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干净净洗了澡,美美地吃了晚饭……上月,江北文教街道繁景社区88岁的王章宜奶奶躺在自家温暖的被窝里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陪在她身边的,是社区的邻里志愿者。
在繁景社区,有着270多名邻里志愿者的“邻里邦”,正在为更多的“王奶奶”提供关怀和帮助。
三年“爱心接力”
2007年,王奶奶和老伴搬到繁景社区居住,他们的女儿远在美国。社区对这对空巢老人的生活非常关心,经常去走访,并适时提供一些帮助。
“王奶奶夫妇都很坚强,他们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是不会来麻烦社区和邻居的。”文教街道繁景社区党总支书记许波回忆说,2014年10月,王奶奶生病住院,她老伴早已卧病在床,在美国的女儿又患有慢性病坐不了飞机不能回来。无奈之下,王奶奶向社区求助。
社区立即组织“近邻互助”,把王奶奶的情况在社区公众平台上作了介绍,很快得到了社区志愿者的积极响应。社工、义工,对门的、楼上楼下的、甚至相邻小区的邻居,开始轮流承担照顾王奶奶夫妇的责任。
一场长达三年多的“爱心接力”就此开始了。一千多个日夜,有20多名邻里志愿者为王奶奶夫妇提供了关心和帮助。
邻居们的帮助很贴心
王奶奶住院期间,几乎每天都有邻居去探望她,给她带好吃的,陪她聊天。在王奶奶的家里,每天都有邻居做好饭菜,带去给她的老伴吃。
王奶奶的美国女婿尼克来宁波探望岳父母,但语言不通,邻里志愿者、归国华侨raul先生几乎天天陪着他,跑医院办手续、去银行取钱,raul既当翻译又当助手。尼克很感谢他,raul说了句:“我们这里的邻居都是这样的,谁家有难题,大家一起帮。”
王奶奶出院回家后,她就成了社区里大家特别关心的人。门卫小哥看到她买菜回来,主动帮她提菜送回家;对门的刘医生经常把水果、营养品拎到她家去;国际村的赵阿姨,繁景花园的张阿姨、毛阿姨,还有同小区的赵阿姨等,经常把做好的饭菜送到她的家中……
去年4月26日,王奶奶在自家门口意外摔倒,头磕破了。社工、邻居纷纷闻讯赶去,上急救车、挂号急诊、做ct、伤口缝合,大家一路陪护。所幸,王奶奶经过及时救治转危为安。
这次王奶奶出院后,行动更不方便。“邻里邦”成员和社工们对她更加关怀备至。网格长赵琦一周两次上门,为老人排忧解难。在社区的牵线搭桥下,国际村的赵阿姨担任了王奶奶的日常陪护工作。王奶奶的老伴过世,大家一起帮着办了身后事。今年春节期间,赵阿姨回了一趟四川老家,走之前,她将王奶奶家的冰箱塞得满满的。
深受感动的王奶奶拖着病体,给帮助过她的人们写了一封感谢信。记者看到她的信中这样写着:“出院后困难重重,幸(得到)社区和院子内同志精心照顾,感谢社区,感谢一切帮助我的同志。”
“邻里邦”温暖家家户户
多年来,繁景社区不断有邻里互助的暖心故事出现。
80多岁的应老师腿脚不便。她说:“上下电梯时,只要有邻居看到我,都会帮我按着电梯按钮,一直等着我一步步慢慢走进电梯。这里的邻里之情就是这么平凡而又真诚。”
邻里之间,你帮助我,我帮助他,他帮助你,在社区搭建的平台上,让这些爱心行动得以传承、拓展,让更多的个人、企事业单位主动加入进来,共同维护社区的和谐共建,这就是繁景社区开展的“邻里邦”爱心项目。
如今,“邻里邦”已经从2016年正式成立时的40多名志愿者,发展到了270多名。社区、企事业单位、居民通过多种形式结对,有49个像王奶奶夫妇这样的有困难的家庭与邻里结对互助。
文教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繁景社区“邻里邦”的案例,是街道推进志愿团队工作的一个成功探索。这一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为辖区的热心居民、能人搭建了平台,激发了他们的热情,凝聚了小区居民,提升了他们的参与意识,真正做到了小区事务居民唱主角。
宁波晚报 记者吴震宁通讯员许佳益顾筠
宝应强化乡土人才培育"三聚三带"让乡土产业活起来
嘉兴审计着力关注美丽乡村建设
岳塘经开区专题学习再敲廉洁警钟
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市博物馆组织传统工艺体验活动
女儿远在美国 繁景社区的王奶奶这样走完人生路
宿迁一七旬老太做饭不慎引发火情 民警徒手拎出着火的煤气罐
山东寿光遭遇洪灾 通城蔬菜供应影响有几何?
贵阳市食药监局专项检查22家药企
稳步推进项目实施 省住建厅扎实帮扶丰顺拾荷村
福州市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仓山台江等地或遭雷雨“洗礼”
江阴"第二医保"覆盖面持续扩大 已辐射至全国106个乡镇
战役式推进 全方位攻坚
“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在京发布开封籍企业家、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榜上有名
资兴市召开市编委2017年第3次会议
让队旗飘扬 让文明传承——浔阳小学举行一年级新生入队仪式
全民科学健身大讲堂指导老年人锻炼
网箱养殖风生水起 南珠养殖复苏明显
孙楠:致力农村电商模式创新 助力富民增收乡村振兴
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