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网(记者 郭莹)8月23日报道 在成都,有着5万余轨道建设者,无论严寒酷暑,他们始终用自己的勤恳与坚守,为成都轨道交通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他们来说,每一天都是平凡的一天,也是充实感动的一天。
时间: 6:50
人物:盾构管片拼装手
地铁盾构施工中的管片拼装手,不仅要保证管片拼装的质量和打螺丝的安全,还要保证速度和质量,只有认真、细心和大胆,才能做好这项工作。18号线土建3标的吕友权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清晨6点30分,吕友权沿着钢楼梯下井,用了30多分钟才走到正在掘进的盾构机前。他钻到盾构机前部,操起手柄,启动拼装机,利用真空吸盘将重达7吨多的管片吸起来,再将运输下来的管片,一片一片地在开挖好的隧道壁上拼接成环,像是为地铁隧道披上一层“铠甲”,这一系列动作完成需要30分钟。因此,吕友权每个班要工作12小时,却只能平均向前延伸隧道11米。
盾构管片拼装手
时间:7:45
人物:瓦斯检查员
瓦斯检查员,要负责分工区域瓦斯、二氧化碳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的测定和汇报工作。因所负责区域为低瓦斯地质层,盾构掘进施工均按照低瓦斯隧道要求管理。心系工作的李志宇,早早便开始了“瓦检”工作。为了监控掘进面的瓦斯浓度,他爬到了狭窄的盾构机最前端。测完瓦斯后,他又拿出仪器,伸到了上面进行检测。他说:“这个是多功能气体检测仪,除了瓦斯,其他比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其他有毒有害气体也在他的监控范围之内。”李志宇边检查边将情况记录详细地写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每天为了到达盾构机的位置,李志宇要在隧道里走上十几公里。
瓦斯检查员
时间:8:40
人物:业主代表
地铁的业主代表,要对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投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进行全面现场管理,忙碌对他们来说已是常态,业主代表孙伟的工作状态也是如此。当阳光普照大地,上班的人群熙熙攘攘。孙伟已经在有轨电车蓉2号线首开段繁忙的施工现场呆上好一阵了。他正埋着头,认真地忙于对照管线图、工程图走现场,仔细梳理每一个节点和管线的关系。孙伟伏案研究和在工地上奔波的身影相当频繁,身边累积成山的资料被孙伟反复看了多次,崭新的书页很快便被翻成了旧纸。施工现场基本上每条路的关键点是什么,影响的管线是哪条,要往哪里迁改,孙伟都早已“心中有谱”。
业主代表
时间:8:55
人物:后勤保障工作人员
办公室作为综合协调部门,既是统筹公司上下的中心纽带,也是保证全局工作协调高效运转的总枢纽。在这里,只有坚持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具备执着的事业心、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才能履行好办公室的工作职责。
“铃铃铃……”上班时间尚未到来,办公室工作人员奈文倩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声便已经响起多次,奈文倩立即接起电话,熟练地开始了一轮协调处理。这样的电话,奈文倩一天要接无数次。每日高频率、不间断与项目组反复沟通协调,及时处理新旧系统衔接出现的各类问题,是办公室最常见的“日常”。
后勤保障工作人员
时间:10:48
人物:钢筋工人
圆钢、螺纹钢、钢条……这些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钢筋,在钢筋工人的手里,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气温渐渐进入高温时段,在6号线7标星河站施工现场,一群可爱的“钢筋工匠”正冒着高温进行主体结构第四板顶板出料孔梁钢筋绑扎。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跟钢筋打交道,不停地穿梭在钢筋脚架之间,仔细研究各道工序用料情况,确保每一操作步骤不出错,用他们的话来说:“严把质量关、紧绷安全弦,这是我的责任”。
