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花绽放师生心中

  近日,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正式公布,我市北大街小学不负众望、榜上有名,是全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学校。
北大街小学于1952年建校。建校以来,该校始终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的持续发展铺路”这一办学理念,以建成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省级窗口学校为目标,通过优化环境、开展活动,让文明之风吹遍校园每个角落,让美德之露润泽每个孩子的心灵。该校连续9届获山西省文明单位称号。
为何北大街小学在全国文明校园第一次评比中就脱颖而出?日前,记者走进这所老校,在校园里找到了答案:偌大的操场没有一片纸屑;长长的楼道墙壁不见一点污迹;一声声“老师好”,既情真意切又爽朗大方;放学时一列列整齐的红领巾路队,使热闹的校园显得井然有序……
编创童谣——传承经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地面打滑易跌倒,慢步踏实最可靠,楼道安全最重要,靠右行走不要跑,遇上拥挤停三分,主动谦让道畅通……”课间操结束后,刚进三年级楼道,朗朗的读书声便从好几个班的教室里传出来,孩子们读的是由该校师生共同编创的童谣。念童谣已成为北大街小学如今的“时尚”。
从1998年开始,围绕传统文化进校园,北大街小学教师尝试编创童谣,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编成朗朗上口的童谣,利用班会、队会、课前等时间让学生吟诵童谣。后来学生也参与到编创中,师生共同“打造”了《安全童谣》《美德童谣》《廉洁童谣》《健康童谣》等校本课程,其中《廉洁童谣》获得全省优秀校本课程教材。
十几年来,师生共同编创的童谣有千余首,学生更是在快乐的唱读中明事理、懂礼仪,“唱童谣、承美德、润心灵、促养成”已经成了该校的德育特色。近几年,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还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组织学生利用晨读、语文课、国学课诵读国学经典,并背诵经典篇目。学校每月举行“国学大讲堂”宣讲古典名著、诗词歌赋,开展“经典朗诵会”“诵读擂台赛”“经典诵读展演”及评选“诵读小能手”等活动,先后举办过的“我的梦,中国梦”“写好中国字,弘扬中华魂,做好中国人”“弘扬传统文化,争做美德少年”等千人大型美德童谣、国学诵读展演活动,深受师生、家长的好评。
在创建全国文明校园过程中,学校围绕“创建文明校园”这一主题,突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道德教育,相继开展了国旗下的文明之星、红领巾监督岗、清“零”(零钱零食)行动、与书为伴快乐成长等活动,人人讲创建、时时讲文明、事事保安全的文明创建氛围在校园内日渐浓厚。
多彩社团——发展学生特长,展现新时代学生风采
如果说环境建设是文化熏陶,那么开展活动则真正点燃了北大街小学的文明之光。“每到星期四,我就特别开心,因为又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做手工了。”北大街小学三年级8班的黄梓渟道出了所有学生的快乐心声。每周四下午,北大街小学的操场上、教室里便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华蕾之梦”社团活动开始了,孩子们纷纷参与到自己喜欢的校级社团、班级社团活动中。操场上足球社团、花样跳绳社团、篮球社团的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基本功,教室里各类社团活动同时进行着。
目前,北大街小学共建起各类社团60余个,其中校级社团有合唱、电子琴、二胡、舞蹈、独唱、鼓乐、花样跳绳、足球、篮球、乒乓球、空竹、健美操、国画、素描、软笔书法、课本剧表演、计算机等20个社团组织,班级社团包括面塑、剪纸、脸谱艺术、魅力快板、折纸、趣味彩泥、布贴画、钻石画等40多个社团。种类多、花样新,学生们在活动时间陶醉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校长檀斌基介绍,“华蕾之梦”社团成立于2016年,“华”取自乒乓球原国手、世界冠军管建华,“蕾”取自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节目主持人张蕾,她们二人曾就读于北大街小学,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学校秉承全面发展加特长培养的原则,组建了社团。为提高社团质量和特色水平,学校还为社团设置了固定活动场所,一些辅导老师的专业水准也很高,同时,建立健全社团章程和评价体系,制定社团活动计划,确保活动有实效。
“以前总想着给孩子报这个班那个班,孩子自己累不说,我们大人有时候也犯难。现在好了,自从学校建立了各类社团,孩子想学什么学校都有,传统的、现代的,动手的、动脑的,安静的、活泼的,选择特别多。孩子在学校学得开心,我们这些大人也放心。”学生家长刘淑琴兴奋地说。多彩的社团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发挥了想象力、创造力,促进了全面发展,受到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
立德树人——引领教育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育“四德”公民,是学校的职责所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学生的内心深处,是我校德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檀斌基如是说。
3月22日早上,四年级6班学生郭占坤像往常一样提前半小时就来到学校,穿上红马甲,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校园里“巡逻”:看到废纸弯腰捡起、看到同学之间打闹上前制止、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老师……从去年开始,每天早上、中午上课前,像郭占坤一样身穿红马甲、“活跃”在校园里的学生有五六个,他们是该校“雷锋志愿者”队伍,目前这支队伍共有队员40余人,每天每5人一组进行志愿服务。
