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萧索)“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很多人认为到了秋天冻一冻,可以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但是,“秋冻”并不是意味着秋天就可以继续穿短裙短裤。市立医院北区中医科医生陈梦菲告诉记者,一定要掌握好“秋冻”的正确方式,才可以美丽“冻”人不生病。
“秋冻”要把握好时间
关键部位不能“冻”
陈梦菲介绍,不少爱美的女性即使到了秋冬天,依然会穿短裙短裤,认为自己是在“秋冻”、在养生。实际上,这种“秋冻”方式,不仅达不到养生保健的目的,而且还会引起关节炎。随着气温下降,到了仲秋,昼夜温差变大,夜间入睡时一定要注意保暖,因为夜晚寒气加重容易受到风寒。到了晚秋,冷空气一波接一波、气温骤降,此时更要及时添加衣物,切莫再强求“秋冻”。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秋冻”看似简单,但是如何合理健康地“冻”还是很有讲究的。人体有些部位着凉,不仅不能保健,还会引发疾病,如腹部、双脚、颈背部、头部及四肢关节尽量要少“冻”。尤其是腹部受凉,容易引起腹泻、疼痛,女性下腹部受凉容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还有脚部是人体多条重要经络的汇聚之地,所以也需要保暖,寒露以后切莫再穿凉鞋。
“秋冻”也要看体质不仅要“冻”还要“动”
陈梦菲认为,“秋冻”对于体质较好的人群和小孩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对于抗病能力差、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来说,遇冷抵抗能力会下降,身体不能适应,诱发支气管炎、冠心病等,甚至引起中风偏瘫。所以有慢性肺病、胃肠道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关节炎的人群一定要在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
此外,秋高气爽正是运动的好时间,此时要特别注意动静结合。可以多进行一些户外运动,不过活动量不宜过大,以微微发汗为宜,不可大汗淋漓,比较推荐的运动方式是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
省环保督察组到仙海区开展环保督察“回头看”
怀集县:600余师生缅怀革命先烈
危险!重罚!非法捕捞钱塘江鳗苗
松港街道东关社区儿童之家开展“老少齐欢聚,温馨庆寿诞”活动
红星地块征迁,那些人那些事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然而“秋冻”也是有讲究的
“铅衣天使”边“吃”射线边救人
多彩文化产业 让脱贫攻坚开新花
我市入选清明热点旅游城市“双榜”
召开“二标四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动员部署会
肖亚非:推动台商台胞与东莞更广泛紧密地合作交流
突发!今晨抚八线临川路段发生惊险一幕…
关于撤销国道206线蓬莱收费站的公告
我市力争年底前基本淘汰黄标车
韩磊携新歌亮相斗鱼直播节 《在此》唱响诗意大武汉
洋青火龙果 丰收时节的惊艳色
高宏志调研检查重点行业烟气排放治理工作时强调 推进超低排放守护蓝天白云
如此讨债很受伤 被害人成了犯罪嫌疑人
国网延安供电公司 2018年8月份计划检修停电通知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集聚区分局举行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