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泸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市长刘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加快建设健康泸州,进一步完善全民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加快创建全国健康城市示范市。如何建设健康泸州,今年泸州市民将享受哪些健康红利?泸州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代表委员声音
泸州市人大代表项英建议:发挥大医院传帮带作用,大手牵小手,让乡镇一级的医生多到三甲医院去学习,用学到的技术为基层群众服务。同时,建议加大对乡村医生的扶持,为他们购买养老保险,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泸州市政协委员刘勇建议:对百岁老人的基本医疗实行全免费,并给予生活关照,政府养老机构对百岁高龄老人养老费用可分不同情况给予减免或全免。
泸州市政协委员庞犍军建议:要树立“健康是第一民生”的思想,以建设健康泸州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形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强化主动防病观念,使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控制吸烟、适当锻炼、节能环保、饮食卫生等方面推进全民健康行为的形成。
健康红利
两家三甲医院新院今年投用
泸州市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继续实施“十免四补助”
泸州市政协委员、泸州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涂曲平说,今年,西南医疗康健中心一期将实现开诊,泸州市人民医院沙茜院区也将全面开诊,两家三甲医院新院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缓解市民看病难的局面。同时,泸州市加快泸州市人民医院新院三期、市中医医院新院、市妇幼保健院二期工程和市中心血站迁建等项目建设;实现古蔺县人民医院创三乙,泸县二人医创二甲,中心乡镇卫生院提档升级,中心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通过这一列举措,进一步提升全市卫生计生服务水平,为全市人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就诊、医疗、预防、保健等系列健康服务。
泸州正在建设健康城市,泸州市将进一步健全全民预防保健制度,做好健康体检,做细健康档案,做实健康管理。同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服务重心下移,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权威、有效、安全的医疗保健服务。
对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泸州市继续实施健康扶贫四个百分之百(健康扶贫中全民预防保健覆盖面10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商业附加保险参保率100%、应救必救救助面100%。)和“十免四补助”(十免为免收一般诊疗费、免收院内会诊费、免费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免费艾滋病杭病毒药物和抗结核一线药物治疗、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提供妇幼健康服务、免费提供巡回医疗服务、免费药物治疗包虫病患者、免费提供基本医保个人缴费、免费实施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四补助”为对手术治疗包虫病患者按2.5万元/人给予补助、对0至6岁贫困残疾儿童进行手术、康复训练和辅具适配按3万元/人给予补助、对符合治疗救助条件的晚期血吸虫病人按5000元/人给予补助、对重症大骨节病贫困患者按700元/人给予对症治疗补助。),全年将对50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手术,对101554名贫困人口进行免费健康体检。按照“应助尽助”的原则,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县域内政策范围外的住院费用、未纳入报销范围的门诊费用、按规定异地就医未能完全报销的费用实施救助,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域外住院治疗自付费用控制在30%以内。
在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方面,涂曲平称,泸州市将全面启动泸州市第七次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5年一次的城区病媒生物防制单项达标考核,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各项工作,确保通过国家复审,获得再次命名。从营造健康环境、构建健康社会、优化健康服务、培育健康人群、发展健康文化五个维度入手,以健康细胞(健康机关、企业、学校、医院、社区等)和健康村镇建设为微观基础,大力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
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面,启动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3年行动计划,建立预约诊疗、远程医疗、临床路径管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务社工和志愿者5项医院制度,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利用“三医”监管平台,强化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医疗行为监管。加强自费药品、抗菌药物、基本药物、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门诊和住院费用、药占比、检查检验占比、医用耗材占比等重点指标日常监控,科学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医保政策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
让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在基层治疗
大病在医院,小病到社区,实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泸州市制定或者实施的多种举措,旨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泸州市人大代表、酒城全科医院院长廖劲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还需要医疗资源下沉,让三甲医院的专家们真正走出来,到社区、到基层。
近年来,泸州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比较迅速,以康桥医院、酒城全科等为代表的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比较快速,不仅为社区居民的健康服务,还通过健康教育、健康宣传等,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意识。廖劲莲说,基层社区服务站的发展,仍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社区卫生服务站需要大医院专家的支持和支撑,但是大医院的专家却不能有效下沉。社区卫生服务站没有大医院专家的支持,家门口得到专家服务也就流于形式。廖劲莲希望政府能进一步细化医生多点执业的相关举措,调动大医院专家下沉的积极性,让执业更自由化、可操作化。
采用“互联网+”管理慢性病
廖劲莲说,全民医保时代,对基层医疗机构医保政策的倾斜十分有必要。去年来,社区医疗机构从下转到上级医院的转诊率达到20%,而由上转入下的比例小。一般情况下,60%的常见病、慢性病都能在社区医疗机构得到有效救治,如果医保政策对基层医疗机构倾斜,不仅能减轻患者的负担,还能节约大量的医保基金。
此外,在廖劲莲看来,社区医疗机构,还要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职责。虽然在全民预防保健工作中,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实现了统一管理。以酒城全科为例,5 名工作人员负责社区8000多居民的健康管理,其中慢性病占 10%以上,要实现有效管理,有一定的难度。廖劲莲建议,政府采用“互联网+”的管理模式,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大数据管理慢性病,让社区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及时掌握患者身体状况,在家门口就能实现有效管理。
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两会期间,廖劲莲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智能养老项目的建议》中,也涉及到养老和健康管理问题。廖劲莲建议,可以开发智能养老系统,通过实体终端(手机)+平台(呼叫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实体商家(社会服务组织、公益性岗位社工)的方式,实现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居家养老服务覆盖辖区内所有居家老年人,为其提供上门助餐、助浴等定制服务,满足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对养老服务的需要。
在廖劲莲看来,通过这样的智能系统,如果老人发生摔倒时,可以第一时间通知社区的医护人员或亲属,使老年人能及时得到救助服务。另外,智能穿戴设备还可以全面测评老人的健康状况,随时随地监测老人的身体状况,系统监测到的数据将直接传送到社区医疗单位的老人电子健康档案,一旦出现数据异常,智能系统会自动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干预。
永定拘留所认真学习贯彻全区公安工作会议精神
南屏镇广昌小学聘请三位校外副校长开展各种主题教育为学生保驾护航
【为爱而生•好孕家圆】8月26日不孕不育健康沙龙北京名医联手助孕! ...
好消息!冰心散文奖获得者 南充又添一人
什么行业这么牛?求职者期望月薪8500元,企业出手阔绰给12000元
[2018泸州两会]2018年 泸州市民将享这些健康红利
【民生沟通】残疾人就业有无扶持措施?
承德市启动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工作
贵阳市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2017年年度评估项目(二次)
抢抓机遇 勇于担当 让广大群众得到最大的实惠
上交会专利导航成果发布会成功举办
东来顺新店广告牌被黑衣人强拆 三楼平台一片狼藉
许瑞生在我市调研时强调以南粤古驿道为纽带 助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
我市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
杜延安: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省推出企业公共信用信息报告
“无线城市”二期首个项目通过验收
看清楚!四川这78家融担公司被停业整顿或被取消业务资格
老人摔倒做不对可能帮倒忙第一时间拨打120
关于印发吕梁市2018年政府法制工作要点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