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云和县赤石乡的万株玫瑰竞相开放,“玫瑰小镇”的迷人魅力,吸引了不少省内外游客前来赏花游玩。5月底,乡里人一统计,发现仅“五一”3天,“玫瑰小镇”就接待游客4万余人,比去年增长了近6倍,营业收入达55万元。这其中,乡土人才练巧忠功不可没。去年,有着木制玩具生产、民宿经营等多种行业经验的他,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出谋划策,听说乡里打造特色小镇,提议以玫瑰为载体,成就了如今这片富民花海。
在云和,像练巧忠这样的乡土能人,被政府纳入了“智库”,成为了云和小城镇整治和乡村振兴的“智囊团”。
去年3月,云和县开展包括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在内的五大行动百日攻坚大会战,为了把一个个乡村建设得更“接地气”、更有乡村味,云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广纳贤才,在云和范围内征集各类乡土能人。“只要有一技之长,有兴趣参与到我们村庄建设中来,我们都会把他吸收到乡土能人库。”云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负责人赵丽萍说。
“乡土能人库”成立后,吸收了园林专家、项目工程师、木匠、泥水匠等各类乡土能人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据统计,目前已有本土专家50余人,本土技能人才500余人。这些活跃在云和的本土能人,在“老乡建家乡”的号召下,正让一个个乡村焕发别样的生机。
“过去,我们走过一些弯路,许多大城市的设计理念,在农村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交了一些学费,才懂得了‘土’的重要性。”赵丽萍说,乡土人才熟悉云和当地的风土人情,所做的规划、项目与工艺更加符合当地的实际,往往能将乡村的“土味”催生出最大价值。
走进石塘镇滩下村,从前的“脏乱差”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洁序美”。去年,不少滩下村乡贤返乡,投入到了村庄整治中,村民徐行平原本在上海从事木工行业,自去年回乡探亲后,发现村里发生的变化,决定回来创办农家乐民宿。在大都市生活过的他,把更加超前的思想带到村子的建设中。 “乡村振兴,不能把城市的模式照搬到农村,而是要因地制宜,将农村特有的乡土气息与乡村文明结合起来,通过乡贤助力、能人回归,让新农村建设返璞归真,建成人们心中的那个‘故乡’。”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云和将进一步用好“乡土能人库”,让更多云和乡贤参与到乡村建设。
高明公安举办打击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
西安市开展2017年度文化创意产业 “十佳企业”“十佳人物”评选活动
我省55项公证“最多跑一次”
宝鸡三大汽车站准备就绪 “五一”坐车攻略看过来!
海口港口“黄牛”交易:“两证”如何流到“黄牛”手上?
浙江日报:云和建立乡土能人库 老乡建家乡“土味”唤乡愁
张公山社区组织退休人员参加健康知识讲座
2018年寒假大学生到延安市政府机关见习活动报名公告
省委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对
溧水2018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专场银企对接签约会举行
宿州市委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举行
市2018年“庆重阳”老年人地书团体大赛举行
乐师附小“护苗2018”专项活动开始啦!
买房租房看看这提醒 开发商拒绝公积金贷款可举报
读者服务月精彩活动等你参与 来泉广品香茗到世茂觅佳人
洪泽区大力开展城市管理提质提效工程
银川启动“三八”维权宣传服务周活动
本期周末“小书房”一起来感知友情的力量
张瑞书调研山海旅游观光铁路桥梁改造工程
柳东新区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