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水区:让群众共享文化惠民成果


改革开放40年来,渝水区围绕“文化服务惠民众”这一主线,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积极推动全区文化创新发展,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文艺精品、文化市场等工作亮点纷呈,让群众共享文化惠民成果。
公共文化设施日臻完善。近年来,渝水区基本形成以城区公共文化设施为龙头、乡镇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社区(农村)文体设施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区17个乡镇(办)建有面积超3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并实现正常开放,实现“一乡一站一戏台”建设全覆盖。通过新建、改建、资源整合等形式,已建成225个村(社区、管理处)文化活动室和113个文化广场,建成文化场所总面积达27万余平方米,“一村一室一广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目前,全区拥有1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17个乡镇办综合文化站,181个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82个农家书屋,44个城市社区“幸福书屋”,这些文化场所全部对外免费开放,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的傅抱石艺术馆即将投入使用,如此庞大的文化服务活动阵地格局让文化服务真正惠及群众。渝水区文化局还开设少儿艺术培训、国学课堂等免费服务项目,打造“百姓大舞台,大家一起来”、全民阅读、激情渝水、寻找渝水记忆等一批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开展送戏进千村、非物质遗产进学校、公益性演出等众多文化活动,让更多群众享受共享文化惠民成果。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8.7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50.50%;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6.35亿元,占目标任务的46.28%。同时,涌现出一系列文艺精品,比如我市渝州绣坊选送的夏布绣作品《仙女湖畔人家》荣获 “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新余四景——故乡》荣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井冈雄峰》荣获文化创意产品“金奖”,夏布绣《马克思头像》被德国马克思博物馆永久收藏。
文化市场健康有序。为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该区实施文化市场阳光运营工程,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方针,深入推进互联网上网服务、娱乐场所、营业演出、文物保护、新闻出版等文化市场相关事项的审批、管理和执法监督。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打击侵权盗版专项行动以及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成绩。在全力抓好“扫黄打非”清源、净网、秋风和护苗四大专项行动的同时,全面启动了“扫黄打非”进农村、社区 、学校、景区、企业、超市“六进”工作,按照“八个有、四统一”的标准,在全区共安排255个基层点建设任务。2017年,荣获全市“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市公安局】邱乃礼同志到兖州区看望慰问市局驻村工作组走访生活困难群众
舟山跨海大桥清明通行指南发布
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上调18元 高新区9万多人受益
果农不出村 鲜果销天下
省科技厅调研组到永吉经济开发区企业开展产学研用专题调研
渝水区:让群众共享文化惠民成果
开展消防安全整治切实加强文物保护
勤快+肯学:贫困户养猪脱贫致富
市城投公司15亿元PPN成功发行
林州市委组织部组织赴郑州考察学习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秀洲率先试点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公开评价机制
南昌县三江镇:禁止秸秆野外燃烧 打赢蓝天保卫战
五通桥区食药监局:联合开展企业食堂食品安全检查
市检察院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武穴实小举行书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藁城区开展环境污染治理解剖式督查
潜山市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职工羽毛球比赛
朔州市召开12月份安全生产工作例会
唐河县毕店镇第二小学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向国旗敬礼”系列活动
柞水县“五个坚持”奋力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