众所周知,北大街小学操场中央立着一座雷锋塑像,1994年“落户”到该校,雷锋精神便成了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依托,“学雷锋,做好少年”的光荣传统在学生心里深深扎根。多年来,学校涌现出了全国百对好少年王照、全国十佳好少年史烛玉、山西省诚信友善好少年李思学、阳泉市见义勇为好少年孙静等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
为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该校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形成了养成教育常规化、主题教育系列化、德育工作日常化、全面育人立体化的“四化”德育模式。利用走廊、教室、校园墙壁等布置传统美德的图画、警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的解读。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为准,结合各班实际制定出本班的班规、班纪,创出本班的励志口号。每月一个德育主题教育,“三月学雷锋月”“四月磨练意志月”“五月读书月”“六月艺术月”等。除此之外,该校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年级开设《道德与法制》、二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三至六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积极培育美德少年,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队会、手抄报展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汇报展演、传唱《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 字歌》等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号召全体师生争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好公民。
德能双馨——强化师德师风,打造一流质量强校
北大街小学能够斩获文明创建全国最高荣誉,秘诀何在?在檀斌基看来,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只有始终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打造德能双馨的素质之师,才会有文明之生、文明校园。
一直以来,该校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十比十争当”活动:比学习,争当创新型教师;比师德,争当服务型教师;比业务,争当骨干型教师;比课改,争当改革型教师;比工作,争当奉献型教师;比团结,争当合作型教师;比身心,争当健康型教师;比参与,争当民主型教师;比保护,争当安全型教师;比成果,争当科研型教师;开展“把学生当子女” 活动,形成人人争做“四有”好教师的良好风尚 ;通过“善行义举榜”评选好妈妈、好妻子、好儿媳、好老师、敬业模范、爱生模范、诚信模范、孝行模范、美德少年等,形成榜样示范和引领的良好氛围,通过年度考核每年评选师德模范、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先进教研组、先进处室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
锤炼业务技能,深化教师提档升级。学校开展“青蓝工程”拜师结对活动,启动师徒带教的培养模式;开展“一周一课”活动,助力教师扬帆远航;开展“四主四步”课堂教学模式,打造绿色生态课堂;通过组织青年教师教学模式汇报课、承办区教学模式展示活动、实施以老带新帮扶活动、三笔字、配音朗诵等活动,促进了教师快速成长提档升级。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健全了“学校—教导处—课题组(教研组)—教师”四级研修工作管理网络,确立了“主题式”研修活动的模式;将国学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研究,构建了国学课的授课模式,创出了自己的品牌课程、研修模式。该校被命名为“山西省课改基地校”“山西省十年课改先进集体”“阳泉市‘十一五’教科研先进集体”。
“做文明人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创建文明校园,就是要在整个学校营造明德向善的氛围,以文明校园熏陶孩子成长,以道德教育滋润学生心灵。” 檀斌基如是说。
如今,文明之风吹遍校园的每个角落,文明之花绽放在每位师生心中。徜徉在写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的“雅行墙”边,记者与学生们一起浸润在浓浓的文明氛围中……(郝张莉)

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第八十五批认定人选公示公告
中牟县2017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述责述廉会议召开
[卫计委]市卫计委党组书记、主任谢强调研市二医院、市三医院基建项目建设推进情况
如何鉴别劣质塑料玩具?看色泽、厚度和闻气味
关于第四届“礼尚威海”最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评选活动的结果公示
文明之花绽放师生心中
人家用鱼竿钓鱼他们用来盗窃 两蟊贼在沭阳“鱼竿钓财”被拘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3D打印为高端装备零件“减重”
日照雨污分流分段施工 市民出行注意安全
黄正良带队调研全市民营医疗机构监管情况
常州市再抓医改重点 深化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改革
新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跻身全国百强
双辽市全面开启新一轮振兴发展新征程
2018世界文化旅游大会峰会将在西安举行
深圳市殡葬管理所关于职工食堂厨房装修设计单位采购的公告
党建引领+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的“麻柳样本”
从央视动画维权大头儿子说起:著名IP为何屡遭侵权
宜章县:王建球面对面接访实打实解难
去年1月至今年4月 重庆市检察院批捕侵害未成年人人身权益案741件910人
也疏也堵让“尬”市不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