钢筋工人
时间:11:40
人物:龙门吊司机
龙门吊,是每个地铁建设工地必备的“重型武器”,在驾驶龙门吊过程中,司机要准确选择停驶位置,吊钩投放的高度、角度、速度。其操作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着施工进度。腾忠兵,正是熟练“驾驭”龙门的司机中的一位
阳光浓烈灼人,在 18号线建设工地现场20米高空龙门吊1.5平米的驾驶室里,司机腾忠兵正保持着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来操控龙门吊。驾驶室热得像个蒸笼,她仍顶着烈日在驾驶室里作业,汗水湿透了工作服也毫不在意。“冬天一身寒,夏天一身汗。”这是腾忠兵工作的真实写照。在她身上,总是有一股化不开的药味儿,原来,由于工作时,经常用右手频繁推拉操作杆,导致肩周肌肉劳损,只得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进行外敷来缓解疼痛。
龙门吊司机
时间:14:00
人物:焊接工
焊接工人,长期对金属类的器械进行接缝焊接,毫无疑问,这对精确度的要求很高,而且他们的眼睛也要比其他工人更“辛苦”。下午,稍事休息的管片钢筋笼焊接工张伟强先是喝了一大口水,麻利地戴上安全帽,开始制作管片钢筋笼骨架。他把24个箍筋和108个勾筋相焊接,随后插入28根主筋调整固定,最后焊接上耳朵筋、弹簧,总共580多个焊点,完成制作需要1个小时。为避免焊花烫伤,张伟强在炎热的天气中仍然“全副武装”,一天下来全身衣服湿透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同时,张伟强的工友赵勇在不远处认真地绑扎着钢筋,赵勇的脸颊因袭人的热浪涨的通红,脚底可以直接感受到地表的高温。对于这样的难度,赵勇却是见惯不怪,他说,钢筋是工程的骨架,绑扎钢筋一点也不能马虎,我就是一名“绣花人”。
焊接工
时间:15:20
人物:通风专业工人
地铁的风亭,承担着地下车站及隧道的通风换气功能,来进行地下、地上空气流通和交换。相当于地铁的“肺”,这上百个“肺”为地铁正常“呼吸”,打通了生命通道。因此,风亭的安装,尤为重要。在3号线二三期机电4标航都大街站施工现场,曾建军带领着工人进行2号风亭处销声器的安装作业。虽顶着烈日,但曾建军的工作容不得丝毫的马虎,在搬运、下放、安装作业工程中,曾建军带着作业人员齐心协力,配合默契,克服了酷暑带来的艰苦,乐观的他不仅没有喊苦,满脸洋溢着敬业的笑容。
通风专业工人
时间:16:30
人物:供配电专业工人
目不转睛地用托板对孔位进行标记,确保划线的水平度,再精准地打下孔眼。3号线二、三期系统2标作业队正在进行着打孔作业。队长员亭辉介绍:“对于架空地线打孔,在打孔前先用托板对孔位。这是我们工程的一个亮点,我们一定要保证工艺标准,打造样板工程。” 在他的带领下,施工作业人员井然有序并热火朝天的干着。
供配电专业工人
时间:17:00
人物:钢筋加工工人
下午5点,虽然过了太阳顶头晒的时间段,但闷热难耐的空气,让钢筋加工工人贾威感到仿佛置身“蒸笼”之中。此时,他正在标钢筋加工厂里轧钢筋。虽然身在室内,经过烈日一天的烘烤,铁皮屋内的温度丝毫不逊色于室外。贾威平日里已不记得自己喝了多少水,只知道一次一大瓶,常常感觉刚喝下去的水,便成了汗珠。
钢筋加工工人
时间:19:10
人物:业主代表
8月雨水涟涟,防汛工作中,业主代表总是冲在第一线。业主代表唐小游在8月几乎没有睡过好觉,手机随时放在身边,正是因随时心系地铁工地的防汛情况。傍晚时分,闷热的天空突响惊雷,一场特大暴雨的突袭18号线工地。在应急值班的唐小游接到消息,兴天中间风井工区由于门口地势较低,现场积水严重,车辆已无法出入,工区内也已开始积水。
“原来是工区旁边河流-堵水堰排水不畅!”唐小游立顾不得满腿的泥泞和湿透的双脚,冒着风雨查明了原因。一番各方协调之后,终于解决了问题。为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情况,唐小游冒雨从未淹没处绕小路进入现场,指导现场抢险,由于反应迅速,指挥得当,使得标段终于顺利度汛。
业主代表
时间:20:30
人物:总机械师
地铁工地上的盾构总机械师不仅要负责地盾施工全面管理,还要负责开展盾构技术培训。19点30分,5号线土建6标总机械师张宗来刚开完调度会,便与工班人员一起下井进行掘进工作。他亲自控制着掘进姿态、土压力、扭矩、速度、刀盘转速、螺旋转速等一系列参数,司机室的电话几乎成了他的“手机”,不停询问监控室监控情况、测量班测量情况、并向上级汇报掘进情况。
