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当地经济深度交融共赢,用自身实力承接“地标”工程 走出去,南京企业布局“一带一路”

  编者按 600多年前,南京作为郑和下西洋的发源地,见证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波澜壮阔的历史;600多年后,在国家发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南京与沿线众多国家不断加强交流,积极推进产业合作,加快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密切各国民间往来,开展科教文化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发展的中国牵手世界,开放的南京用智慧与爱心与沿线各国人民真诚“拥抱”,心心相印,共同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南京力量。即日起,本报开设《“一带一路”建设的南京作为》栏目,从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对南京在“一带一路”上的新作为、新经验进行报道。
  去年,南京企业赴“一带一路”沿线25个国家和地区新签合同额超过24亿美元,同比增长120%,占全市境外投资总额的近六成。像这样的高增长数据,这些年一直是南京“一带一路”境外投资统计表上亮眼的风景线。这些企业是怎么做到的?让我们走近他们,看看他们是如何用“双赢”思路书写“南京篇章”故事的。
  南京优质“基因”向外辐射,与当地经济深度交融
  一个月有3周住在越南,焦点科技集团的郑东近来变成了半个“越南人”。他告诉记者,这段时间的背井离乡没白忙活,他和同事一手搭建起来的越南开锣责任有限公司终于顺利成立,开始拓展业务了。
  开锣网,是焦点科技搭建的、帮助中小企业直接向国外终端批发零售商销售的网络平台,去年已率先在美国上线。东南亚制造业成本低,是近年来中国优势产能的输出地,焦点科技又在东南亚“搭桥梁”。
  郑东说:“今年8月,开锣网在马来西亚上线,紧接着又将在越南上线。我们将帮助国内企业在当地进行品牌包装、寻觅市场、处理售后。”在他眼中,共建“一带一路”是“双赢”。南京企业去越南办厂,可以绕过贸易摩擦导致的高关税。而越南当地也欢迎中国企业去投资,加工厂给当地人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南京市服务业发达,占GDP比重超过六成,南京企业这种优质的特色“基因”也在向外辐射。盘点近几年南京企业在“一带一路”开拓的领域,苏宁云商、金浦、福中、苏交科等一批龙头企业在酒店、零售、设计、跨境电商等领域投入大量资源。
  苏宁南京的大区品牌负责人樊红伟说,这几年,老百姓可以看见的是,泰国的龙眼、土耳其的樱桃、波兰的牛奶……源源不断地通过苏宁的平台端上消费者的餐桌;老百姓看不见的是,苏宁的大数据、区块链、自动化物流等智慧零售经验输出到“一带一路”国家,为商品直采地的供应链建设提供支持。
  “走出去”的企业就像地球村的“使者”,将“一带一路”的好资源、好经验带回来,将南京的好“基因”输出去,不知不觉中经济互补、深度交融。
  探索“朋友圈”以老带新模式,为走出去“上保险”
  2014年,江苏省海外企业集团国际技术工程公司的数十位员工告别家人,飞抵坦桑尼亚西北部新阳嘎市棉花产区打造农业产业园。提拔当地人当管理人员,捐助当地学校、村庄,靠着好口碑,目前产业园已吸纳了400多名坦桑尼亚居民就业,年产值4000万美元。有意思的是,如今农业园还迎来了一批“新朋友”,江苏省内一批棉籽榨油、饲料生产、物流运输等企业漂洋过海进入农业园创业。
  2017年,在非洲做了近20年工程的中江国际集团“跨界”了——携手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赴纳米比亚做起了文创产业,投资建设2万平方米的纳米比亚凤凰千年兰印务有限公司。他们发现非洲有商机:非洲印刷长期被欧美垄断,书本价格高昂,为了让更多孩子读到物美价廉的书,两个看上去业务“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一起创业了。
  这些年,在宁的一批龙头企业、园区“先走一步”,在“一带一路”上安营扎寨、搭建产业园,他们就像一艘艘大船,为出海“新手”提供相对安全的“港湾”。在南京,几乎每个月都要组织全市“走出去”企业的座谈会,目的就是让南京企业在海外的“朋友圈”互相照应。
  江宁开发区是我市开发区园区拓展“一带一路”的先行者,这些年相继参股了尼日利亚莱基自贸区、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等项目。江宁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孙磊曾被派驻尼日利亚莱基自贸区工作数年。对于在“一带一路”开拓,他深有感触:“‘走出去’不仅代表一家企业、一个园区,更有沉甸甸的使命感,在工作中必须尊重当地民俗、善待员工,在海外发展,唯有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才能搞好建设。在非洲,我们就是桥梁,拉近了当地和中国的距离,让大家看到真实的中国。”
  实力提升,从粗加工转向承接海外大工程
  在市商务局人士眼中,从投资结构上看,我市企业在“一带一路”拓展的结构在发生变化:早些年,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租一块场地,建几栋厂房,搞几条生产线,而如今南京企业常能接到当地“地标”工程。
  今年5月24日对于位于江宁开发区的中材国际(南京)公司来说,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这一天,该企业在巴基斯坦承建的6000吨大型水泥生产线正式点火投产,工期从原计划的24个月缩短到15个月,受到客户的交口称赞。
  中材国际(南京)公司副总经理黄平说,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大幅增加,水泥需求空间巨大。仅2017年,中材国际(南京)公司新签合同额就达358亿元,同比增长29%。目前,公司在印度尼西亚、越南、巴基斯坦等3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80多条生产线,水泥工程项目业绩连续9年保持全球第一。
  “一带一路”沿线的大多数国家资源丰富,处于工业化阶段,为南京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资源配置能力的强化以及市场的拓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南京鼓励企业加大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能源和资源投资力度,鼓励电力自动化、水泥装备制造、轨道交通、商业零售等优势产业加快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和集聚发展,鼓励优势企业进行文化、科技、中介服务和售后服务等领域投资,增强南京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围绕这些领域,南京企业正用南京人特有的热情和诚恳,融入“一带一路”“朋友圈”。

市教育系统掀起学雷锋热潮
我市全力推进治气攻坚打好蓝天保卫战
湖南省长许达哲率团访非,你想知道的细节都在这里
大朗拟设100万元扫黑除恶专项奖励资金
6日22时至7日6时新建区大部分区域或将停水
与当地经济深度交融共赢,用自身实力承接“地标”工程 走出去,南京企业布局“一带一路”
王伟中主持召开书记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巡察工作
咸丰杨柳沟村与东部“两省两村”结对共建促脱贫
全市集中开展城市清洁大行动
聚天下英才谋跨越发展
科技助春耕
购房面积缩水,难道没“法”管?
我市首次举行IYB培训提高创业培训层次
卢龙县统计局扎实开展规上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核查
全区文化惠民系列活动“五彩周末”邀您参与
市旅游局开展汛期旅游检查时要求 扎实做好防汛准备工作
随手拍,让交通文明C位出道
蜀山区“四举措”强力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整治
伤者擅自出院昏迷 交警出手相救
缅怀陶铸 爱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