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柏林5月17日电 欧洲南方天文台近日宣布,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其设在智利的甚大望远镜在海王星外发现了一颗富含碳的小行星,距离地球约40亿公里。这是天文学家首次在太阳系边缘区域发现这类天体,有望为研究太阳系形成早期提供依据。
欧洲南方天文台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这颗名为2004ew95的行星直径约300千米,位于太阳系边缘、海王星轨道以外的柯伊伯带内。
研究负责人、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汤姆·塞卡尔指出,这颗行星的反射光谱不同于柯伊伯带的其他天体。它不仅富含碳,而且还包含氧化铁和层状硅酸盐。此前,天文学家在柯伊伯带从未发现过这两种矿物质的存在。
据研究人员推测,这颗小行星并非柯伊伯带的“土著居民”,而是最初形成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后被“驱逐”到了数十亿公里之外的太阳系外部边缘。
科学家此前认为,在太阳系形成早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这4颗气态巨行星不断运动,导致一些小型岩石天体从太阳系内部被弹射到遥远轨道。在柯伊伯带发现碳质小行星为印证这一理论提供了有力依据。
天文学家计划对这颗小行星展开进一步研究。但参与观测的智利天主教大学的天体物理学研究员托马斯·普齐亚指出,这颗小行星距离遥远且十分黑暗,就如同在黑色幕布上观察煤山一样困难。
人类迄今所知的太阳系由内及外大致可分三个区域,分别是岩石类的类地行星,气态巨行星和柯伊伯带。柯伊伯带被认为存在大量冰冻天体及碎片,它们可能还保存着46亿年前太阳系形成时的信息。
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
在昆留学生请进来,这里有一封你的邀请函
我省代表团举行第九次全体会议
潮南区泗和村 拆除扰民养殖场
独孤的萨拉赫并不孤独
以案为鉴正法纪建章立制筑防线
天文学家在太阳系边缘首次发现富碳小行星
生态桓台建设调度会议召开
个个都是“武林高手” 成都特警7.1实战实训演练
普陀获评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先进 今年将构架泛旅游产业体系
[社保局]启动应急预案着力保障业务高峰服务质量
文化类社会组织查证办法和文化类“山寨社团”举报方式公布
新会发放首张全程电子化登记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市图书馆创新阅读引领方式 举办家庭阅读专题摄影大赛
长江日报推出的APP专题《武汉印象》,阅读量已经逾百万
第三届“海丝情·中国梦”港澳青年精英故乡行活动在泉启动
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闭幕
【文明你我他】绿心公园美丽 爱护同样重要
淮阳白楼镇第二届沙沃西瓜节精彩开幕
海港区文旅委加强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建设
月湖社区学生娃为礼让花“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