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华老人和她的食杂店。
小店里的公用电话。
公用电话曾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烟摊、报刊亭、食杂店都曾因有公用电话变得门庭若市。随着手机的普及,曾经的“宠儿”受到了冷落,渐渐变成一段记忆。坚守了二十六七年的香坊区油坊街22号的公共电话,或许会作为这段记忆的最后片段退出舞台。 看着眼前拆迁的现场,年近七旬的张美华心情有些复杂。早就盼着自家居住的棚户区动迁改造,但真到了改造这一天来了的时候,还真有些舍不得,舍不得这些相处了几十年的老邻居,舍不得住了几十年的老宅,更舍不得那部曾给她带来不少乐趣的公用电话。
张美华开的食杂店紧临油坊街,房檐下有一个公用电话的标志牌,这样的标志牌在其他地方几乎看不到了。张美华告诉记者,虽然她家住的位置是油坊街22号,但老人儿都管这个位置叫油坊街10号大院。二十六七年前,她家开了个食杂店,当时大院里没有一户人家有电话,为方便大家也给自己增加点收入,她申请装了一部公用电话。电话装好后,本就人来人往的小店变得更加热闹了。
当时大家还在用传呼机,张美华还记得很多人一边看着传呼机一边打电话的场景,人多时都得排队。有的人打完电话还会顺便买香烟、汽水,现在回想起来挺有意思的,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样。
自从安装了公用电话后,她就成了义务“传令兵”。电话铃一响,她就会经常跑向院里,喊邻居来接电话。时常是前脚刚回来还没坐稳,后脚又得去院里喊人了。尽管挺忙叨,却乐此不疲,觉得很充实。
张美华记得很多琐事,都被她视为美好回忆:一些打完电话的人会落下放在电话旁的钱包、钥匙等物品,她得赶紧追出去挺远还给人家,实在找不着人的,就把东西保管好等着人家回来取。有的人打电话时,拨通后才发现都是说些不着边际的话,感觉这人精神有问题。不久,电话那头又会打回来询问这是什么地方,她会告知是公用电话。还有的人打完电话后说没带钱,她也会笑笑表示算了。几毛钱还计较什么,谁还没有不方便的时候……
自从手机普及后,上门来打电话的人越来越少,再也不用去喊人接电话了。近年来,除了偶尔有的人手机没电了会来打个电话,基本没人用了。张美华说,拆迁后,这部伴随她二十六七年的公用电话也将下岗,虽有些舍不得,但这段记忆永远不会忘。
市区开展建筑垃圾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偷倒乱倒高限处罚
桐庐:村民都是“店小二”桂花生意做得俏
【科技局】城中区环江村老科协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广州首个路边充电站正式运营
小区门口喝了酒 进入小区撞了车
这部用了20多年的 公用电话将“下岗”
漳州市人口办“三强化”切实抓好2018年人口变动调查基础性工作
沙坪街道召开党建工作推进会
顺着断绳子破了交通肇事逃逸案
福州市粮食局关于印发粮食系统“安全监管执法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州市政府代表团来泸调研对接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
南阳市宛城区运管局 加强维修企业安全监管
界首市三管齐下着力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
保定市民政局车辆维修和保养服务项目招标公告
昭华湘江大桥昭山侧锚跨段与钢箱梁胜利会师 有望今年通车
e龙岩“随手拍”积分奖励来啦!
市民:小区管理外来车辆应更人性化
酒后驾车?处罚没商量
方城七十二潭金点子征集活动获奖揭晓 这些朋友赶紧去领钱吧
暖心了!吃百家饭长大,如今孑然一身的他要捐献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