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开封是一座拥有4100多年建城史的古都。岁月的洗礼,使开封这座城市有非同一般的从容和气度,有说不尽的故事,有许多人文遗迹和自然景观。
在开封,随便捡起一块古砖,仔细看看,便能寻找到一段历史;随便捧起一片旧瓦,认真品读,就是半部中原文明史。文化,是开封的符号,也是开封的灵魂。
以文惠民,以文化城。近年,我市扎实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开封文化向文化开封转变,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通过深入挖掘与弘扬厚重的历史积淀,在城市特色培育、文化品牌打造、城市风格设计等方面突出开封特色,让开封文化成风化人,大大提升了老百姓的获得感。
开封博物馆
文化育人 润泽心田
5月26日,市中小学校外活动中心沉浸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伴随着琅琅书声和动人的旋律,开封市经典诵读活动小学专场比赛在这里举行。活动中,由各个学校选送的个人和集体节目,为在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其中,市一师附小选送的集体节目《跪羊图》,取材于羊羔跪乳感念母亲养育之恩的故事,孩子们的童声稚语,将羊羔跪乳的感恩之情娓娓道来,动情处其语声噎,为在场观众上了一堂感人至深的感恩主题教育课,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涤荡。
近年,我市通过深入挖掘与弘扬厚重的历史积淀,在传承中坚守,在创新中发扬,让开封文化成风化人,用文化润泽人们的心田。
开封在传承历代文化的基础上开拓演进,形成了独具风韵的“宋文化”,以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彪炳史册、驰誉寰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开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坚持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致力于把宋文化打造成与汉唐文化、明清文化三足鼎立的知名历史文化品牌。
近年,我市不断加强对以宋文化为特色的开封文化研究,策划推出《文化开封》《开封故事》《开封成语典故故事》等一系列高水平文化研究成果和《开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项目提升规划》等实用文化研究课题。开封日报报业集团作为开封市主流媒体,不断挖掘开封历史文化,宣传开封文化建设成果,先后出版了《宋韵中国茶和天下》《万里寻踪客家路》等精品图书。《开封日报》着手策划实施了“品读北宋文化”系列报道,目前,该报道已结集成书,并获批成为2017年度河南大学宋文化研究院规划项目。近年,《开封日报》还开展了“文化创新在开封·文化创新全国行”大型采访活动,组织策划了文化产业人物评选活动,评出开封市首届文化产业十佳年度人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如今,走在开封街头,一股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扑面而来——“道德模范”事迹在公园、社区、公交站点全面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在沿街店铺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设计新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展板和车身公益广告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从机关单位到学校、企业,从居民小区到大街干线,古城开封处处传递着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在广大市民中入脑、入心。
近年,我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主线,大力推进“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主题系列活动,突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加大公益广告宣传力度,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大力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浓厚氛围,培育良好家风、乡风、校风、行风,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
对全市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深入挖掘和全面收集整理,建立了先进典型资料库,重点开展了王振立同志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活动,巡回宣讲活动得到省委宣传部的充分肯定。持续开展的“道德模范”“开封好人”评选、道德讲堂进基层等一系列活动,为全市树立了标杆典型,发挥了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同时,组织开展了“践行价值观、共创文明城”“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等主题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创文明城”的浓厚氛围,全民文明意识显著增强。
春风化雨润无声。我市将文化元素生动、深入地融入市民生活,使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化,为加快开封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滋养。
遍布景区的开封成语典故
文化惠民 收获满满
6月10日上午,龙亭湖碧波荡漾。和往常一样,湖岸边的开封文化客厅迎来一批批市民和游客。头发花白的老年人、带着小孩的年轻父母、一脸朝气的大学生,大家一同走进这座承载着开封厚重历史文化的小楼。
在这里举办的书画展、文化讲座等活动丰富了开封人的文化生活。“开封文化客厅对外开放后,这里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我几乎是一场不落。这些文化活动不仅让我的周末变得充实,更扩展了我的知识面。”孔先生是一位退休教师,他告诉记者,“开封文化客厅充分利用开封的文化优势,为市民呈上了丰富的文化大餐,让更多居民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开封文化客厅,一个被称为开封城市文化新地标的文化旅游项目,从建成到对游客和市民开放,展示出开封对文化重新包装和打造的独到见解,显示了开封人对文化的执着、对旅游的创新,传达了开封文化创新、开放、包容的特点。
而在城区西部,新近落成的开封博物馆同样吸引了很多市民、游客前来参观。这里的各大展厅以开封文化符号为主题,以开封城的历史更迭为依托,向观众展现了开封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广大市民、游客在这座占地面积76亩、建筑面积5.42万平方米的雄伟建筑里,感受到了开封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
开封不仅有“高大上”的文化客厅和博物馆,社区文化活动同样精彩。在顺河回族区仪北社区,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经常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书画室内,一些居民常年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临摹书法;阅览室内,儿童在课余时间来这里读书看报……而这只是我市各个社区日常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
