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县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500个黑木耳菌棒,虽说不多,但对我们村来说,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如果成功了,我们将在村民院子里大规模推广种植,让闲居在家的老人也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提起前期试种的黑木耳菌棒,浑源县驼峰乡西郭家庄村第一书记张学锋信心满满。
2017年以来,该县把脱贫攻坚作为抓发展、保民生的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全县上下一条心,抓早抓主动,抓细抓落实,立下愚公之志,下足“绣花”功夫,形成了省市县共扶、党政群齐抓的合力。
精准定位,解决“扶持谁”的问题
该县牢牢把握“精准”这个关键,围绕建档立卡“八不进”和动态调整要求,抓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这个关键环节,开展了两次精准识别“回头看”、三次核查调整及三个月大清洗。为确保精准识别,推行了“一核二看三比四评五定”工作法,严把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关。在帮扶措施制定上,对贫困人口主要致贫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致贫原因,制定具体扶贫措施,确保脱贫措施精准到户到人,每一个贫困户至少能享受到其中一项帮扶措施。
实现“两个全覆盖”,解决“谁来扶”的问题
该县还组建了18个乡镇脱贫工作站、149个村级作战室,并在为14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全县驻村干部力量。同时,全县对163个非贫困村派出了工作队和驻村干部,与所有贫困户结成“一帮一、一帮几、几帮一”的脱贫帮扶对子。截至目前,全县共有驻村工作队152支,驻村干部533名,其中第一书记151名,实现了全县驻村工作队全覆盖。据统计,全县累计帮助贫困村制定发展规划107个,实施人蓄吃水、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60多个。
全县80家企业和社会组织结对帮扶302个行政村,实现了企业帮扶“全覆盖”,涌现出神农公司、裕隆祥公司、万生黄芪公司等一批先进帮扶企业党支部,带动1000多户贫困户从中受益增收。宝峰寨村邀请该村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投资300万元新办了养牛专业合作社,养殖肉牛130头、奶牛15头,并签订最低收益合同,确保40户入社农民每年增收2000元以上。到目前,全县共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884个、家庭农场81个,带动1.33万户农民增收。
此外,成立了脱贫攻坚总指挥部,十八个乡镇分设六大战区,职能部门整合成立十个专业指挥部,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书记牵头负责、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脱贫攻坚机制。目前,总指挥部先后召开了14次专题会议,着力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实施挂图作战,解决“怎么扶”的问题
为确保脱贫成效,该县开展挂图作战精准帮扶,通过挂图作战,把脱贫的目标任务硬化,帮扶措施细化、脱贫成效实化,形成倒逼机制,促进帮扶政策措施和帮扶对象精准对接。在此基础上,该县培植出八大产业,做到打基础、谋长远、保增收,着力提高产业扶贫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扩大小杂粮种植产业,投资750万元引进渗水地膜和覆膜播种技术,在全县10个乡镇种植7.5万亩特色小杂粮,拉动592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大力发展中小药材种植产业,整合资金500万用于中小药材10万亩补贴项目,带动12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年均增收4500元;做实规模养殖产业,大力推进了总投资20亿元的正邦集团循环农业生态园项目,预计至少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巩固好特色蔬菜产业,重点在7个乡镇种植架豆、西红柿、青椒、尖椒等无公害蔬菜6万亩,打造6268亩北京红辣椒种植基地,辐射带动6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做大旅游扶贫产业,恒山景区内每年可以解决300多名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吸纳贫困人员100人实现工资性收入,旅游服务业中仅从事卖凉粉经营的人数达到2000人,其中580名贫困人口从中增收脱贫;做强光伏扶贫产业,截至目前,全县149个贫困村实现了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光伏收益用于无劳动能力的深度贫困户,集中电站直接受益贫困户2000户,每户3000元,村级电站直接受益贫困户3060户,每户3000元;试行资产收益分配扶贫产业,为了解决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全县探索实施资产收益分配模式,整合财政资金1160.8万元,以每人6800元的标准投入到安瑞、政通、泰丰、泽青等企业作为股金,签订定额收益分配协议,对17个贫困村1707人折股量化,每人每年分红680元;外出务工助力扶贫产业,2017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中贫困人口为8044人,主要从事服务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实施贫困人口技能培训工作,其中,建档立卡户2000人、新型职业农民500人、农村致富带头人60人。
