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启星教授:追寻美丽中国梦的环境“斗士”


  天津新闻网讯:
记者日前来到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周启星教授的办公室时,他正在赶写一项题为“滨海湿地区石油采场及周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成果的总结报告。他说:“石油在开采、储运和使用过程中不仅直接污染大气、土壤和水体,而且还会随着降雨、降尘、蒸发等自然过程发生变化,产生并释放毒性更大的致癌物质,进而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基于这项成果开展进一步研究、推进并承担新的国家项目刻不容缓。”
在中国生态环境领域,提起“复合污染”“环境修复”“污染环境修复标准”这几个词,人们都会想到这位著名的环境学者——周启星。这些现已被学界广泛认可、深刻影响了环境科学研究方向的关键词,都源于这位学者的发明创造和数十年来的不懈研究。他是我国开展污染土壤和水环境修复基准研究的奠基人,也是呼吁制订我国污染环境修复标准的第一人。
周启星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跑遍祖国的河流山川,潜心破解修复污染水土的“密钥”。“我国油田开采区土壤环境的石油烃污染还是比较严重的。”周启星表示。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开展了大量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工作,对包括植物修复、生态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和联合修复在内的多种修复方法进行了探索。
正在申请的这个油田开采区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也将利用周启星团队研发的植物修复和生态修复的方法。“我们利用4年的时间,从39种野生植物中筛选出4种对石油烃污染具有强耐受力且能促进总石油烃降解的修复植物,研发了一套‘野生花卉植物生态修复技术’,应用后,这些花卉植物不仅能够‘吃’掉土壤中75%的污染物,而且还能美化油田景观。”周启星告诉记者。
通过对这些课题的艰苦攻关和努力钻研,周启星及其团队发表sci论文300多篇,获国家和美国发明专利授权50多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种种荣誉下,周启星仍初心不改、不断奋斗。“目前,污染土壤修复的科研工作远达不到国家需求,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也只是处于雏形阶段,很不完善,污染土壤修复标准还是个空白。作为一线科研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创新突破,为实现美丽中国梦贡献力量。”周启星说。(津云新闻编辑侯静)

试戴未婚妻婚戒卡手 求助消防员终于取下
广西推出印章管理10条便民举措
92号汽油降至7.36元/升
北京市朝阳区委书记王灏主持十二届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讲好新时代的广州故事 为新征程凝聚磅礴力量
周启星教授:追寻美丽中国梦的环境“斗士”
利川896名大学生参加实习实训
市政府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进一步完善《政府工作报告》
娄底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会召开
全省首条成熟蜜生产线在黄龙上线
上海启民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举行“社区能人发挥所长”便民服务活动
司机开车门将骑车人撞成二级伤残 法院判赔约94万
打造智慧法院 推进司法公开
经开公安分局召开目标工作及小案打防工作专题会
抢了打工妹1700元,为何重判12年?检察官这样说……
惊险!南京一孕产妇公交车上产女 司机和乘客这样做 (视频)
“针线功夫”不简单!佛山市职工时尚内衣设计制作技能竞赛今日举行
当涂率先完成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工作
全市青少年体育工作研讨会在湖召开
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