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井30余年他挖坏上百把锄头

打井30余年 他挖坏上百把锄头
左慎宗打出5口井,解决了5个乡镇、32个村、3000多人饮水问题,被村民称为“活雷锋”
当地师生为感谢左慎宗,专门给他送来锦旗。剑阁县纪委供图
   
   家规内容:勤俭、诚实、奉献、友和
   家住剑阁县杨村镇杨垭村3组的左慎宗双腿严重残疾,但30多年来却在全家人的支持理解下,凭借愚公精神长期与干旱坚韧较量,义务为村民打出了5口井,人称“活雷锋”,先后获得“四川好人——感动四川年度人物”、“四川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
   因干旱吃水艰难 寻水凿井30余年
   剑阁县杨村镇杨垭村是一个海拔不高,但植被稀少,十年九旱的地方。多年来,村民们每天背着桶走10里的山路,到金银沟背水吃。为了节约用水,村民们用煮面汤洗脚,洗脚水喂猪。上世纪50年代,国家地质勘探队也曾多次前来钻井打水,留下了几十处钻井机打凿的土坑。
   1980年,41岁的左慎宗拄着铁棍找到村委会,非要用自家承包的好地,交换村东边豹子岭下7亩多乱石沟,声称要在那里打井找水。左慎宗说,他忘不了年迈的婆婆和孱弱的母亲背水的艰难,打井一直是他的梦想。
   当年冬天,“叮叮当当”的开凿声震动了豹子岭,左慎宗开始了艰难而又漫长的打井生涯。这一打就是30余年。一家人一万多个日日夜夜的辛苦勤劳,左慎宗打烂了7把手锤,几百根钢钎,挖坏了150把锄头,背烂了200多个背篓,运出土石废渣5000多立方,相继打出了“三中井”、“松柏井”、“回归井”、“奥运井”和“台澳井”五口井。
   如今79岁高龄的他,仍有力地挥舞着铁锤打造着第6口井。
   水井经营权 拒绝老板高价购买
   打造的这五口井,解决了附近5个乡镇、32个村、3000多人的饮水问题,杨村镇小学近千名师生长期在左慎宗那里运水。
   1993年至1997年连续5年干旱,每天到他那里取水的不下千人,他分文不收。1995年夏天,他家的3.5亩稻田秧苗全部干死,而这块“当家田”就在水井脚下,左慎宗却没舍得把水往自己的田里放一滴,让珍贵的甘泉全部流进了千家万户。
   2013年,杨村镇遭遇特大干旱,周边5个乡镇,32个村4000位村民纷纷前来取水。一公里以外的场镇上,一桶25公斤的水可以卖5元钱。县城一个老板特意找上门去,愿用3万元买3个月水井经营权,左慎宗断然拒绝:“莫说3万元,就是30万元也不卖。”老板让他好好考虑,左慎宗把手一挥让他走人。有人帮左慎宗算过账,就算一方水收5块钱,这么多年他少说也要收40万元,但他却说:“我确实很困难,还有几万块贷款要还,可人不能钻到钱眼里,收钱辱没了我的人格,干不得啊!”
   惺惺相惜的家人 一直是他坚强后盾
   左慎宗家一共6口人。因他身残志坚,小他15岁的妻子袁素兰也深深敬畏他,她是丈夫凿井的坚强后盾。家里种着十余亩庄稼,耕田耙地,栽秧打麦,全靠袁素兰一人,白天下地干活,回家还要料理家务,同时还要帮助丈夫打井,一立方水三方土石,六口井几千立方的土石,大部分都是妻子一背背从井里背出来的。
   此外,不管谁家有困难,左慎宗一家人总是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也带动了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2011年夏天,同村邻居因经济纠纷,日子马上就到了揭不开锅的程度。左慎宗全家经过协商,送去了部分钱物,然后还找人协助其完成房屋修整工作。广元晚报全媒体记者管寒冰整理

美丽中国小故事丨从一元钱小故事讲出诚信大美
雁塔警方科研院所“抢人才” 送户口簿不忘宣传户籍新政
一肩挑起三个家英山农民自强孝悌上《道德讲堂》
泰州市召开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工作会议暨“数据质量活动月”推进会
让青年参与传统文化创新 树立新时代文化自信
打井30余年他挖坏上百把锄头
我市两名同志获评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先进个人
范锐平走访慰问贫困党员老党员和公安民警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助力蓝天保卫战
莒南县水利局:让"最后一公里"群众喝上"幸福水"
2018年浙江公考今起报名
遂川县推进电商扶贫辐射86个贫困村
[祁东县] 彭辉一行来祁东县督导检查禁毒工作
房山区在分会场参加全市领导干部大会
赛罕区云建国副区长莅临赛罕分局调研
我市在头桥设医疗器械服务中心 该中心预计年内成立
石龙:江南东路三车连环撞 SUV惨变“夹心饼”
荣兴小学组织消防安全演练活动
一片茶叶的三次转型——五峰“茶+N”创新田园综合体
海口绕城高速龙桥两条互通匝道管制时间延长至7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