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县广坪镇金山寺村见闻
本报记者 李荷 崔慧芬 张庆
4月10日,记者驱车前往宁强县广坪镇金山寺村,沿途春光正好,空气里满是七里香和油桐花馨甜的香味,麦苗已经开始抽穗,油菜也结出了沙粒般的菜籽。
这样宁静美丽的山村,很难让人与10年前在汶川大地震中遭受重创的山村联系起来。“对于村民来说,这是一次灾难。但地震后,村民们自力更生,努力重建家园,过上了几辈人想都不敢想的幸福生活。”该村党支部书记王显勤对记者说。
王显勤说,地震前,金山寺村核桃、板栗、油桐、野山菌资源丰富,但人均口粮田仅三四分地,98%以上农户发展香菇袋料,收入占总收入的60%至70%。地震后,在各方的支援下,灾后重建项目顺利实施,他们牢牢抓住这一机遇,把恢复重建与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结合起来,确立了“长抓食用菌,重抓干鲜果,稳抓养殖业,鼓励劳务输出”的产业发展思路。
在离村委会2公里处的一块平地上,该村5组村民沈守军正在他的香菇种植基地里忙活,2.8万袋袋料香菇正处于发酵期,菌棒上长着白色的菌丝。沈守军高兴地说:“今年八九月,就是香菇的收获季,到时候要请七八个工人才能忙得过来。”
种植香菇是沈守军的老本行了。地震前他每年种植三四千袋。2008年,他家的房屋在地震中垮塌。在国家和红十字会捐助3.5万元的基础上,他又贷款3万元,自筹5万元,在村内安置点建了2间砖混结构的抗震房。2010年,他扩大规模继续发展香菇产业,去年种植了2万袋香菇,净赚2万多元。干菇的价格更高一些,受市场和天气的影响也较小。为此,他还特意购买了2台烘干设备。“以前住在山沟沟里,水电路都不方便,产业发展不起来,搬到山下后,我们的生产生活别提有多方便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沈守军说。
在金山寺村,像沈守军这样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还有很多。王显勤介绍说,去年全村共种植100余万袋袋料香菇、100余亩天麻和140余亩油用牡丹。村上的3个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可帮助30余户贫困户人均增收3000余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从2007年的2885元增长至2017年的8600元。
沪苏湖铁路南浔交通枢纽工程开工建设
武汉7所中小学获批为知识产权学校
民俗进校园欢乐迎元宵
聊城大学2018年招聘工作人员初级岗位笔试相关事宜
炎炎夏日送清凉 七一慰问暖人心
幸福的家园
黄金周6000多万人次游湖南 实现旅游收入357.18亿元
我市去年外贸发展实现正增长 全年进出口总值166.2亿元 同期增长5.6%
帅气理发师赌光女友255万,跑路到十堰被警方抓回
永新县“四个一批”助推贫困家庭就业脱贫
[重走茶马古道]芒康旅游开始发力 积极融入"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
安吉诚信承诺联盟保放心消费
渝鲁大道往五里店有施工车侧翻 过往车辆注意改道
全国38个主要城市的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 大连公交排名全国第三
【民生沟通】汤南长坑村李屋河段乱建拦河坝存在隐患
张家界航院:现场“对接”找准抓手 驻村帮扶寻求对策
南通诞生首个“诚信建设专项基金” 总额300万元由三家企业和众多商户捐资设立
时代绝缘获评首批省级绿色工厂
“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模样?”萌哭你的车饰摄影
石家庄市举办“暑期儿童文艺汇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