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县第一中学高品质办学之路探秘


激情燃烧凌云志
记者 路丽华
9月6日早晨6点30分,太行山巅,中国“牛郎织女之乡”和顺县。
和顺县第一中学(下简称和中)操场上,高中三个年级20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新学年开学季,一场别开生面的激情公开课正在进行。
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赵爱卿向全体师生交上了2018年高考“成绩单”:3人考入清华,4人考入北大,5人考入浙大,3人考入人大,112人在教育部“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的专项生计划”的助力下升入985、211一流学校。高考586人,二本达线297人,达线率50.7%,比去年增加10.1个百分点。
沐浴着教育部贫困县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阳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高中,竟有7人考入清华、北大,而这两所名校在全晋中市的录取人数为17名。
这个熠熠生辉的“答卷”,是对和中“激情教育、卓越发展”教学理念的生动注解,也支撑起该校继续阶梯式进步的自信。
群情昂扬之际,校长周武生领誓,全体师生集体宣誓:一日努力,一日成功;血拼三年,高考成功;每天激情,卓越一生;我要努力,我必成功!
从早上的宣誓开始,激情教书,激情学习,就化作该校每一位师生一天的行动指南,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激情驱动,这个山区小县的师生们就像太行山上立根破岩的青松一样,咬定自己追求卓越的目标,殚精竭虑,昼夜兼程,在千军万马拥挤的高考狭路上勇于亮剑,闯出了一条贫困山区普通中学高品质办学的成功之路。
激情燃烧
校园抖擞“精气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工作对事业要富于激情。激情是一种可贵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品质,往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潜能。”
“激情工作法”就是周武生在和中打开教育新局面的致胜“法宝”。
2017年4月,阔别和中15年后,周武生再次归来担起校长之责。之前,他已经是和顺县教育界小有名气的能人校长。2002年,他脱下和中体育教师的身份走出去,先后在和顺县职业中学担任副校长、在和顺县第二中学执掌帅印,并高举“自信教育”的旗帜,一路凯歌。重返故地的缘分固然增强了他振兴教育的使命感,但再回首也置身于“前有高山,后有追兵”的艰难之境。
“高山”,是和中曾经取得令人仰止的高考战绩。借力教育部专项生政策东风,2015年,和中有10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在和顺这个国定贫困县的历史上是空前的盛事。其后,2016、2017,两年时间,该校又有6名学生入读清华、北大。站在高山顶上再攀高峰,犹如蜀道之难。
“追兵”,是与该校同类的全省36个贫困县高中机遇意识日益觉醒,大家都在以千帆竞发之势,抢抓“教育部专项生政策”东风。
但是,曾经博得山西省武术散手擂台赛60公斤级前三甲的周武生,有着不屈不挠的意志,骨子里散发出灵活急智的拼搏精神。“激情工作法”就这样被他引进和中,并活用为“激情教育法”,成为周武生打破困局的“杀手锏”。
上任伊始,在一次全校师生参加的大会上,周武生豪迈地说:“人一旦有了充足的激情,就会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激发起为目标献身的坚强意志和奋斗热情,最终走向成功。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学生、一个老师、一所学校同样如此。始终保持激情状态,应该成为和中教师基本的职业素质,成为和中学生塑造世界观的精神标准。”
激情导航,和中在传承中坚持,传承学校的厚重文化、规章制度、特色管理等一切优良的校园文化。和中在创新中进取,给有限的时间、特定的空间注入无限的激情文化,迸发出无穷活力。
时间上,该校师生每一天的时间被细分出四个“激情充电点”:每天早上6点10分,激情晨会,班主任总结昨天,部署当天,绝对事不隔日;每日课间操,激情会操,各班迅速集结,矫健的身姿抖擞出精气神,震天的口号呐喊出“跳起来摘桃子”的自信;上午跑操前、下午眼保健操前,两个时间段,激情诵读,以好文抒情、以经典励志。另外,每周一的晚三自习,专门开设释放能量大讲堂,由学校命题,班主任启发,学生抽签上台脱稿演讲,就家事国事天下事讲观点、谈看法,播撒下思想教育的种子,培德教育于无声处有惊雷。
