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5年)》近日已经市政府第9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规划指出,未来十年是我市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发展水平快速提升的关键时期,并明确提出“大宿城”的概念。强调我市将通过全面对接国家和省城镇化空间布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中原城市群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大宿城”,促进县城和小城镇特色发展,不断优化现代城镇体系,加快构建“一核、多轴、两板块”的城镇空间格局。
城镇空间布局
以“大宿城”为核心,形成“一核多轴两板块”结构
规划提出,我市将通过发挥四省交汇城市的综合优势,以建设“大宿城”为核心,推进京台高速和206国道、310国道和301省道、343国道等经济发展轴建设,积极构建萧砀、灵泗城镇板块,加快形成“一核、多轴、两板块”的城镇空间结构。
“大宿城”主核——包括宿州中心城区及周边的符离、蒿沟、朱仙庄、桃园等卫星城镇。实施“大宿城”发展战略,重点建设汴河新区、道东新区,改造提升老城区,积极建设城南新区和高铁产业新城,不断扩大城市发展框架。强化城市片区分工协作,优化产业和功能布局,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商贸流通中心和安徽省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打造成为皖苏鲁豫四省交汇区域中心城市。
萧砀城镇板块——包括萧县县城、砀山县城及县域小城镇。以砀山县城、萧县县城为中心,沿线小城镇为节点,打造沿国道g310、省道s301城镇发展轴。推进萧县和砀山县城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强李庄、周寨、关帝庙、玄庙、葛集、黄口、张庄寨、杨楼等重点镇建设,积极对接徐州都市圈、中原城市群,大力发展果蔬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县城和小城镇的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
灵泗城镇板块——包括灵璧县城、泗县县城及县域小城镇。以灵璧县城、泗县县城为中心,沿线小城镇为节点,打造沿泗许高速公路、国道g343城镇发展轴。做大灵璧和泗县城镇规模,完善城镇功能,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加快发展冯庙、娄庄、虞姬、下楼、朝阳、大庄、黄圩、刘圩、草沟等重点镇,促进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特色支柱产业发展,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对接合作,努力打造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现代城镇集聚区。
城市空间格局
以“大宿城”为中心,构建“一主两星三园”体系
规划提出,以“大宿城”为中心、4个县城为副中心、萧砀小城镇集群和灵泗小城镇集群为基础,加快构建功能定位清晰、片区布局合理、协同互动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积极推进“大宿城”战略,加快构建“一主两星三园”城市空间格局,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带动辐射力。
——提升中心城区综合功能。按照“北上东进,向南适度发展”的方向,我市将进一步做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大力推进汴河新区、道东新区、老城区、城南新区综合组团联动协调发展。
汴河新区依托市高新区积极承接高新技术产业转移,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增强人口集聚能力。打造政务、文化、人居、教育和高新技术研发中心。
道东新区依托职教城和朱仙庄镇,加快旧城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进一步增强城市功能,发展商贸物流等城市产业。结合塌陷区治理,建设休闲水岸,打造滨湖生态旅游、体育休闲、科教文化中心。
老城区重点推进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加强中央商务区建设,增强城市中心商圈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城南新区依托鞋城和经开区,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体验旅游、主题公园等第三产业,引入新消费,打造宿州产业新区、人居新城。
按照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市中心城区将实现“双百”目标,即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万人;到2025年,中心城区实现“双110”目标,即建成区面积达到1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0万人。
——培育壮大高铁产业新城及符离镇两个卫星城镇。
高铁产业新城依托宿马现代产业园区,充分发挥高铁站等交通区位优势,重点发展食品加工、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加快建设物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合作共建、创业创新示范区。按照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不断完善园区“吃、住、行、游、购、娱”等城市功能,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商、宜赏”的产城融合新城区。到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万人;到2025年,建成区面积力争达到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万人。
符离镇加快“镇当县建”步伐,延续传统文脉,以“运河之滨、千年古镇、居易故园、烧鸡之乡”为建设目标,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培育壮大物流集群规模,重点发展食品、绿色家居、新型建材、新能源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强化产业支撑,提升城镇功能,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打响“耕读古城、宜居新城”品牌,打造皖北文化旅游与生态休闲目的地、宿州市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宿州北部能源与物流商贸基地、食品与板材加工基地。到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万人;到2025年,建成区面积力争达到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万人。
——打造砀山、萧县、灵璧、泗县等4个市域副中心。
大力实施“555”工程,支持砀山、萧县、灵璧、泗县等4个县城按照中等城市标准规划建设,进一步拉开县城框架,改造提升老城区,完善新城区城镇功能,加快县城提质扩容和产城融合步伐。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县改为市。实施“三治三增三提升”专项行动,以治脏、治乱、治违和增强功能、增加绿量、增进文明为突破口,提升规划水平、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积极争创省级卫生、园林和文明县城,建设特色彰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县城。各县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加快培育若干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主导产业,不断提升县城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打造市域副中心城市。记者 刘金明
三明梅列:园区建设加速度 项目竞赛掀攻势
增城区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德阳市委组织部赴涪城调研学习城市党建工作
2018春季家居建材博览会圆满落幕4天登记意向客户近600人
市县食药监部门开展疫苗专项检查工作
厉害了,我的“大宿城”!
衡阳市举办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禁止生产加工食品品种目录听证会
温州将建千个可再生资源规范化回收网点
攻坚克难 开创医疗服务管理新局面
西安一农妇被家暴后自杀致残 四年后丈夫抛妻弃子
城管外包?这个真的不可以!
导向定了!昨天这个会议确定日照今后发展总抓手,释放了重要信号!
横溪举一反三加强村监会队伍建设
酒后出现幻觉,打工小伙猛踢路边汽车
振兴路开始施工这些问题驾驶员需注意
黄岩62个扶贫项目通过评审
哈电集团中标“三大主机”设备巩固哈产三大主机在35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市场的优势地位
“铜川苹果”品牌价值比上年增长2.41亿元
横市镇:拆除畜禽养殖场38家
市环保部门立行立改 迅速排查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场所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