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宽城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有质量”三个字,醒目突出,重如千钧。立足新的历史使命、立足新的时代情势、立足新的人民诉求,宽城区规划设计教育发展大格局、统筹聚合资源,以实现高水平、有特色的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树立教育质量观,构建“教育公平+质量提升”双螺旋体的宽城教育DNA,教育强区、教育惠民。“十三五”期间,宽城教育努力从“广覆盖”向“高质量”换挡提速,牢牢牵住“优质均衡”这个牛鼻子,通过三观(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价值观、创新观)主题教育活动牵引,依托三个重量级实验区建设,写好宽城教育“中强、南优、西精、东进、北飞”的奋进之笔,全面开启宽城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实施三观主题教育
发展优质均衡教育
为发展优质均衡教育,宽城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将三观主题教育活动,作为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载体。全区教育系统开展系列学习、讨论、查摆等活动,改善教育质量观淡漠、教育价值观模糊、教育创新观偏离等问题,实实在在把质量作为新时期宽城教育的根本导向、学校办学的尊严底线、百姓满意的第一引擎,将全系统的工作重心和资源配置放到提升教育质量上来。
创建全国教育改革实验区
提升优质均衡教育
宽城区是全国教育改革实验区,依托实验区项目,努力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综合变革及深层次突破,聚焦提升区域教育的均衡度,形成了“3+”宽城教育模式。
“标准化+机制化”的内外兼修模式。资源配置的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宽城区抓住布局、硬件、师资、生源四个关键要素,采取“标准化+机制化”建设模式,软硬兼施、内外兼修,建好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办一所、优质一所。
“一体化+集群化”的共同体发展模式。通过“四片两带一联盟”建设,实现校际标杆共进,互惠共赢的捆绑联动,形成学区化、融合化、集优化管理,让孩子在宽城全域都能享受到优质资源和教育服务。
“自主化+特色化”的扩优增强模式。通过一校一章程、一校一规划、一校一课程、一校一特色、一校一评价的“五个一”工程,充分激活了学校发展的主体意识、活力和能力,让每一所学校都能自主发展、特色鲜明。
创建国家质量监测实验区
夯实优质均衡教育
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决策、执行和监督。决策是否完善,措施如何改进,关键要靠严格的监督和科学的评估。
2018年,宽城区被确立为全省唯一“首批国家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全区利用实验区先行先试、示范带动的优势,充分发挥教育督导考核评估“一把尺”、引导教学“一面旗”的作用,紧紧聚焦宽城区“大质量观”的三大框架,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以规范精细管理为支撑的运行质量评估体系,以多方互通共赢为理念的服务质量评估体系。集聚实验区优质监测评估资源,对区域内质量监测和督导评估结果进行靶向分析,瞄准掣肘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点,剖析毫厘,定向施策,正向应用,为宽城教育提质加速保驾护航,实现提档升级。
创建教育信息化实验区
创新优质均衡教育
互联网、人工智能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颠覆着传统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
宽城区坚持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思想,依托吉林省教育信息化实验区项目,正在进行一场“互联网+教育”的革命。加快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实现全区千兆专网进校园,百兆宽带进班级等硬件升级的同时,软件工程同步运转。通过区域一体化教育数据建设与共享,形成完善的教育云服务体系。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同时,让网络课堂、在线教研、乡村学生同上一节课成为现实。
信息技术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由物理集中向虚拟集成的蜕变,从一枝独秀变成了春色满园,打破时间、空间的掣肘,成为宽城区师生随时随地共享的福利,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引擎。

倾情为民解忧 真心为民办事--记宝钢五村牡丹江路出入口绿化改造工程
石家庄市结防工作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路北召开领导干部政治性警示教育大会
龙海海澄:猛攻有效投入 狠抓重大项目
界首市召开迎接省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动员会
开启宽城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2018网易小主播(滨州站)选拔暨齐鲁情山东省校园才艺展示大赛报名启动
西峡县桑坪镇  山乡小镇大比舞 鼓起脱贫精气神
四川再发暴雨蓝色预警 周末出游要小心!
昭化区精准“治欠保支”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
传承道周书风 弘扬道周精神 “黄道周书法创作作品展”在漳浦开幕
八条公交线路绕道运营
暑假“最难”作业——家长吐槽:作文有点多!
疲劳驾驶严重追尾 玉环小伙或面临截肢
洛阳“小马”“老马”名相同自行车赛显身手
协合乡举办“法在身边,走好青春第一步”法治宣传大课堂
我市举行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建设新闻发布会
上港集团集装箱昼夜吞吐量三次突破13万TEU
市政府关于陈志德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四平市图书馆举办“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新时代雷锋传人”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