近年,我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着力推进重点文化项目,打造开封文化名片。2012年,我市只有两家非国有博物馆。201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各相关单位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开封市非国有博物馆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截至目前,开封市成功申报三批共26家非国有博物馆(含行业博物馆5家),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居全省第二位。
此外,我市深入开展送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工厂、进军营活动,文化惠民活动高潮迭起。“咱开封的文艺工作者给我们送来了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我们非常喜欢。咱开封打好文化惠民这张牌,推出了‘欢乐周末’等一系列惠民举措,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了文化盛宴。”5月24日,在观看了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红色文艺轻骑兵”焦裕禄精神宣传小分队举办的文艺演出后,翠园小区居民王庆春高兴地说。
近年,类似这样的文化惠民演出持续不断。欢庆传统节日、欢乐周末、中原文化大舞台等演出走进开封的各大广场、院校、居民生活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精彩的文艺节目,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017年以来,我市有关部门围绕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各种主题文化活动,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博物馆、城市规划展示馆、中心书城的相继开放,政府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又一件大好事!”“城墙下、大宋御河两岸,精彩的文化活动全天不断!”“文化活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丰富,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随着文化开封建设的深入推进,谈起身边越来越丰富的文化活动、越来越便捷的文化服务,开封老百姓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
用文化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清风、细雨,丝丝凉意来袭,在大宋御河岸边晨练的市民,在一片鸟鸣、蛙声中享受这如画的风景。6月9日清晨,市民路先生在大宋御河的集锦园中闻着淡淡荷香,悠闲地打着太极拳。他说:“如今的开封城,宋韵味正浓,大街小巷弥漫的古朴民风和星罗棋布的风景名胜,加上一个个新建成的文化旅游景点,让生活在古城的人们真切触摸到了开封延续千年的历史文脉。”
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力、是发展的源泉。如何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硬实力?市委、市政府认识到,只要唤醒沉睡千年的文化基因,就能以文化引领城市转型。近年,我市以宋文化为特色、以“外在古典、内在时尚”为城市建设理念、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不断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壮大文化发展力量。
近年,我市先后实施了双龙巷、珠玑巷、复兴坊等历史文化街区和鼓楼里等历史风貌区的改造修复,修旧如旧、修古复古,唤醒了城市记忆。七盛角、启封故园、开封文化客厅等一个又一个文化旅游项目开门迎接四方宾朋。漫步开封街头,一幅宋韵流淌的画卷在眼前铺开,古都开封处处呈现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的风雅情趣。
在古都开封,博大精深的宋文化在这里沉淀、积累,成为开封这座古城发展文化旅游的独有资源。以开封城墙为例,这座见证了城市历史变迁的古老城垣,如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全长14.4公里的古城墙,经过近年的逐段修缮,如今已成为风景优美的绿地公园和市民乐园。李克强总理去年5月考察开封城墙保护展示工程时指出,要保护好跨越千年的开封城墙,守住文明积淀的古都根脉。
厚重的宋文化印记镶嵌进一块块青砖黛瓦,一个个文化旅游项目的落地开花加快了开封这座千年古城的发展步伐。
我市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实施文化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树立了“文商旅”融合发展理念,打造了“新宋风”城市风格,这些引领着开封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城市因文化而伟大,文化因创新而永恒。在“文商旅”融合发展中,我市逐步形成了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商业为力,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文化、商业、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了文化的旅游化、旅游的文化化、文化旅游的商业化。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古典与时尚相映生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助推各种服务业发展。
围绕古城保护和开发这篇大文章,我市坚定文化自信,彰显文化魅力,设立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将文化资源统一包装、统筹使用,“全城一景”的宋文化主题公园形象逐步凸显。
2017年,开封市接待游客5862.6万人次,同比增长15.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3.2亿元,同比增长21.2%。去年,为表彰在文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我市决定设立开封文化奖章,王素花、关灵凤等13位文化名人在隆重而热烈的颁奖典礼上被授予开封首届文化奖章。
在这座宋韵流淌的千年古城里,一砖一瓦打上“开封烙印”、一景一园讲述“开封故事”、一街一巷凸显“开封特色”。开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花团锦簇满园春的繁荣景象,使古城开封魅力无穷、精彩不断、世人瞩目。
本版图片由全媒体记者李克君、李俊生提供
我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排名全国第三
中兴通讯延期披露一季报 复牌或收两个跌停
省住建厅领导调研延津县百城提质工作
台州高速集团集中收看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盛况
枸杞环境升级 促游子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以文化城:文化铸就城市魂
屏山县《农药经营许可证》首证颁发
华夏保险衡水中支“六·一”送温暖
美财长说美中达成协议同意停打贸易战
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中心揭牌
我省首个国家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试点项目开工
花山区各个社区开设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
射洪县第十八届人民政府召开第二十六次常务会议
环保分局召开2018年上半年度党风廉政建设会议
关注电商平台建设,开拓对非贸易蓝海
我市空间规划地理数据库总体设计通过专家评审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七一”慰问活动 为老党员和困难党员送温暖
龙岩市政府领导分头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中国石油日照分公司:党委委员开展党建工作履职讲述
奏响脱贫攻坚强音———万安加大宣传力度助力脱贫攻坚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