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千里美如画
——浠水推进乡村振兴纪实
黄冈新闻网(通讯员 郭斯)金秋时节,浠水县兰溪镇戴家洲村4000亩红高粱熟了,趁着天气晴好,农户们抓紧收割,田间地头一派繁忙。
秋风沃野,醉美如画。近年来,浠水全面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着力发展农业产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丰富乡村文化建设,一个个村庄悄然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蜕变,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现代农业发展风生水起
戴家洲一望无际的田野上,一串串红高粱穗粒饱满,压弯了枝头。收割机在高粱地里飞奔,一簇簇高粱被收割、装车,准备运送到烘干房。
戴家洲是长江之中的一个小岛,汛期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多年前,本地村民已经搬迁。近年来,戴家洲2万多亩肥沃的土地成了“香饽饽”,被许多种粮大户承包,吸纳了200多名村民务工,每年支付给村民的务工收入达200多万元。
为了实现土地高产高效,这里普遍采用油菜加高粱和小麦加玉米的套种模式,其中仅高粱的种植面积就达到4000亩。
“我们合作社种了1300亩,今年是个丰收年,产量预计突破每亩300公斤,一亩毛收入1200元左右。套种的油菜一季可以赚近1000元,减去人工、土地费,今年一亩地纯收入预计在400元左右。”长福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潘自金说。
长福水稻专业合作社瞄准四川郎酒集团、贵州茅台集团对优质高粱的需求,以订单式的收购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统一提供优质种子,统一技术培训,并以每公斤不低于4元的价格统一收购。高粱种植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潘自金介绍,合作社的高粱将全部供茅台酒酒厂,目前已经签订了一个初步协议。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本。浠水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强基计划,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目前,洗马夏铺火花果、蔡河城角瓜蒌基地、竹瓦新华盖、关口黄畈田园综合体等23个现代农业园区已具雏形。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35.72亿元,同比增长3.6%。
出门看的是花 赏的是景
走进洗马镇谢家坳村,一垄垄碧绿农田,一排排青瓦白墙,条条大路宽阔整洁,房前屋后栽满鲜花,这一幅美丽宜居的新农村景象是全村三年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
干净整洁是美丽乡村的基石,2016年开始,谢家坳村购置了一批垃圾转运车、垃圾箱、垃圾桶,从农村垃圾治理入手,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为了改变村民乱扔垃圾的习惯,村委会想出不少好招,“党员组长带头包户,一个组一个党员包一片,先进典型上门贴红标签。通过几年的教育,村民的生活习惯渐渐改变了。”村党支部书记谢一林说道。
今年谢家坳村投入400多万元,实施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道亮化和环境美化,打造生态优美的新农村。如今的谢家坳,出门看的是花、赏的是景。
以厕所革命、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乡村绿化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浠水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越来越多的浠水乡村变得更加生态、美丽、宜居。
村里的文化味越来越浓
都听说电影院在城里,在浠水县经济开发区芦河村,却建起了农民电影院。电影院设有352个座位,建成后每月将免费放映几场电影。
这是芦河村文化阵地的一角。如今村里文化广场、农家书屋、“乡愁馆”、乡村大舞台应有尽有,还配套设置楚剧团、杂技团、黄梅戏等多个协会的外训基地。
文化广场占地1300多平方米,有篮球场、兵乓球台和各种健身器材,一到傍晚就响起广场舞的音乐;农家书屋现有各类藏书近5000册;“乡愁馆”摆满织布机、碾谷机等传统农具,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男耕女织”的农耕文化;乡村舞台也十分热闹,村民吹拉弹唱有了场地,时不时还有县里的剧团训练演出。
村里的“文化味儿”越来越浓。“以前农村就是农村,现在住村里跟住城里没啥区别。村民的娱乐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邻里关系也越来越融洽。”芦河村网格员叶小翠说道
( 责任编辑:张金霞 )
洋县:加强对口协作常态化锤炼优秀人才
晋中市投促局全力推动重大转型招商项目尽快落地
同文中学举行2017-2018学年度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暨新团员宣誓仪式
温国辉主持召开广州市政府全体会议 陈建华刘悦伦出席
临泉县吕寨镇:力促项目落地 助推脱贫攻坚
沃野千里美如画——浠水推进乡村振兴纪实
无棣县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会开幕
玉环气象局国庆服务护航乐清湾大桥安全运行
乡村振兴战略,新华社“点名”含山
2018年南宁市民营企业招聘周启动
今年我市棚户区改造已基本建成837套
88岁老人李秀宗爱心捐款情暖桑梓
金湖为村级“钱柜子”加上“保险锁”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期创业实务课顺利开课
把群众装在心里 把责任扛在肩上
慈利县皮家垭水库烟草水源工程正式开闸引水
汕头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清拆胜利围大堤周边海滩违规搭建物
我市集中销毁直排式热水器
《百姓问政》:不要让地标建筑闲置!新型规划为河北区注入活力再现百年辉煌
苏仙区领导调研基层党组织“五化”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