在顺利始发能够正常掘进后,张宗来又到司机室外查看渣土改良情况,并嘱咐拼装手、注浆人员各种注意事项。机器的轰鸣、刀盘的转动在在他看来是最美好的乐章,全然没有注意到汗水已经浸透了自己的工装,泥渣已经凝固在脸颊上。
总机械师
时间:21:30
人物:盾构经理
盾构经理,肩负盾构机的生产、施工、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责任,也是隧道工作者之一。9号线盾构经理卢姗青冥思苦想多日,终于在当天晚上解决了多日来焦头烂额的问题。原来,在他负责的盾构区间施工中,盾构穿越地层属于特殊的高富水砂卵石地层,地铁施工难度大,掘进异常困难。满脑子都是如何化解在高富水中如何做好土仓内渣土改良这一难题的卢姗青,连日守在盾构机作业面,对地质、盾构机选型及刀具配置进行了分析。总算研究出了方案——在土仓内增加2根搅拌棒,并采用土仓内注入膨润土对土体进行改良,终于喷涌现象得到抑制。
盾构经理
时间:23点45分
人物:盾构司机
盾构区间开工后不能停工,盾构机几乎24小时都在掘进,机器离不开人。因此,盾构司机每天在2平米的狭小空间里工作12小时,时刻集中精力、全神贯注。深夜,是17号线一期工程盾构司机李白的工作时间。在地下20来米的隧道中,李白正盯着眼前纷繁复杂的仪表盘,观察着盾构机的行进方向和各种参数。红绿灯不断闪烁,他熟练地按下按钮,调整着刻度盘数据。李白说,他对工作有一套准则——“控制欠压,深层搅拌,充分注浆,深层测量”为准测。“我要使盾构机始终保持在最理想的状态以完成施工任务。”李白揉了揉眼睛,又聚精会神地开始工作。夜以继日是李白工作的常态,他却从不抱怨,永远是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对待工作。
盾构司机
时间:23:45
人物:工程保障工作人员
合约管理部的忙碌,大家都有所耳闻,要负责全公司的合约的全面管理,包括合同合法性、可行性、严密性和规范性审核等多方面的工作。事情繁杂,对接部门多,都是工作的常态。计价季要到了,刘见凯桌上的计价资料已经堆积成山……
“决策会通过了7号线某市政配套隧道加长的议题,要叮嘱一下尽快按会议议定内容修正议题并上报更高一级决策会议。”他又在笔记本上写道“蜀电集团的电力迁改合同谈判进展顺利,另需关注政府审计的事宜,咨询集团审计部的同事。下午审阅了验工计价的咨询报告问题,前期工程的造价审核问题及与产权单位的沟通情况……” 当日历翻开新的一页,当指针划过午夜12点,工地“夜巡”的工作才刚刚结束,业主代表轻轻地脱下了蓝色的安全帽,伴着天空中满天繁星,踏着入水的夜色,走上了回家的路程,这是成都轨道建设者平凡的一天。
工程保障工作人员
醉酒男报警“车丢了” 原是媳妇让邻居开走的
民权县县委书记姬脉常调研脱贫攻坚“百日攻坚”集中活动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衡阳市安排部署春节期间干燥天气森林防火工作
颍柳路泉河大桥主桥跨河段合龙
温州城区3870辆出租车将全部接入“嘀嗒”
5万余地铁建设者高温下坚持作业 他们的一天是这样过的
中共武汉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贵州省在西部文博会签约逾46亿元
市政协领导集中走访市政协委员
公交公安分局消防监管大队对福田口岸地铁站进行实地调研
美媒感叹“模仿中国”时代来临:西方是时候来中国找灵感了
诏安桥东:提速西霞小学教学楼建设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2020年全市人口将达1110万
【民生沟通】第二次提取公积金只需带身份证原件
苏州登山协会八勇士出征海拔6178米玉珠峰
昆明今年将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
农行上海市分行“快e缴费”奏响普惠金融新篇章
市慈善总会召开第二届 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
我市全力以赴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迎检工作
无人机飞上30米高空,替代人力巡视铁路供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