空间上,浓郁的激情文化氛围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校园里,林立的刀旗树起“榜样旗阵”,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张思远、甄紫涵、张弛,北大的王晓炫、巩卓星、谢颖、吕懿伟等同学的大幅照片迎风招展,他们就是和中学子追逐的“明星”。每一个年级长长的走廊俨然“激情文化的长廊”,教室门上张贴的“入门即学,怕苦莫入”很有修炼自我的哲学意境。每个班主任都在本班门前“挂牌上岗”,写上自己的名字,宣示自己的治班目标。北大、清华、浙大、人大、中央财经等名校景观海报随处可及,每一张海报上都精心标注了从和中走进该校的学子的大名,并罗列出各大学蜚声国内外的名人校友,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们上进的热情。
一手抓“激情”,一手抓“纪律”,和中以铁的纪律为激情教育保驾护航。该校“拒绝暴力、拒绝作弊、拒绝手机”,并针对性地制定出从严执纪的各项条款,为学生营造出健康的成长环境。
据分管政教的副校长赵天庆介绍,一年来,有3名学生因打架被开除,有2名学生因考试夹带被开除,有4名学生手机被销毁。尽管学生哭、家长闹、领导叫,但和中还是把“三拒绝”坚持了下来,排除了一切不利因素的干扰,捍卫着校园的风清气正。
采访过程中,记者的激情也随和中师生而澎湃。在这里,激情,是教师的教育情感在燃烧,是学生的凌云壮志在奔流,是全校师生对所认定目标始终如一的追求。
教改引领
教书育人精细化
如果说激情教育是和中人强烈的提高教育质量的使命冲动,那么,教学改革就直接检验着和中教师教育情怀深不深。
和中教改,始终把学生利益放在第一位。
——课堂学案化。结合自己所教学生实际,教师自己编写学案,引导学生找到高效学习的路径。
——自习考试化。语、数、英三科每周利用自习时间考试2-3次,其它各科每周考1-2次,以此增强学生限时训练的能力。而且,当日考试、当日机阅,及时掌握学情、及时家校互动。
——作业试卷化。以试题的形式做作业,作业必须在课内高效完成,从而增强了学生对作业的重视程度。
和中教师学、研、练,都在围着学生转。
——一日一学。每天上午9点45分至10点25分,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聚在一起集体学习相应学科阶段教学内容,以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
——一日一研。每天上午9点45分至10点25分,教师们集体研究考纲、试题、教法、学法、拔尖、辅边、课堂流程、教学反思、小结等内容,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一日一练。教师们每天要主动做练习题,包括每周一套模拟题,每周的周测试题,每课的自习考试题、上课讲授的典型试题等,以此来感受学生的做题感受。
在备课时,集体备、个人备、集体研,几番打磨,和中教案、学案水平整体上向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看齐。因为教师的规范作业,提高了学生答题的规范程度。
在和中,评判一名教师是否优秀,与性别无关、与年龄无关、与背景无关、与贫富无关、与长相无关;唯与专业有关、与成绩有关。这种价值导向,催动和中教师一个个都在铆足劲儿向“名师”努力。
和中鼓励每一位教师走出去学习,去全国著名的北京四中、衡水中学等名校学,携来他山之石,雕琢和中攻玉之器。而每一位老师“取经”归来,都要给同学科其他老师们复制与拓展学习所得,从而达到“一人得道,群体受益”的目的。
与此同时,每学期和中也会请进市教研室或外省专家来校对全体教师进行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专题培训;或请名师来校指导、讲课,与专家同题异构、现学现改。
从校长到普通教师,和中教师团队没有花架子、没有图面子,真正沉下了身子、放下了身段,他们会写下水文、会做下水题,甚至会下到考场一次次当考生,一次次接受正规考试,形成了“校领导做给教师看,教师带着学生干”的严谨教风,与激情满满的学风相得益彰,构建起充满正能量的校园生态系统。
成果丰硕
桃李满枝俏太行
经过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和中教育事业迎来万千气象,桃李芬芳香飘全市。