采取超常规举措,解决好贫困村脱贫路径问题
在抓好产业扶贫的同时,该县瞄准不同类型贫困人口,采取超常规举措,解决好贫困村脱贫路径问题。离穷土、斩穷根,啃下易地搬迁硬骨头。2017年,全县搬迁5个乡镇30个村共1834户、449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15户、2153人、同步人口919户、2343人。目前,新建房屋4738间,主体已经完成4243间,主体完工率达到90%、投资率达到74%。脱贫增绿两结合,生态扶贫显功效。推进实施荒山绿化、退耕还林等生态绿化工程,通过造林合作社吸纳贫困群众务工、政策补贴、产业直接收益,辐射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在参与造林中脱贫一批,目前,26家造林合作社的534名贫困人员参与造林,人均劳务收入1万元;在参与护林中脱贫一批,选聘21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为生态护林员,每人年管护工资1万元,带动714名贫困人口脱贫;在参与营林中助力脱贫,实施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实现978户贫困户、2425名贫困人口在经营经济林中持续增收;在参与退耕还林中实现增收,在去年退耕还林工程中,贫困户退耕还林1602亩,涉及123个贫困村、293名贫困人口脱贫。
精准落实民生保障措施,解决好兜底脱贫政策问题
该县认真落实教育、低保、五保、社会救助等扶贫政策,构筑了新农合、大病医保、医疗救助扶助三道防线,实施农村贫困人口县域内就医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双签约”等重点工程。开展医疗健康扶贫,目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率、大病保险参合率均达到100%;贫困人口大病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90%以上,5万贫困农民大病有了更大的保障;与6162户、11536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对象“双签约”工作全部完成,签约率达100%;对全县9812名建档立卡的农村妇女免费进行“两癌”检查。开展教育精准扶贫,2017年为829名建档立卡贫困生发放“雨露计划”资助金165.8万元,为203名建档立卡本科生发放教育扶贫资助金101万元。落实兜底和救助扶贫,目前,按时足额发放了低保户、五保户等保障资金,为25134贫困户每户购买家庭财产保险60元;为273人建档立卡户发放救助资金40.65万元;为1459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放医疗救助资金233.72万元。
一串串详实的数据,一套套系统全面的精准扶贫方案,一本本内容翔实的扶贫工作手册,一支支精干过硬的扶贫专业队伍……全县人民奔小康的铿锵足音,正在北岳大地激荡澎湃。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更需开拓。2018年,该县拟完成37个贫困村退出、15182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
临湘市博物馆积极组织开展“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
盐田区领导赴东源县曾田镇蒲田村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琅琊区西涧街道清理死角推进“净城行动”
高新区今年拆除违法建设9.68万平方米
五届南平市委第六轮巡察启动
上下齐心拔穷根 携手并进奔小康
绵阳市档案局切实加强档案汛期安全工作
吃个苹果休克了 大学生晕倒在走廊里
钟祥市:审查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成常态
平和国强乡奖励28名高考优秀学子
龙岗区财政局开展机关作风明察暗访活动
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每镇200万!上饶这4个镇被省里重点关注!
轨交4号线及支线迎来周年庆
【央视快评】让长江经济带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黑河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推进重点工作落实
决不让污染物流入青山水库水源地
滨州市电子商务发展系列报道之—特色电商小镇李庄“特”在哪?
松江方松司法所组织开展社区治理专题讲座
胡忠雄调研望城区:提速提质提档提标 用雷锋精神建设“名望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