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六年砥砺奋进。
过去的六年,是我市经济适应新常态、突飞猛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六年;是全市广大妇女在新形势下奋发图强、锐意进取,贡献卓越、不断进步的六年;是各级妇女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取得新业绩、实现新跨越的六年。
岁月流金,巾帼争辉。六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发挥优势和作用,在思路上求提升,在工作上求突破,在领域上求拓展,在服务上求实效,切实做到服务大局主动有为、服务基层自觉有力、服务妇女真诚有情,统筹推进妇女工作发展,不断推动妇女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建立新的功勋,实现了妇女工作的新跨越。
灾后重建:
挺起来,站起来
“4·20”芦山强烈地震后,我市广大妇女干部大力发扬抗震救灾精神,踊跃投身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用她们柔弱但坚强的肩膀撑起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半边天,彰显了雅安妇女的时代风采,谱写了一曲曲重建美好家园的壮丽乐章,让当地群众感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温暖。
2015年开春的一天,宝兴县大溪乡乡政府办公室里,乡妇联主席苟大芳正在整理乡上贫困妇女家庭的材料,之后,她要去回访一个她帮助过的贫困妇女家庭。
装上资料,苟大芳乘车来到大溪乡最偏远的一个村——大溪垴村。
“苟姐,快进来坐。”对于刚入住新村的徐兴秀来说,苟大芳是她最感恩的人。
徐兴秀曾经的家在大溪垴村的大山里,丈夫病逝后,家庭贫穷。地震使得房屋受损,因为贫穷,徐兴秀只要求维修加固。不料,一场意外让她唯一安身立命的家也被烧毁。
苟大芳得知后,联系市、县妇联,筹集资金,帮助徐兴秀一家重建房屋。
“想不到我还能住进这么安逸的房子。”如今,一提到苟大芳,徐兴秀就热泪盈眶。
徐兴秀只是苟大芳帮助过的贫困妇女之一。在灾后恢复重建中,苟大芳协助政府落实“灾区母亲安居工程”,她仔细摸排、深入调查、严格审核,最终帮助全乡33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母亲家庭各争取到1万元资金,用于农房重建。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我市各级妇联组织在全国、全省妇联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先后争取并在全市实施了40余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涉及项目资金1.01亿元,其中各地各级妇基会捐赠资金7797余万元,联合国儿基会和各地儿基会捐赠资金1652余万元,各地妇联、妇儿工委办捐赠资金29万元,社会各界直接捐赠资金147余万元。
通过实施“灾区母亲安居工程”,对18个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帮助2127名贫困母亲重建家园,改善了灾区妇女儿童的生存发展环境;建成“母亲水窖”6个,解决了3个县5500余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争取到103辆“母亲健康快车”,常年为贫困妇女儿童开展健康服务;“暖冬行动”“春蕾计划”等项目,为6000多名处在困境中的妇女儿童解忧;建成246个“儿童安全体验教室”“安康图书馆”“留守学生(儿童)之家”,儿童活动关爱阵地得到加强。
创业就业:
干起来,拼起来
作为广大妇女的“娘家人”,我市各级妇联组织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帮扶妇女群众创业就业、脱贫致富,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1月3日,在汉源县双溪乡申沟村的一家小店里,阿依约扎正埋头选珠子、引线、串珠……
在阿依约扎的巧手下,一颗颗普通的珠子变身为七彩球、红灯笼等精美的串珠作品。
在申沟村,阿依约扎小有名气,她不光有着干事的恒心和毅力,更有带领全村妇女脱贫致富的热情和爱心。
2015年,报纸上一则关于“可口可乐520计划”女性创业就业培训班的报道,让阿依约扎眼前一亮。
一心想创业致富的她立马报了名。
刚开始,阿依约扎每天只能编一件小小的工艺品,价格不过十几元。后来随着技法娴熟,不光串珠的效率提高,品种也随之增加,收入也是不断上涨。
而今,通过微店微商,阿依约扎用手机打开了视野、联通了外界。
“没有市妇联等部门的关怀,没有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技能培训项目,我很难想到自己会有今天的成绩。”如今,阿依约扎不仅实现了脱贫梦,还积极行动,担任起串珠培训的老师,培训学员。
短短几年,阿依约扎成了家喻户晓的编织能人,她把自己的编织技术和串珠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姐妹们,让她们走上致富之路。她说,姐妹们掌握了一技之长,不仅生活越来越好,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创业战场上,新时代的雅安女性展现自信风采;脱贫征程中,越来越多妇女群众通过妇联举办的培训班,掌握一技之长,把“指尖工艺”发展成“指尖经济”。
“让农村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进而帮助其脱贫增收致富,这一直是市妇联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重点。”对此,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芦山强烈地震后,为提高灾区妇女的综合素质,帮助她们掌握一至两门生产技能,增强其生产自救、自我发展、创业增收的能力和重建家园的信心,市妇联积极筹谋、努力作为,根据灾后重建和灾区发展的实际需求,大力开展灾区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工作。
六年来,全市妇联系统协调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资金3.46亿元,帮助5000余名妇女解决了创业资金瓶颈难题,带动1.1万余名妇女就业,有效提升了妇女的发展能力和社会地位;大力发展农村妇女经济合作组织,培育了雅安舒心农场等3个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成9个市级居家灵活就业技能培训基地;结合雅安产业发展和地域特点,依托基地因地制宜开展了150余期竹编、羌绣、家政服务等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技能培训,对9000余名失业、失地和留守妇女进行了免费培训,5000余名妇女实现了就近就业;联合就业局、农业部门举办“春风行动”招聘会,为妇女提供就业岗位。
最美家庭创建:
美起来,多起来
