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皖全国人大代表:使用汉字商标,推动新时代文化自信

  合肥在线北京专电(特派记者 李京鹏 李磊 文/摄)这两天,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工商联副主席、荣事达董事长潘保春心情格外愉悦,因为其带来的三项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有提及。在三项建议中,潘保春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了汉字商标的使用。
2011年,价格昂贵的达芬奇家具被媒体曝光,国产品牌冒充洋货。潘保春表示,生活中,假"洋品牌"的现象并不少见。不少人在逛商场时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各种打着英文标识的商家,乍一看像国外的品牌,仔细观察后发现原来是一个国内的品牌,消费者稍不留意权益就会受到损害。针对这样的现象,他建议:汉字商标使用应纳入强制标准。
  根据潘保春的调研,国内商标在产品上的使用不规范、不易懂等现象十分普遍。许多中国本土产品贴上冗长的“外国名”。
  “当我们走进高档消费品市场时,与装修豪华、店面档次高相比较,让国人感触颇深的就是,整个商场几乎没有一个店名、一个品牌是普通消费者所能认知的,也几乎找不到一个汉字,全是各式各样的‘洋品牌’。”在潘保春看来,国内一些商家有这样的做法,归根结底是文化的不自信。他们总认为,一个外来语的名字在感觉上总会显得更加神秘而且更加高端。
    “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又会特别明显。我们国家同样经历过这样的发展阶段,早前我们给世界上的大部分品牌都代加工产品,但在核心技术、现代文化、人员素质上的相对落后,总会让国人更向往外国的“月亮”,这是非常自然的。纵观作为邻国的日本和韩国,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也都经历过国民更喜欢外国产品的过程。”潘保春说。
  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极易诱导消费者,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从而造成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等,有失公平交易原则。甚至因此导致恶意欺骗消费者的现象时有发生,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他建议国内市场在产品上应该使用汉字商标,以更加清晰、易懂的方式展现各类产品的品牌属性。同时,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语文字,也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是中华文明世代传承的标志,使用汉字作为商标,符合中国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基本要求。

老妇胆囊穿孔差点丧命,都是“螃蟹”惹的祸!
女警与孩子常分离聚少离多 手绘记录女儿成长
湖南省科技创新奖励大会召开 211个项目(团队)获奖
处理建筑垃圾,你有啥高见?
市人大开展医养结合改革推进工作调研
住皖全国人大代表:使用汉字商标,推动新时代文化自信
宜丰车上林场竹木老板改行成“时尚”
多彩非遗 传承文化
商洛新闻网平台建设软件项目中标公告
通道载歌载舞迎“五一”
弘扬梁家河精神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默默无闻的奉献者——记优秀志愿者贺飞
我市第十六届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启动
岳阳楼区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工作纪实
加快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
新华保险155万理赔款助她笑对人生低谷
南京交警发布高考出行提醒
南明区水口寺社区强力提升法律援助工作效能
财政惠农信贷通“贷”动农业发展升级
廉江市:省政府参事调研组到我市作专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