在8月26日召开的2018年晋中市高中教育工作会上,面对强手如林的全市各中学校长,作为一名来自贫困山区普通中学的校长,周武生做了典型经验交流。会上由晋中市教育局、晋中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颁出四大奖项,和中独得三项,分别是2017-2018学年度高考特殊贡献奖、特色发展奖、良好学校奖。
2018、2017、2016、2015,和中连续4年岁岁有生上清华,年年有人入北大,叠加优势为该校赢得“马太效应”,教育效益、社会效益纷纷凸显。
外流的生源回来了。优质生源外流,一直是损害山区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要素,据和中负责教研的教师刘青峰说,以往每年和顺县全县中考前50名学生,至少有30名外流到其他重点学校去,剩下的不是不想走,而是家庭困难出不去,今年该县前50名学生基本无外出读书的。
教师向名师挺进。“‘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使我们看到了他人尺之所长,也认识到了自己寸之所短,在这个对标先进寻找差距的过程中,我们自然而然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标准,提升了自己的育人能力,增强了为学校创一流的信心。”老教师徐向阳说。“教书是顺流而下,学习是逆流而上,做下水题,甚至一再亲自当考生,推动我们在书海上下求索,教书时能够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和中实际、贴近课改方向,授课时会更具针对性,帮助学生做学案时会更有实战性。”年轻教师杨彦岗说。
群众为和中树起了口碑。今年有孩子考入北京大学的一位父亲介绍自己的经验时,体会有点独特:“现在许多家长恨不得陪着孩子奋斗终生,而我由于工作忙,根本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对孩子基本上是不陪读、不陪考、不上课外辅导班。只是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了和中,孩子说学校的学习环境好,老师教得用心也很细心。现在看来,我给了学校深刻的信任,学校还给我大大的惊喜。”一位孩子今年考上大学的王姓家长说:“按说高考压力大,可是我家孩子每天都是精神饱满、乐呵呵,儿子说每天激情钟点就是能量加油站,喊出了精神、喊出了自信、喊出了好情绪。连我现在没事的时候,都会早早起来去和中门口听听师生们宣誓,在那样一种仪式感上,正能量很容易互相传递。”
有人总结,和中丰硕的战果,来自理想,来自热爱,来自责任,来自压力。的确,这些都是滋养激情生长的养分。
但归根结底,是来自这方教育沃土的滋养。近年来,和顺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五名兴教”的战略,拿出专项资金,对名校、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名学生给予重奖,让这些表彰成为和顺的“诺贝尔”奖,让获奖者成为全县的楷模,真正让老师光荣,让教师行业令社会羡慕,让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上有地位。
和中的成功,来自校领导与全体教师的使命自觉。它是一种像太行山一样挺举的精神——面对机遇敢于抢抓、面对艰险敢于攻坚、面对落后敢于奋起、面对竞争敢于拼搏。
太行山上层林尽染之时,和中校园激情依然在燃烧……

诏安太平:改善村容村貌 打造美丽家园
全椒:村民爱戏,连办三年“庐剧节”
吉林市管干部任职前公示公告
2018年“司法公正常德行”助推产业立市环境优化
小长假乘车失物复得 游客为天津公交点赞
和顺县第一中学高品质办学之路探秘
云光中在检查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进展情况时强调合理安排时间统筹摆布工作确保安全质量保证工程进度
上半年聊城市获得生态补偿资金最多,为2824万元
定海将打造“枫情一条街” 位于盐河路东侧,全长约1公里
“冬病夏治”贴敷活动开始了
新能源汽车免费停车1小时 苏州停车新政策下月实施
恩施市出台细则鼓励民宿发展
惠州多支志愿服务队国庆期间在景区内引导游客文明旅游
安徽省技改投资增速再攀新高
沭阳县监察委员会成立
二道江区教育落实“五单一报” 实现安全平稳运行
武汉粉丝热情如“火” 余佳运受李宗盛启发找灵感
成都高新区去年新增市场主体45942户
唐河县古城乡魏庄小学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
我市构建普惠金融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