杨汉芳,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夹拉村有名的致富带头人和“扶贫达人”,她不光靠劳动致富,还积极反哺社会,热心帮扶乡亲们共同富裕。其家庭和谐、夫妻恩爱,婆媳关系融洽。此外,杨汉芳对患重病的小女儿不离不弃,治愈后的杨汉芳小女儿还在“蒲公英全国青少年优秀艺术新人选拔赛”中荣获金奖。2016年,杨汉芳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我们是一个普通家庭,一家人用心经营家庭,用爱维护亲情。”在这个高山深处的藏族人家眼中,最美的含义就是夫妻间的恩爱,是母女间的和谐,是婆媳间的亲近。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从2014年起,市妇联在全市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这是我市妇联组织推动家庭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发现“最美”、感受“最美”、传递“最美”,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在形式上突出群众的主体性,始终强调“谁是‘最美’,群众说了算”的理念。
六年来,市妇联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开展家风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家庭建设在干部教育监督中的作用,开展了“廉洁清风进家庭六个一”和家庭廉政文化书画展等家风建设系列活动;编印下发了家庭建设系列读本,通过举办“幸福家庭公益大讲堂”,传播“孝、爱、亲、和、廉”文明家风,倡扬自立自强、感恩奋进精神;在全市持续广泛深入开展晒家风家训、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亮出好家风好家训466条,评选出655户“最美家庭”,其中3户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1户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5户被评为四川省“最美家庭”,5户为四川省“最美家庭”提名家庭。
晒家庭幸福生活、议良好家风家训、讲家庭和谐故事……随着“最美”花朵竞相绽放,一个个模范家庭对“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身体力行,让源远流长的传统家庭美德,变得有血有肉、可亲可感。
基层组织:
强起来,活起来
“一间房子一个牌,一张桌子半个人”曾被用来形容基层妇联组织力量薄弱。为增强基层工作力量,全市妇联启动了“会改联”(村妇代会改建村妇联)改革。
去年3月,雨城区沙坪镇景春村完成了“会改联”改革工作,选举产生村妇联执委8名,其中,李学琴当选为景春村妇联专职副主席。
“村妇联组建起来以后,有了这支9人的队伍,我做工作不仅有底气,大家对妇联的认同感也更强了。”李学琴说,村妇联建了一个“自信女人”微信群,组织活动时,在群里发通知,执委再通过各自联系领域的微信群传播,如此一来,“大伙儿基本都通知到了”。
去年5月,村里开展“洁美家庭”创评活动。李学琴在微信群里发出号召,妇联执委们三四个人一组,分工负责,短短一星期,全村家庭卫生状况大为改观。妇女代表群、“自信女人”群,这两个微信群每天都很活跃。“这要在以前,做什么事肯定都要亲力亲为,现在可就方便多了。”李学琴深有感触地说。
增力量,让基层妇联组织的队伍强起来;用网络,让基层妇联组织的工作活起来。像景春村这样的村,在我市还有1000多个。
互联网改变了长期以来基层妇女干部“跑断腿磨破嘴”的工作方式,扩大了妇联组织联系妇女群众的工作半径。全市各级妇联通过建立工作qq群、微信群,构建起妇女网上之家,直接联系服务广大妇女群众。
2016年,全省“会改联”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各级妇联充实基层妇联组织,破解“倒金字塔”问题,让基层妇联组织深深扎根在基层妇女群众中,更接地气。2017年3月底,全市1087个村(社区)全部完成了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2017年12月,139个乡镇(街道)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全面完成,实现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身边一个家”的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新格局,基层妇联组织结构更加合理,妇联工作手臂得到延伸,工作力量得到壮大,工作成效逐步彰显。
“改革要让基层妇联组织强起来,要把妇联组织建在妇女群众集中的每一个地方,用一张密实的基层组织网,把妇女群众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巾帼正能量。”市妇联主席赵雅玲说,雅安妇联改革正在进行,改变仍将继续……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全市妇女工作既面临着新的机遇,又充满了新的挑战。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牢牢把握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立足‘妇女所急、党政所需、妇联所能’的工作定位,全面深化妇联改革,创新工作方式,大力提升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的能力,团结引领广大妇女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为建设美丽雅安、生态强市而努力奋斗。”雅安妇联吹响未来发展最嘹亮的集结号。
巾帼竞芳菲,百花满园春。雅安妇女事业又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石雨川
乐平市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召开
动真格!公安县摩托车、电动车整治行动全面开始
桂城人才团队项目如何申报扶持资金?权威解读这里有!
鼎城区积极开展寒冬送温暖系列活动
常州表彰80名“招商能手”
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我市妇女工作六年跨越发展综述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幼儿园2018年上半年“嘉陵江英才工程”公开考核招聘教师兼教科研管理人员公告
市区今年经营性用地供应计划初定
桐庐获得“中国诗歌之乡”称号
新化县移民局机关大院各办公单位举行消防安全应急联合演练
田阳县“放大招”强化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
开发区:纠“四风” 转作风 促发展
举国上下庆国庆 脱贫攻坚献真情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超3亿人 2050年或达9亿
5大科技创新型企业落户太和
全市工商联系统组织建设工作推进会与会人员来淄川区考察
漳州市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增强群众获得感
滁州挂牌整改20处重大火灾隐患
【阳泉日报小记者换届报名开始】2017届阳泉日报小记者活动精彩瞬间,满满都是回忆
全省两州一县和18个深度贫困县“组团式”健康扶贫---到2020年分级诊疗病种县域内诊治率将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