区巡官、民团团长,缴获区署反动武装及民团枪械,并没收地主当铺的财物与粮食,分发给贫苦民众。16日凌晨3时许,农军总指挥刘琴西率队分3路总攻海城,守城营长万炳臣弃城逃往惠阳。东江第二次武装暴动按预定计划取得成功。17日,海、陆两县分别成立临时革命政府。
1928年1月,刘琴西率部配合红二师攻破南岭封建堡垒,歼灭地主民团400余人,接着率精锐部队200多人,在陆丰平定了白旗队暴乱。3月,刘琴西转移到龙川,以东江特委巡视员身份,联系粤东8县党组织和农民自卫武装领导人,组建了2000多人的东江游击大队及赤卫队;建立和发展了五兴龙、蕉平寻根据地;1929年3月,主持成立闽粤赣边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1930年12月,刘琴西调任中共闽粤赣特委西北分委书记,在艰难的形势下,主持成立了五(华)、兴(宁)、龙(川)、蕉(岭)、平(远)、寻(邬)、梅(县)、丰(顺)中心县委,将闽西、粤东北和寻邬南部及其他地区零散的红色据点,统一为广阔的闽粤赣苏区。
据悉,以五兴龙为核心的粤东北革命根据地,后来和毛泽东、朱德创建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紧密相连,成为中央苏区南部区域的屏障,也成为中央苏区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在培养干部骨干、补充红军兵源、提供物资保障、保卫中华苏维埃政权等工作上为中央苏区作出了巨大贡献。
1931年8月后,刘琴西被调到上海做地下工作。1933年,他被港英当局逮捕,押回广州杀害,时年37岁。
■相关阅读
没有枪,没有炮,我们自己造
毛泽东说:“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枪,我们自己造。
“四·二六”武装暴动之后,刘琴西在5月8日晨率农民武装撤往炮子乡,建立炮子革命根据地,即今天的苏区镇,1927年底,成立了紫金县苏维埃政府。
炮子乡在紫金县东南部,位于海丰、陆丰、惠阳、紫金、五华5县交界处的山区,山路崎岖,易守难攻,是坚持武装斗争的天然掩体,且周围各乡村农产品丰富,便于部队筹粮筹款,是进行工农武装割据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较为理想之地。
“先攻取敌人力量较弱的乡村,然后夺取城镇!”中共紫金县特别支部用血的教训总结出夺取县政权的经验。
将自己武装到牙齿,是夺取政权非常重要的一环。于是,中共紫金县党组织从各乡农军中挑选数百名骨干人员集中训练,除常备部队进行训练外,各乡村农民人人都要参加军事训练,做到村自为战,人自为战。同时加紧修筑工事,使山山相连,战壕炮楼相通,山上乡村相接;还接通了与惠阳中洞(东江特委办公地)的电话线,便于与东江特委的联系。
更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开办兵工厂。由紫金县苏维埃政府从紫金、五华、惠阳等地召集一批铁匠,组织铁匠李家桃、温化球等人,在炮子乡上径村山排屋办起了兵工厂,自制“七九”式步枪和驳壳枪,供给农军使用。
兵工厂具体负责人是钟瑞香,管理行政工作和经济工作。技术由李家桃、张富先负责。收发工作由海丰县苏维埃政府派来的戴翠伦负责。他们就地取材,当地有铁矿山可出铁矿砂,有木材可做手榴弹柄和枪托。为了解决兵工厂的原材料,县苏维埃政府曾派人收购废轶、硝、铝、铜等物品,并烧木炭,挖铁矿砂炼生铁。
这个简陋的兵工厂,生产出许多武器:从制造单响步枪到制造“七九”步枪,左轮手枪和十响快驳壳枪,翻造子弹、制造地雷。
当年使用过的工具,有一部分现收藏于紫金县博物馆,分别是土车床一件、火熄钎一件、风箱一件等。
炮子兵工厂旧址已修缮好,挂上“红军兵工厂”横匾,可供参观。2009年,红军兵工厂旧址被公布为紫金县文物保护单位和紫金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被公布为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文/ 图 本报记者 凌丽 通讯员 吴金良

2018年山东省旅游市场营销大会在青州召开
市司法局全力打造企业和律师服务直通平台
国家税务总局新化县税务局正式挂牌成立
假冒物流中介 以介绍货源为幌骗取中介费
企业环保答卷请公众来“打分”
紫金“四·二六”暴动总指挥“刘青天”
万福大桥塔楼再挂巨幅春联 江淮之心呈现美好扬州新气象
李红军调研交通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吉林省软环境办认真贯彻落实《吉林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
金华市区蔬菜批发价格季节性下跌
1.5亿炭基农业广元示范基地项目落户朝天
固镇县市场局召开公务用车集中整治暨作风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会议
植物标本装裱“大自然”
株洲新能源汽车“加速跑”
定西男子酒驾被查交警临时变身“奶爸”
“初心在身边 红船驶进新时代”探安吉白茶致富宝典
央视《奇迹》摄制组开拍深圳“民间河长”
路南打响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提升第一枪
华中地区颌面外科技术联盟成立仪式在武汉召开
聂家河镇|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