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凡人巧匠沈继侠:一针一线用匠心缝制岁月情怀

宿迁网讯(记者 王国康)裁剪、滚边、车线,每天早上8点,65岁的沈继侠就会准时来到位于市区渔市口路上的一间40余平方米的裁缝店内开始一天的工作,一直要忙到晚上7点才能收工。
这种日子,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开始,已经持续了近50年。
以前,衣服穿坏了,不是重新买,而是去找巷子里的裁缝店,在裁缝师傅的一针一线下,衣服焕发起新的活力。
那时候,每家每户的孩子最盼的是过年,因为父母会带着他们去裁缝店买布做新衣,别提多高兴了。
所以在过去,裁缝可是一个很吃香的职业,引领大街小巷的时尚潮流。不少女孩子在读完小学或初中后会选择去裁缝店做学徒,本文的主人公沈继侠就是其中之一。
沈继侠是老城区人,她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她家附近开了个纺织服装厂,这给当地的很多年轻人创造了就业机会,而从13岁就开始学裁缝的沈继侠也进了纺织服装厂做工,练就了一门好手艺。“15岁时,家里买了一台蝴蝶牌老式缝纫机,从这以后我的技术就越来越好了。”想起当年自己的第一台缝纫机,沈继侠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她回忆说,自从有了缝纫机,她做衣服的水平越来越好,家里老老少少的衣服都是她的杰作。其实,当时很多人家里都有缝纫机,简单的裁剪、缝补都可以自己动手。但很快,机器化大生产逐渐兴起,统一的机器取代了那一台台老式的缝纫机,统一的尺码也逐渐取代了那一件件量身裁制的衣服。如今,只有十几家裁缝店还坐落在偌大的宿迁城内,依旧散发着光芒,坚守着这门老行当。
沈继侠店里的那台最老的缝纫机还是她结婚时买的。“我们那会结婚主要的彩礼就是‘三转一响’,就是指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和收录机,我这个缝纫机就是那时候买的。”沈继侠说这台缝纫机对她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婚后的第二年儿子出生,沈继侠离开了服装厂,这时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她有了创业的念头。之后,她就靠着那台缝纫机在老东大街开起了裁缝店。几年后,因为长时间做衣服,腰不好,沈继侠又开始专门给人改衣服。“我是宿迁第一家开裁缝改衣店了,后来天天都有不少学徒在店里围着我学习。”沈继侠笑着说。
上世纪80年代,沈继侠的爱人在机床厂上班,一个月工资30多元,而沈继侠的裁缝店一天就能挣30多元。
8年前,沈继侠在距离自己老店不远的渔市口路看中了一间门面,算下来要近百万元,这对她家来说算是一笔巨款了,但一向有主见的她下定了决心要买一间属于自己的店面,便拿出家中所有积蓄,还向银行贷款了30万元,这才把门面房给买下来,也就是现在的“沈记老店”。
沈继侠的店不到50平方米,一进门就能看到各色的线,店里摆放着五台各式各样的缝纫机,还有一台包边机、一台绣花机,角落里还有一台飞人牌老式缝纫机,其实已经不能用了,但沈继侠说“有感情了,舍不得扔”,就摆在那里当桌子用。
因为手艺精,沈继侠的生意一直很好,每天要从早上8点就开始忙,一直忙到晚上7点,有时为了不让顾客等,她要加班到深夜。如今,沈继侠有了个帮手,就是她的老伴。“我家老头从机床厂退休后,就来我这里做‘学徒’了,你看这拆线、整烫之类的工作他都得心应手了。”沈继侠笑着说。
采访中,老主顾于新美带着儿媳和孙子来到店里,她已经认识沈继侠30多年了,两人相见时格外亲切,无话不谈。“想当年你还未出嫁时,就经常来我这做衣服。”沈继侠笑呵呵地与于新美拉起了家常。
“这件衣服袖子,帮我改短一点。”“牛仔裤的腰围改小一点。”找沈继侠改衣物的人很多,有些甚至从乡下过来,很多都是老主顾,连价钱都不问,直接把衣物给沈继侠。陈女士住在经开区,她特地转了两趟公交车,把刚买的两条裙子、三条裤子拿给沈继侠改。“她会做衣服,手艺好,知道怎么改更合身。”
吕女士在市区一家大商场内销售服装,她和沈继侠认识已经有6年了。“我销售的服装挺贵的,有时要为顾客量身改制一些衣服,当年听朋友讲这边有家沈记老店改衣服不错,就过来了。”吕女士说,沈继侠的缝纫手艺一流,一件5000元的衣服也放心给她改,因为改出的衣服和原厂一样的水平。
沈继侠说,现在很多人网购,但收到货后发现不合适,需要改尺寸的很多,店里不愁没生意。“给大家缝缝补补,人家满意了,我就很开心。”虽然改衣服没有做衣服赚钱多,但沈继侠每天做得很快乐。儿媳很孝顺,平时经常来店里帮忙,女儿即将大学毕业在实习,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很幸福。
年纪大了,沈继侠因腰间盘突出和颈椎病住过院。住院期间,儿媳陈艳玲在店里帮忙干活。“有次儿媳不小心在路上把辛苦赚来的钱给弄丢了。为了不让我担心,小两口当时还瞒着我。”后来知道了,沈继侠还是很心疼的,她说毕竟是一针一线苦来的,但她并没有责怪孩子,在自己身体稍微恢复一点时,她就回店里了。
生意这么好,肯定有不少“秘决”。沈继侠笑着说,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要讲诚信。5年前,有位女顾客来改衣服,走时把钱包丢店里了。“当时心里想,她肯定会回来找钱包的。”沈继侠回忆说,可左等右等,一直没见这位女顾客回来,这一等就是3年。3年后的一天,这位女顾客又来改衣服时提及丢钱包的事。“她一直以为,当年是自己坐车时把钱包弄丢了。”沈继侠说,“当时,我就从柜子中拿出完好的钱包交给了她。为此,姑娘非常感激,要拿钱谢我,被我拒绝了。”
时光荏苒,沈记老店已经默默坚守了近50年,也已成为许多宿迁人认可的老店,沈继侠用一脸温和的笑容迎接顾客,缝缝补补,用一双巧手,缝出岁月情怀。
在这里,门外是车水马龙的热闹喧嚣,门里只听得见那些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从未停歇。

牟平警方强力收缴枪爆物品 举报涉枪涉爆最高奖5000元
开封多措并举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站点建设
杨勤荣深入古城煤矿检查安全生产工作时强调
不一样的中国风
家庭服务业协会春季招聘会举行
宿迁凡人巧匠沈继侠:一针一线用匠心缝制岁月情怀
南京大牌档获“最佳亚洲风味餐馆”奖
英特尔因芯片漏洞门股价暴跌 还面临多个诉讼
市消防支队宣讲团走进松北高中开展消防“进军训”主题活动
三支队伍严管“三大市场”大柘居民乐享小城镇综治“福利”
轨道交通迎来主体结构长期施工
全市河长制工作通过省级验收
企业在职员工重返校园 “求学圆梦”缘何受热捧
2018年各省市高考成绩放榜时间陆续公布(持续更新)
市卫计委“明察暗访”刹住收“红包”等不正之风
市司法局举办全市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暨十九大学习报告会
贵阳市统一战线农业服务团赴清镇为奶牛“体检”
2018宁波·尼斯国际嘉年华开幕式举行
省、市绿化委员会纪念“3.12”植树节40周年暨太原“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全国第二批试点启动仪式在阳曲县举行
常州福利院里温馨年